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表明,2000—2005年,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率最高,为30.35%;然后依次是南部沿海经济区的21.05%,东北综合经济区的16.28%,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12.76%,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7.74%。图3.22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人口净迁移量情况人口流动的性别结构。总体来看,全国人口流动的男女性别比为136.92,男性流动人口明显多于女性。其中,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迁入人口的性别比最高为155.81,而南部沿海经济区迁出人口的性别比最高为152.58。

人才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

人口流动往往伴随着人才流动,通过分析人口流动情况可推测人才流动现状。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镇化的推进、国家相关战略政策的执行,我国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人才流动。

(1)人口流动的规模。

从八大综合经济区角度来看,人口流动可分为区域内流动和区域间流动两大类。根据2000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2005年、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可以得到表3.4、表3.5以及图3.20、图3.21、图3.22。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口的区域内流动规模和区域间流动规模都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根据表3.4,从区域内部人口流动规模来看,以阶段内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率为指标进行比较,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率=(统计期末人口流动数-统计期初人口流动数)/统计期初人口流动数。结果表明,2000—2005年,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率最高,为30.35%;然后依次是南部沿海经济区的21.05%,东北综合经济区的16.28%,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12.76%,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的7.74%。但是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人口内部流动规模增长率为负,分别是-7.49%,-24.55%,-26.29%。2005—2010年之间,八大综合经济区内部流动人口规模均为正增长,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为138.15%,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为134.58%,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为107.71%,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为90.87%,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为79.70%,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为62.95%,东北综合经济区为39.76%,南部沿海经济区为39.18%。2010年到2015年之间,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区域内人口流动规模增长率最高,达到55.03%,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为18.94%,南部沿海经济区为18.20%,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为17.64%,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为6.52%,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为2.96%,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为2.16%,东北综合经济区为-1.58%。

表3.4 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口区域流动数据人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表3.5 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人口流动量 人

续表

另外,在剔除区域内部人口流动量之后,得到跨区域人口流动量(见表3.5)。从区域间人口流动的总量来看,自2000年以来,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流动的人口规模逐年扩大。根据表3.5的数据显示,2000年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流动的人口总量约为3551万人,2005年跨区域流动的人口总量约为4551.48万人,2010年跨区域流动的人口总量为7821.39万人,2015年跨区域流动的人口总量为8337.12万人,约为2000年的2.35倍。

从跨区域人口迁入量来看,如图3.20所示,除了东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其他六个区域人口迁入量都随着时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是人口主要迁入区域,其他区域迁入人口相对较少,东北综合经济区迁入人口数量最少。

2015年,其他区域流入南部沿海经济区人口数为2793.22万人,占当年所有跨区域流动人口总数的33.50%,有32.52%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12.89%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有6.36%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有5.14%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有4.13%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有3.72%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仅有1.75%的跨区域流动人口流向东北综合经济区。

从跨区域人口迁出量来看,如图3.21所示,各区域的人口迁出总量也均有所上升。其中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是主要的人口流出区域,其他区域的人口迁出量则相对较少。

图3.20 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人口迁入量情况

图3.21 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人口迁出量情况(www.xing528.com)

从跨区域人口净迁移量来看,如图3.22所示,南部沿海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以及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是人口净迁入区域,而东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都是人口净迁出区域。

图3.22 八大综合经济区跨区域人口净迁移量情况

(2)人口流动的性别结构。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得到表3.6。总体来看,全国人口流动的男女性别比为136.92,男性流动人口明显多于女性。此外,从八大综合经济区来看,除了东北综合经济区的迁入人口男性人口数少于女性人口数,其他区域无论是迁入人口还是迁出人口,男性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女性。其中,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迁入人口的性别比最高为155.81,而南部沿海经济区迁出人口的性别比最高为152.58。

(3)人口流动的原因构成。

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整理得出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口流动的原因构成,如图3.23所示。从人口流动的原因构成来看,八大综合经济区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都以“工作就业”为主,也就是说,工作就业的经济性目的是促进人口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但是,这种原因的构成仍然存在着整体的和内部的差异性。从整体来看,南部沿海经济区以“工作就业”为目的的流动人口比例最高,占该区域总流动人口的比例为82.20%,其次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占该区域总流动人口的77.97%,东北综合经济区以“工作就业”为目的的流动人口比例最低,仅占该区域总流动人口的42.10%。

