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工作基本课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社会工作基本课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2版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工作教育分析对社会构成危险或促成危险的因素。国家劳动保障部于2004年6月15日颁布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已经明确地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作为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根据该标准,我国社会工作者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四个基本方面。

1.美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基础内容

美国是世界上社会工作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社会工作教育的基础内容,可以为我们认识社会工作的本质和内容提供具体的借鉴和指导。为贯彻社会工作的专业宗旨,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于2001年制定的《教育政策与鉴定标准》,对本科和硕士阶段的社会工作课程提出了专门的指导要求,规定了社会工作教育的基础内容。它包含以下八个维度:

(1)价值观与伦理。根据美国的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价值观;发展、展示、提升该职业的价值,并对道德困境进行分析。

(2)多样性。社会工作教育应当提供促进理解、确定和尊重种种背景中人们的内容,这些内容强调文化的复杂本质与个人认同(identity)之间的紧密联系。

(3)危险人群和社会及经济公正性。社会工作教育分析对社会构成危险或促成危险的因素。社会工作提供关于这些危险因素的动力学及相应的、建设性的矫正策略的相关内容。有关社会及经济公正的内容在根据对具体性的公正、人权和公民权利,以及全球性压迫的相互联系的理解上予以呈现。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教育的重点在于人类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其内容包括建立在实证基础上,关注个体、群体、社会和经济各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和知识。这包括人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发展的理论和知识,涉及人类生活的各种社会系统(个体、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并分析这些社会系统促进或妨碍人们达到和维持健康与幸福状态的方式。

(5)社会福利政策和服务。此方面内容涉及社会工作的历史、社会服务的历史和现行结构,以及政策在服务分配、社会工作实务及达成个体和社会福祉上的作用。

(6)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实务关注案主系统在广大环境中的优势、能力和资源。案主系统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方面:①个体,②群体,③家庭,④组织,⑤社区。实务的形式包括:①使案主进入工作关系,②确定案主的需要、问题、资源及优点,③收集并处理信息,④作出分配服务的计划。实务的具体内容则包括:①确定、分析并执行有实证基础的干预措施,②运用实证知识和技术进步的成果,③评估项目结果及其有效性,④发展、分析、提倡和提供在政策和服务上的领导力,⑤提升社会及经济公正水平。

(7)研究。定性和定量研究共同构成职业知识的基础,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引导变化,提高实务、政策和社会服务分配的水平,评估个人实务的结果。

(8)实习教育。应根据有关社会工作目的、原理和方法的标准,对实习进行系统的设计、监督、指导和评价。(www.xing528.com)

2.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内容

目前,我国(特指中国内地,下同)尚未对社会工作教育的基本维度作出类似说明。不过,由教育部高教司委托全国高校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编写,并经教育部高教司审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指导性教学文件《社会工作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已经于2004年颁行。该文件对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具有规范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的指导作用,是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和系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学生必备的参考书。它规定了其他社会工作专业十余门主干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社会学概论、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导论、社区工作、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会政策、社会福利思想、社会保障、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教育部高教司,2004)。但是在其中我们还没有看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成为社会工作的主干课程。这也反映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方面的滞后性。

国家劳动保障部(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6月15日颁布的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已经明确地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作为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根据该标准,我国社会工作者所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社会工作实务过程和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四个基本方面。

(1)社会工作基本理论。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方面的知识,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中与社会工作有密切关联的知识。

(2)社会工作基本方法。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小组工作的基础知识,社区工作的基础知识。

(3)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接案的基础知识;收集资料与预估的基础知识;制定计划的基础知识;执行计划的基础知识;评估与结案的基础知识。

(4)社会工作实务领域。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等实务领域的基础知识。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虽然我国相关院校在该课程的建设方面一直落后于国际水平,但近几年来也纷纷开设了“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作为社会工作系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已经自行出版及引进了多本相关教材,说明已经意识到讲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