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片人物解说词撰写

纪录片人物解说词撰写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撰写解说词是为了在剪辑成片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纪录片的叙事,因此,解说词要结合纪录片的镜头来构思;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是纪录片整体构思过程中的重点,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地设计和使用镜头去表现故事性。

纪录片人物解说词撰写

学习导航

◇知识目标

了解解说词的作用和语言特点

掌握解说词开头、结尾的常见写作方式

掌握纪录片细节的作用和类型

掌握人物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法

◇能力目标

能够为人物纪录片撰写解说词

能够完成人物纪录片故事化表达

◇素质目标

提升文学创作能力

培养捕捉故事化情节的能力

【任务要求】在了解解说词作用和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解说词开头、结尾的常见写作方式,并完成人物纪录片解说词创作;在了解纪录片细节的作用和类型的基础上,能够用细节镜头呈现人物的特点,并利用细节化镜头进行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

【任务分析】撰写解说词是为了在剪辑成片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纪录片的叙事,因此,解说词要结合纪录片的镜头来构思;纪录片的故事化表达是纪录片整体构思过程中的重点,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地设计和使用镜头去表现故事性。

【知识点1】解说词的作用和语言特点

解说词—附加于形象之上的画外语言,常用于解释、议论、抒情、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等。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电视解说词能发挥有声语言的独特优势,可与其他表现手段配合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是节目创作者传达创作意图、帮助观众理解电视节目内容的主要方式之一。解说词可直接影响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认知,若与电视影像相结合,还可以烘托意境、渲染气氛,是电视声音中最重要、最独特的部分。

纪录片解说词不是独立文体,它必须与纪录片的画面、音响、音乐等配合,使纪录片更好地记录和再现生活。在纪录片中,画面、声音、解说词都不可能单独传递信息。如果这三方面各行其是、互不配合,那么纪录片中可能有重复累赘之处,或表达不清之处,所以画面、声音和解说词必须完美配合。解说词不能追求单方面的完美与完整。在画面、声音无法展示纪录片内容的时候,解说词要担当重任;在需要画面、声音展示内容时,解说词则要让位,发挥辅助、配合作用;同时,解说词还要配合画面的长短、节奏,音响和音乐的风格等因素。

1.解说词的作用

第一,解说词在纪录片中能够起到串联镜头,提高纪录片可视性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一集开篇“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和气候的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为的是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我们即将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这个小段落采用的是列举的形式,将一个个零散的镜头呈现给观众,如果没有解说词,本段落将显得没有意义。编导通过解说词将画面镜头串联成一个表意完整的段落,让观众初步了解整部纪录片的立意,而且本段解说词还设置了悬念、表达了民族自豪感。

第二,纪录片的解说词能够对画面起到说明、补充的作用。在纪录片中,对一切画面已经展示了的内容进行的描述、修饰都是多余的,解说词不是重复画面内容。解说词要传递画面、音响无法传达的内容,深化纪录片的主题和内涵,甚至发挥展示纪录片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意义的重要作用。电视纪录片的所有画面都是在进行时态下拍摄的,但要完整表现一个人物、一个事件,就必须涉及过去和未来,对此仅靠画面是无能为力的,于是解说词承担了画面所不能完成的职能。解说词在电视纪录片中和画面串联,互相补充、铺垫,从而展现完整又形象的信息。例如《雕塑家刘焕章》中有刘焕章进行雕刻的画面,从画面中我们仅能知道这个雕塑家正在雕刻,而这时解说词便告诉我们“他从少年时候就开始和石头、木头打交道了”等一系列关于刘焕章过去的信息。这就扩充了整个画面的信息含量,使观众从中得到无法直接从画面得到的信息。

第三,解说词具有结构整部纪录片的作用,担负着转场和过渡的任务。纪录片的情节要连贯而完整,每一次时间、场景、人物的变化,都要自然,最好不要让观众产生割裂感。电视纪录片是由一个个画面组合而成的,如果没有解说词的衔接、整合,则画面可能会因为没有明确的指示关系而显得无序、杂乱。在转场和过渡时,有时无法找到合适的镜头、音响,解说词就要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因此,好的解说词可以保证整部纪录片内容的自然、流畅与和谐

第四,解说词可烘托气氛、渲染情绪,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电视纪录片画面本身转瞬即逝,并不具备时间延展性。镜头的边框与具体画面形象只是展开解说词的基础,观众通过它的内容可以联想到画面之外更多的信息、更深的含义。解说词可以通过外在语言的强调和刻画更有力地突出展现纪录片的思想内涵。画面语言,是电视纪录片中营造独特意境的重要语言手段,也能将观众带入作品的诗化的氛围之中。但是,要让观众对特定意境产生更深切的感受,进而产生理性认识,就得借助于解说词的描绘和阐发。解说词可以充分调动文字特殊的描绘力量,进一步地深化和升华画面所展现的意境,使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感受特殊美感。

