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教师:改变学生的关键

高中教师:改变学生的关键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名师引领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德育故事,故事中的李老师任教的是一所国际学校,和许多教师不一样,李老师面对的是国际学生。而故事中李老师用自己的爱与智慧为一个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李老师为了达到有效激励的目标,首先去了解了学生。其次,李老师在采取德育措施的时候,用了引导的教育方式。最后,李老师最让我赞赏的德育实践就是她通过班集体建设去巩固学生的改变。

高中教师:改变学生的关键

宁波华茂国际学校 李妍静

在教师的岗位上工作已近一年,我从一个对教学一知半解的新手教师向着有经验的老教师慢慢前进。这一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的令人烦扰,有的令人欣慰。在这里,想分享一则令我印象最深的教学案例。

任何人都有精神需要,通过这种精神需要,他能够找到生活的乐趣并充实自己的人生。但在有些人身上,由于各种原因,这种需要发展得较差,这些学生往往会性格孤僻、不爱交际、沉默寡言。在我的班上就有一名这样的学生。国际学校的环境比较特殊,班级里人数较少,且老师固定教室,学生走班。我所教的班级仅有13名学生,上课时,学生一般会围成一圈或分为四组。每次一上课,这名学生总是第一个走进教室,低着头,迅速坐在最靠近教师讲桌的位置,有时甚至会把自己的课桌推动到紧挨讲桌的位置。

起初,由于我刚刚接手这个班,对这些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以为这是个勤学好问的“学霸”,就喜欢坐在离老师最近的位置。但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我逐渐发现了奇怪之处。在安排小组活动时,不管是两人一组还是三人一组,他都拒绝和组员交流。不仅对组员的话置之不理,而且一旦他提出的观点遭到组员的反驳,他就马上将桌子移开,远离他的组员,留下一个背影。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时,我正想上前询问,旁边的学生突然拉住我,悄悄告诉我他就是特别孤僻,从来不和别人合作。也是在那时,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下课的第一时间,我找到他的班主任,将他的情况细细询问了一遍。原来,由于原生家庭的一些原因,这名学生总是对周围的人抱有深深的敌意,从来不对任何人敞开心扉。他是一名住校生,但是从来不和自己的舍友一起吃饭或学习。很多老师都觉得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所以对这种现象漠然处之。

发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着手寻求解决办法。首先我和他进行了谈话,询问他为什么用这种态度对待组员。他态度很诚恳,说他觉得组员中文能力太弱,和他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和他们一组只会拖累自己的成绩(事实上,他们组一名女同学的成绩比他要好)。接下来我问道:“你觉得这次小组作业的成绩是根据什么评判的呢?”他答道:“根据我们小组最后展示的表现。”我点点头,要求他说得具体一些,他想了想答道:“我们分析文本的细致和全面程度,口语表达是否流畅,以及结构组织得好不好。”我同样报以肯定的态度,但却明确地告诉他,他丢掉了考核中占分最高的一项——团队合作。这一项评分基于课堂表现和最后展示中组员间的配合,这一项成绩和中文能力强弱无关。同时,其他组员的水平并不会影响他的表现,反而组员之间可能会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产生火花。听完之后,他若有所思。在后续的几堂课中,他有了明显的变化,和组员的交流明显增多了,并且他的脸上时不时地出现了笑容。看到这种情景,我感到十分欣慰。

我深知这一次的小变化只是暂时的,他最在意的其实是成绩。而在国际学校的体系中,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成人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在人格上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能够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负责。如果只盯着成绩,会造成一些情绪、思想上的问题。当然,他的这种情绪和家人给他施加的压力有很大关系,改变这种想法绝非一日之功。但这也是考验教师的时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应该局限于课内的知识性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课堂教学也必须在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背景下进行才能带来成效。如果要使他有更大的收获,必须让他敞开心扉,融入集体,而不是时刻对别人抱着敌对和怀疑的心态。

在之后的课堂上,我几乎每次都会在不经意间提到成绩并非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以及成人的重要性。渐渐地,他似乎放松了一些,会更多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之中。虽然我明白改变他的性格任重而道远,但我仍然为取得了一点小小的变化而感到开心。

其实,在决定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对人身上的美好本质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我们想在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创造的喜悦。而这种信心与希望,正是我们教育好每个学生的基础。在教师的手中,学生可以把年幼心灵里美好、善良的本质释放出来。教师用心灵去认识、了解每个学生,并认真观察和思索,进而提出帮助他们的方案。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工作的效果如何,不是第二天就能看到的,可能要过五年或十年才能见分晓。这让教师这一行业成为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因为教师的工作对象永远是新的,学生的思想每天都在变化,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肩负着无比巨大的责任。这份责任时刻提醒着我要不断提升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对学生负责。(www.xing528.com)

名师引领

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德育故事,故事中的李老师任教的是一所国际学校,和许多教师不一样,李老师面对的是国际学生。而故事中李老师用自己的爱与智慧为一个学生撑起了一片蓝天。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激励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愿望。激励行为能够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其创造性和主动性。激励如果运用得当,会在德育中得到绝佳的收获和效果。

有效激励的关键在于唤醒和鼓舞。李老师为了达到有效激励的目标,首先去了解了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各自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成长背景。确实,这个案例中的学生有不一样的行为习惯和不一样的家庭状况,这是我们有效德育、及时激励的出发点,尤其是面对这样独特的学生时,了解越准确越能给予有效的爱与帮助。

其次,李老师在采取德育措施的时候,用了引导的教育方式。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学生只会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如果老师能试着引领一下,让学生换一个角度、换一个方向,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处境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而难点就在于如何干预。李老师用几个简单的问题就完成了唤醒与激励,四两拨千斤,充满了德育智慧。

最后,李老师最让我赞赏的德育实践就是她通过班集体建设去巩固学生的改变。“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也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我们班主任确实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去引领集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这样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主成长的动力,有效激励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

(点评专家:谢鑫耀,首届宁波市中小学新秀班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