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年轮悄悄地滑过,不知不觉间,我由一个懵懂的师范毕业生变成一名拥有九年教龄的老师。九年的教育历程,充满了酸甜苦辣,几许艰辛,几许欢乐,但我仍执着于这平凡的岗位。说来也许不信,我很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我觉得与其他职业相比,这是一方净土,不容易迷失自己,更因为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与学生心灵的碰撞,赢来了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一次,我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两个学生的答案完全一样:对错之处都相同。我结合这两个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分析,初步断定是学习较差的那个学生抄袭了学习较好的那个学生的作业。于是,我把学习较差的那个学生叫到办公室。
我首先询问这个学生是否有生活烦恼影响学习,他回答:“没有。”在排除了一些能影响他学习的客观因素之后,我直截了当地问:“前天的作业,是你自己做的吗?”他犹豫了一下,怯生生地答道:“是……”随后,他面红耳赤,低下了头。他的窘态,证实了我的猜想。于是我拿出一张白纸,想让他当面把作业再做一遍,然后严肃地批评他一顿。但是,就在一瞬间,我迟疑了。看着他那羞愧的目光,我脑海里闪过许多念头:我是要当面指出他在说谎,以显示我当教师的高明吗?我是要置他于难堪的境地,然后狠狠教训他一顿,以显示我当教师的威严吗?不,不能这么做!我缓缓地把纸放回原处,心平气和地对这个学生说:“老师相信你,好了,没别的事了,你回去吧。希望你以后更加努力学习。”
有些事情常常会超出我们的意料。第二天早晨,我刚到学校,这个学生就从教室那边向我走来,显得有些兴奋。到了跟前,他先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一起交给我。我打开作业本一看,在新的一页上,那几道题又被十分工整地做了一遍,证明过程虽与正确格式还有出入,但基本上贴合要求。打开那信纸一看,是一份检讨书,上面字迹工整地写道:“老师,前天的作业,是我偷着抄同学的,虽然您没有批评我,但我心里比挨了你一顿批评还难受。我把作业重做了一遍,请您看我今后的行动吧!”
回到办公室,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我想,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处理,而是按我当时的原意,让这个学生当面把题重做一遍,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那势必会“将”他一“军”,使他陷于难堪之中。进一步设想,他抄袭别人的作业还不承认,这是错上加错。此时如果我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一顿,他定无言以对。但是教育的效果呢?能够预料到,那将大大刺伤他的自尊心。教师简单粗暴的当众批评也许会使学生恼羞成怒,不自觉中激化矛盾,使师生严重对立。其实,那个学生没有立刻承认抄了别人的作业,是自尊心强所致罢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注意尊重和爱护这种自尊心。我没有立刻批评他,而是平静地让他回去,这就给他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改过的机会。当我看到他补做的作业和发自内心的检讨时,我笑了,笑得那么开心,因为我意识到,在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上,我获得了真正的胜利。
透过这件事,我对教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他们有自我意识,能自我改过这些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想,对那些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得出正确结论的问题,教师不必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更不应用过激的言辞对有缺点的学生动辄斥责、教训,要给学生留有余地,使他们有时间去判断自己言行的正误,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这才是我们进行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www.xing528.com)
名师引领
这个教育故事讲述了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抄袭作业的事件,从文中可以看出,教师能尊重、理解学生,用相信的方式感化学生,正确认识批评的目的,并能用较好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值得肯定。
这个故事中,教师明白自尊心对一个学生的重要性,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及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用委婉的方式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安全、宽松的心理氛围。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并改正错误的地方,教师能包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静待花开,值得赞赏。
这个故事中,教师能相信学生,懂得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我们可以像该教师一样,尝试相信他们,慢慢引导,而不是一味“将军”,这也有利于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提一点意见:教师可以以这件事为契机,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进行转化。比如事件过后找他进行一次深入谈话,肯定他做得好的部分,表达教师的信任与期望,激发他的积极性。当然,学困生的问题,往往不止一个,而且多有反复,教师可以介绍一下在转化过程中的教育艺术,体现出教师的教育对学生的转变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这一件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