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概念界定:人才流动与经济增长

区域概念界定:人才流动与经济增长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采用相应标准划分了不同的经济区域。2009年,马庆林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分别为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以往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较为粗略,客观上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异。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制造业中心,也是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

区域概念界定:人才流动与经济增长

我国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需要采用相应标准划分了不同的经济区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国家为了战备和国防安全考虑,按照各省的战略位置,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地区。20世纪80年代,我国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条件、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异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1990年,杨树珍根据地区差异、人口、民族等因素,提出把全国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内蒙古、新疆和西藏九大经济区。1992年,徐逢贤等提出将我国划分为七大流域经济区,分别为长江流域经济区、黄河流域经济区、西北五省联合经济开发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区、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区、澜沧江流域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1994年,谷书堂等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同质性,提出把全国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的新方法。其中核心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辽宁,其余为边缘区。2005年,孙红玲等提出划分“三大块”经济区域,即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经济中心,构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2009年,马庆林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经济区,分别为北方经济区、长江流域经济区、东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和西北经济区。

以往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划分方法较为粗略,客观上不便于深入分析区域差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了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方法,不仅考虑了各省空间上的相邻程度,还考虑了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相近程度,更适于进行区域问题研究。本书采用八大综合经济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作为区域划分方法,分别为东北综合经济区、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和大西北综合经济区。(www.xing528.com)

东北综合经济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是我国重型装备和设备制造业基地,是全国性的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保持着能源原材料制造业基地的地位。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是我国最有实力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之一。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制造业中心,也是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区之一。南部沿海经济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是我国最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地、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地、高档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生产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制造中心。黄河中游综合经济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煤炭深加工基地、天然气和水能开发基地、钢铁工业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奶业基地。长江中游综合经济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是以水稻棉花为主的农业专业化生产基地和以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是重化工业和轻纺工业基地,还是以旅游开发为龙头的“旅游业—服务业—旅游用品生产”基地。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是重要的能源战略接替基地,也是最大的综合性优质棉、果、粮、畜产品深加工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