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过程与方法: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并体验动手实验的过程。
提高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乐于思考、动手制作并实验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对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7章第1节《物体的内能》中的活动“压缩空气发热”的改进。教材中采用空气压缩引火仪进行实验,在实践中会出现浸过乙醚的棉花不能燃烧的现象,原因主要是活塞下压不够快,玻璃筒内空气温度升高不多,无法使浸过乙醚的棉花燃烧,导致实验失败。本实验用电子温度计实时显示温度,学生可以实时观察到温度随着做功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分析得出“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这一结论。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这一知识点。
难点:分析实验过程中的不足。
教学准备
空气压缩引火仪、浸过乙醚的棉花、注射器、电子温度计、热熔胶枪及热熔胶。(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
一、做一做
出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小心地将浸过乙醚的棉花放置在玻璃筒底部,然后迅速下压活塞。
二、想一想
现象1:浸过乙醚的棉花没有被点燃。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1)下压活塞的速度不够快。(2)装置气密性不好。(3)玻璃筒长度不够,做功的量不够。
现象2:浸过乙醚的棉花被点燃。
引导学生得出“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该实验成功的关键点(下压活塞的速度要快,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可燃物着火点要低)。
三、改一改
出示电子温度计、注射器、热熔胶枪及热熔胶。让学生设计实验并制作实验装置。
四、比一比
教材实验:实验结果比较震撼,有视觉冲击力,但容易失败,对实验操作要求较高。
改进后的实验:能观察到温度持续升高,对实验操作要求不高,且用到的材料少,装置制作也简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