表3.6 2015年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口流动的性别比

图3.23 2015年八大综合经济区人口流动的原因构成情况

从内部差异来看:东北综合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以“学习培训”为流动原因的比例仅次于“工作就业”,这四个区域以“学习培训”为流动原因的比例分别为21.91%、23.00%、26.48%、14.49%;而与上述区域不同的是,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因“随同迁移”的比例更高,分别为14.65%、11.89%、9.58%、17.07%。除此之外,“房屋拆迁”“改善住房”“寄挂户口”“婚姻嫁娶”“为子女就学”也是造成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但是该原因在各区域内部的占比有很大不同。

(4)区域人才流动数据估算。

本书借鉴曹威麟等(2015)的研究,通过区位商指标构建人才区位商来表示区域间人才流动情况。人才区位商体现了区域人才的聚集程度,间接反映了人才流动情况,楚尔鸣和曹策(2019)用此方法研究了人才流动与区域经济差距的问题,计算公式为:

其中,tfi,t表示t时期i区域的人才区位商,即人才流动;Ti,t表示t时期i区域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口数;Li,t表示t时期i区域全部就业人口数;表示八大综合经济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就业人口数;表示八大综合经济区就业人口总数。

区域就业人口数据和就业人口受教育程度为区域内各省(区、市)之和,其中,就业人口数据来自历年全国和各省(区、市)统计年鉴(1996—2018),就业人才数据来自《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6—2018)。通过测算得到各省(区、市)的人才流动情况,以及八大经济综合区的人才流动情况。表3.7按五年规划列出了八大经济综合区在“九五”计划至“十三五”规划期间就业人才流动情况,该数值为各区域的人才区位商,反映了不同阶段人才流动的综合情况。1996—2018年各省(市、自治区)的人才流动情况在附录2中呈现。

表3.7 1996—2018年八大综合经济区不同阶段人才流动情况

我国1996—2018年人才流动变化情况如图3.24所示。1996—200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九五”计划。其主要任务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九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在1997年比预期目标提前3年实现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1996—2000年东北综合经济区人才区位商最高,在国有经济体制占主体的背景下,东北综合经济区作为我国传统重工业基地,吸引并流入了大量人才。然而在这一时期,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人才区位商最低,人才不断流失。

2001—2005年我国实施了“十五”计划。“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十五”计划期间,在国际上,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促进了国内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在国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不均等、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扩大等问题逐渐显现。在我国其他综合经济区市场经济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时,东北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仍然依靠国企和重工业,因此该区域经济发展变缓,人才区位商迅速下降,人才不断流失。与此同时,北部沿海经济区受地理位置和政策因素等影响,经济发展迅猛,人才流动值大幅增加,成为我国人才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

图3.24 1996—2018年八大综合经济区人才流动情况

2006—2010年我国实施了“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六个必须”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十一五”规划期间,国际上全球化趋势继续加强,有利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国内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创新能力不断加强,但就业形势严峻、城乡发展差距大等社会矛盾逐渐凸显。在此期间东部沿海经济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区位商跃居八大综合经济区首位,人才流入程度最高。总体来看,除东北综合经济区和黄河中游经济区之外,其他六大经济区人才区位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即人才属于流入状态。

2011—2015年我国实施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但是区域城乡发展仍然不协调,物价上涨、就业压力等社会矛盾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人才区位商远高于其他六个综合经济区,说明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和东部沿海经济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其他综合经济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

2016—2020年我国实施了“十三五”规划。“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十三五”规划期间我国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不断加强,积极探索开放合作新模式,加大引进国际优秀人才力度。2016—2018年,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人才区位商远高于其他七个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人才区位商有所下降。总体来看,近年来东北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人才区位商有所上升,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计划和西部大开发计划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迁移总体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趋势到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来粤浙人才再聚集和回流中西部并存三个阶段。我国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利用较好的经济基础,有利的区位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率先发展起来。但是,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和人才流动不平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