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同样,音乐是人们在生活中逐渐创造出来并在生活中发展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与现实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但实际上,在传统的音乐教育课堂中,学生们接触的多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和流行音乐。而对一些来自于民间的传统音乐接触的相对较少。即便乡村的学生,大多数对本土传统音乐也没有很多很深入的接触。这样仅在课堂上接触有限的音乐,就使得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关系缺乏实际感受,也很少深入思考;而学生在课外接触流行音乐,也大多限于爱好,并没有了解它与生活的关系,也很少自发地挖掘到音乐与生活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同时,与其他艺术,如绘画、舞蹈、文学等相比,音乐往往显得更为神秘、更加难以捉摸。音乐看不到、摸不着,只能靠耳朵来倾听,靠心灵来感悟;音乐高度复杂和抽象,似乎离自然很远,不像其他艺术,如具象绘画、小说那样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形。而在我国以往的普通学校音乐课中,很少或几乎没有音乐创作的内容。由于缺少音乐创作的体验,学生往往觉得音乐创作是—种需要高度训练的、常人难以企及的领域,这更增加了音乐的神秘感,使得学生误认为音乐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很远。
凡此种种,都使学生在喜爱音乐的同时又远离音乐,将自己仅仅局限在听众的角色中,而对音乐的来龙去脉缺乏了解,对音乐创作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更不会在音乐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音乐。要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紧密围绕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增加传统音乐、通俗音乐的内容,并通过综合艺术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体验、感受、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本模块正是本着这一设计意图展开的。
本模块的设计思路是:
1.引导学生对音乐的起源进行探讨,揭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揭开音乐的神秘面纱。音乐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形式之一。关于音乐的起源,有各种说法,如劳动起源说、语言抑扬说、异性求爱说、模仿自然说、神界创造说、先王创造说等等。但不论哪种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让学生探求音乐的起源,能加深对音乐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并深刻感受音乐本身的魅力。(www.xing528.com)
2.引导学生在音乐中寻找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寻找音乐、体验音乐。音乐反映生活,在音乐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对自然事物或社会生活的模仿、描写,并体验到某种情绪,感受到作曲家的思想情感。音乐作品是人创造的,而生活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打下了烙印,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思考、体验和感受生活,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思考的结果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音乐通过作曲家的创造,用作曲家的视角反映着生活。在教学中让同学们体验作曲家所体验到的生活,感受经过作曲家艺术加工的生活,能弥补自己体验不深或尚未体验的生活的空缺,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加深对生活和音乐作品的理解。
3.引导学生体会和发现音乐在自己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以及音乐对自己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生活中不能没有音乐,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丰富着人们的生活,给生活带来无尽的乐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与音乐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人们可能没有思考过音乐对自己生活的作用,但是一旦没有了音乐,生活将黯淡无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音乐经验进行反思,从自己经常接触的音乐入手,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与生活关系的理解,从而加深对音乐功能和价值的认识。
4.让学生尝试利用生活中的音响材料创作音乐,尝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和生活感受通过自己编创的旋律抒发出来,从而加深对音乐与生活关系的认识,并善于发挥和利用这种关系,使自己的生活更为丰富多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艺术表现能力和人文素质。生活之中有音乐,一方面,一些作曲家直接将现实生活中的音响应用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使之成为作品的一个部分;另一方面,只要仔细倾听,我们能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美妙的音乐,如鸟叫声、水流声,甚至是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声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音乐艺术的方式倾听生活,并尝试利用生活中的音响材料创作音乐,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生活情趣,陶冶性情,提高人文素质。
本模块的学习共需18个学时,计为1学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