首页 理论教育 客体关系学派 vs 自体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客体关系学派 vs 自体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客体关系学派和自身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这里作一简单介绍。客体关系学派是当代心理动力学在英国体系中的一个发展。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一生都需要关系,这些关系唤起并维持自体的完整性和内聚性。

客体关系学派 vs 自体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人们往往对经典精神分析的诸多观点有所了解,但对精神分析的当代发展却知之较少。客体关系学派和自身心理学学派是精神分析发展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这里作一简单介绍。

客体关系学派(object relations)是当代心理动力学英国体系中的一个发展。梅兰尼·克莱茵(Melanie Klein)是这一学派的创始人。不同于经典的精神分析,这一学派不再仅仅将人类视为生物驱力的体系,而是把“关系”(relations)置于人性发展的中心地位。其基本前提是: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我们对他人的需求是最基本的。

梅兰妮·克莱茵(Melanie Klein,1882—1960),女,生于奥地利,后移居英国,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先驱,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她创新性地指出了婴儿的客体关系发展的三个重要的状态(positions)——偏执—分裂样状态、抑郁状态和修复。主要著作有《羡慕与感激》《一个儿童的分析过程》。

克莱茵认为,所谓客体关系就是指“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被认为形成于前语言期,也就是0~3岁之间,即语言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这一关系模型的形成是来自养育者和婴儿之间的互动关系,一个不良的关系容易被婴儿内射为人生固定的经验,并且一旦基本定型后就直接影响整个人格。这一“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将形成一个人格相对稳定的基本结构,投射在关系具有者日后的生活人际关系中。可见,从这一理论萌生之日起,客体关系的架构就把人类置于外在与内在关系的二元世界中。客体关系理论探究的是心理结构的早期形成与分化,以及这些内在结构是如何在当下人际情境中呈现的。这些理论家所着重探索的早期生命在个人心灵里面的一个残余物(residue)或痕迹(remnant)对后来生命体验方式和应对方式的影响,以及如何对此进行修正或改变。

客体关系疗法认为,在治疗时,患者一定会把儿童期内射的“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投射成为自己和咨询师的关系,这时候咨询师本身是被作为一个客体对象来对待的。一个优秀的客体关系治疗师必须是个性优秀且已被训练成经验老到的。客体关系的分析训练和一般的传统精神分析训练有所不同,客体关系治疗师会在治疗发生之前建立的承诺和情感联结的基础上,在正式治疗阶段运用反移情技术,也就是通过自己的内心来洞察患者的人际交往的问题关系模型,然后直接在治疗关系中对抗面质患者的病态防御模式,以促进患者对于自身关系模式的反思和全新关系模式的发展。客体关系实践的重点不仅是要联结过去的关系,同时更注重当下的关系。这是一个超越经典精神分析的地方。

客体关系学派虽然有很多种,几乎每个著名的客体关系学派的学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理论,但在总体上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都是围绕“自我—对象客体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并在治疗中注意反移情的运用。这一取向在许多方面超越了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技术,并在人格障碍等深度治疗中具有强大的能量。这一取向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精神分析论文中被越来越多地引用。由海因茨·科赫特(Heinz Kohut,1913—1981)创建的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可被看作客体关系理论在美国的发展,这一理论在当代精神分析领域也有较大的影响力。

海因茨·科赫特(Heinz Kohut,1913—1981),奥地利裔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协会会长。他在延伸研究精神分析自恋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精神分析新学派——自体心理学。代表作有《自体的分析》与《自体的重建》。

自体心理学主张三极自体的结构,以及正常自体是镜像、理想化和孪生需求的平衡。自体心理学的技术核心是精神分析,但在如何看待患者—治疗师关系方面,自体心理学和精神分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精神分析师保持与患者的情感距离,以便客观地分析从患者那里接收到的信息。而在自体心理学中,治疗师使用同理心(empathy,或译神入)来获得患者的信任。一旦患者信任了治疗师,患者就会更多地讲话,从而使治疗师收集到更多更好的信息,进而作出更精确的解析。

