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中学 黄鹏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声音传播效果会随介质的变化而变化,推断真空不能传声。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培养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形成善于观察、有目的地观察的科学习惯。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客观准确地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提高收集、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
3.体验用“推理”方法学习科学,了解“理想实验”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1.激发求知欲,乐于探索科学现象,勇于探究科学规律。
2.对科学学习有着求真务实的态度,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3.具有高效做事的积极态度,提高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意识。
教材分析
该实验改进于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章第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中的一个活动。
《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1.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演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是初中科学中培养学生“理想化思想”的一个重要实验,是学生明确和理解“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这一个重要知识点的基础。实验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思想、实验方法以及这一重要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难点:学会用理想实验法探究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
教学准备(www.xing528.com)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想一想,我们能不能设计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的“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实验方案?
二、实验器材畅想
生:蓝牙音箱、抽气枪、罐体、电子手表、硬质书籍、静音垫……
三、实验操作
生1:打开电子手表的闹钟,将电子手表放在硬质书籍上,再扣上罐体。
现象:扣上罐体前,能听到清晰的闹铃声,一旦扣上罐体,声音变轻了,但还是能听到。
生2:打开电子手表的闹钟,将电子手表放在静音垫上,再扣上罐体。
现象:扣上罐体前,能听到清晰的闹铃声,一旦扣上罐体,声音轻了很多,但还是能听到。
生3:将蓝牙音箱打开,并与手机蓝牙连接,播放电铃声,将蓝牙音箱放在硬质书籍上,扣上罐体,再用抽气枪连续抽气。
现象:扣上罐体前,蓝牙音箱播放的电铃声很响,扣上罐体后,声音变轻,随着抽气枪连续抽气,声音进一步变轻,但还是能听到微弱的声音,多次抽气后,硬质书籍的封面有凸起现象产生。
生4:将蓝牙音箱打开,并与手机蓝牙连接,播放电铃声,将蓝牙音箱放在静音垫上,扣上罐体,再用抽气枪连续抽气。
现象:扣上罐体前,蓝牙音箱播放的电铃声很响,扣上罐体后,声音变轻,随着抽气枪连续抽气,声音进一步变轻,最后,基本分辨不出是否有声音。
四、实验结论
随着抽气的持续进行,声音会持续减弱,但不会消失,我们可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进行推导,得出“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这一结论。
五、课后思考
利用现有的实验装置,我们能不能让实验现象(声音变得更轻)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