自体心理学理论对于心理问题的发生机制是这样解析的:健康的自体发展,要求儿童照看者对儿童的重要情感需要作出足够的响应,这些重要情感需要包括他我需要、理想化需要和镜像需要。他我需要(alterego needs)是指儿童需要与类似于自己的其他存在物建立关联;理想化需要(idealizing needs)是指儿童需要依附于一个能使自己平静并获得安慰的情感稳定的照看者;镜像需要(mirroring needs)则指儿童需要感到被理解和被赏识、需要感到自己的情感具有含义。(www.xing528.com)

这些需要内化为个体自体的三端,即密友自体、理想化自体、夸大自体。如果在童年期和随后生命期中这些需要未被满足,自体的发展就会出现问题。忽视(包括身体或情感上的忽视)或者虐待会导致自体发展的脱轨,并削弱个体建立健康关系的能力。要使儿童实现情感分化(情绪健康与稳定)并获得忍耐力,儿童的情感状态(情绪和感情)应得到足够的抚育响应,这是至关重要的。

自体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一生都需要关系,这些关系唤起并维持自体的完整性和内聚性。不充足的自体客体响应可能会导致分裂,这是一种痛苦的情感(情绪)和认知(心智—意念)状态,标志着自体的内聚性受到威胁。分裂体验可以是轻微的烦躁不安(一般性的不舒适、焦虑、不满、躯体不适感),也可以是面临毁灭或解体时的惊慌感。

当谈及自体心理学的时候,自体客体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概念。自体客体是与自体三端能够产生类似重叠共鸣的客体,是与自体的健康胜任感在一起的客体。也就是说,当自体客体神入自体某端时,自体和自体客体是处在同一频率的震颤上的共鸣之音。那是神入共感的最高程度。

自体客体对应的是个体自体的三端,即夸大自体、理想化自体、密友自体。夸大自体即与“我”之自体胜任感,理想化自体即与“你”之自体胜任感,密友自体即与“他”之自体胜任感。这可以被视作人生关系中自尊的基础。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一个个体的发展就是按照①全能的我→②父母的你→③游戏伙伴的他这样的次序发生的。

在这里,传统精神分析的俄狄普斯情结被科赫特所颠覆。在科赫特看来,俄狄普斯情结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自体没有被父母的自体客体恰当神入。如果父母在孩子、父、母的三角关系中竞争,正如那个希腊故事中所阐述的,父母为了自己的利益居然能自私地准备杀死和抛弃亲生孩子,这是一种对于自体胜任感的伤害性行为。这一不神入自体客体,导致孩子的自体胜任感的崩解,随之而起的就是暴怒和衍生的攻击行为。所以俄狄普斯情结绝非人类命运必须面对的诅咒,而是某些无法神入的人类在家庭中扭曲关系的后果。所以俄狄普斯情结在自体心理学看来,绝非所有神经症的源头,而最多是少部分神经症的原因。而即使是部分神经症的源头,也是由于自体客体神入失败而引发的自体缺陷感。

在三端中,治疗师通过三项移情去诊断到自体的缺陷,即在此相应的自体三端的那些时刻,以高度的注意力去神入同调自体,而在那个时刻同一频率的心灵接通就产生,这么就发生类似两体重叠的振颤感动。这是治疗的要点。当这一些自体客体的神入与自体的接触中,自体就内化了自体客体的那种能感动的品质,而成为自体重建的关键基础——即“转变的内化作用”。最后随着治疗的进展,自体越来越有力量,也越来越有现实感去面对生活,走向自由的生活之路。这就是自体心理学治疗所要到达的极点。

自体心理学围绕自体胜任感的获得,去理解治疗,自体客体的神入是核心,而相关于此的内省、认知、行为策略也在协助自体重建的过程中发挥治疗的推动作用。这令自体心理学具有广阔的领域去促使患者的自我痊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