第五,解说词能够起到放大信息和突出细节的作用。画面中的一些重要细节在整体画面上不突出时,往往会被观众忽略,而这些细节通常对整体架构以及整个故事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当画面无法引起观众的注意时,解说词就要充当“放大镜”,充分体现细节,引起观众的注意,更好地服务于主题。例如在纪录片《半个世纪的爱》中,画面上是孔罗荪先生家中门上悬挂的小风铃,是平常的家居饰物,观众一般不会在意,但是解说词却能让观众立刻了解这个平凡风铃的意义,解说词是这样的:“门庭上的风铃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我们有些奇怪,风铃为什么要挂在那里呢?孔老告诉我们,是要挂在那儿,因为只要老伴在屋子里一走动,它就会响起来。它一响,我心里就踏实了。”这个风铃,如果没有解说,观众就容易把它当作平常的饰物,就不能凸显出孔老对老伴的深沉爱意了。解说的强调,立刻让观众感到小小的风铃也是充满了浓情蜜意的。

2.解说词的语言特点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电视画面的诠释注解,而且是深化主题、完善内容、构建结构、衔接上下的重要手段,是整个电视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解说词一般不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给观众的,而是通过声音,而且是瞬间传输,具有不可重复性。因此,在写解说词时,既要注重其文学性,又要注重其口语化的特点。纪录片的解说词大部分需要播读,具有很强的“适听性”特点,是为“听”而写的。在解说词写作过程中必须尊重它的特殊性。

第一,解说词写作要注重语言的标准规范。在观众的认识中,电视语言应该是规范语言,这体现了观众对媒体的信任和要求。从这一角度说,媒体担负着舆论导向和语言导向的双重责任,媒体所用的语言应该是规范语言的典范。所谓规范,就是符合汉语语法,遵循社会大众共同认可的语言运用标准。电视语言不同于网络语言,不能追求“标新立异”,把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接受的“创新语言”运用到解说词中。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发展最充分的语言之一,电视语言作为人们接触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语言形式,其规范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社会发展,社会语言空前丰富,但也不可否认,逻辑混乱、语言失范的问题同时存在。生造词语、用语粗俗、病句错句、错字别字、词不达意等问题正困扰着受众和媒体工作者,给受众带来了视听和理解障碍,也降低了节目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语言文字水平,严格遵守语言文字使用规范,将失误降至最低甚至为零。

第二,解说词写作要客观准确。真实是解说词的生命线,如果解说词是虚假的,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解说词写作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只有客观真实,才能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能取信于民。在实践中,有些学生创作的解说词往往会搀杂一些主观看法和个人感受,如对某项工作、某种事物进行主观评判,甚至小题大做地得出结论(如极大地促进了……,从而确保了……),此类语言既有强加于人之意,又有画蛇添足之嫌。解说词的任务是配合画面将事实更清晰地呈现给受众,结论应是受众思考的结果。当然,解说词总会带有作者的倾向,但这种倾向要通过事实的选择、词语的锤炼、句式的运用、修辞的技巧等表现出来。一般而言,解说词应慎用或少用以下词语:一是模糊的概念,如“几天前”“一天夜里”“非常美丽”等;二是表意绝对的词汇,如“登峰造极”“空前绝后”;三是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如“蛮不讲理”“恶狠狠地”;四是推断性、结论性词语,如“强力推动了”“切实加强了”;五是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和方言等。

第三,解说词具有通俗流畅的特点。解说词的作用就是设法让观众把听觉信息与视觉信息结合起来,以补充、完善、延伸、深化画面内涵。因此,解说词应当是大多数观众听得懂的大众通俗语言。但通俗不能庸俗,更不是媚俗,解说词不能使用粗俗的语言,并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学术用语,非用不可时,也要做适当解释。解说词最终要由播音员以语音形式传送给观众,这就要求解说词注重音韵美,注意语言的节奏感,避免使用过于冗长的句子,要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

第四,解说词写作具有简洁形象的特点。由于解说词是配合电视画面的解释性文字,简洁明了是其必然要求。要做到简洁应把握两个不用:一是言之无物的空洞语言不用;二是和画面语言完全重复的语言不用,如画面是指挂满通红苹果的树,解说词是“树上挂满了通红的苹果”,画面是雨景,解说词是“下雨了”。解说词应在延伸、深化、美化画面上下功夫,使观众听后对画面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索,使画面有更强的感染力。形象虽不是解说词刻意追求的目标,但形象化的语言能把抽象变为具体,把呆滞化为生动,使整个作品多几分灵气。数字的灵活运用就是突出的例子。解说词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数字说明问题,但过多的数字罗列不仅枯燥无味,而且观众在瞬间也无法综合比较分析,短时间很难得出理性结论,如何使数字形象化很值得研究探讨。在数字形象化运用上,有许多成功范例值得借鉴。如把纺织接线工每天走的路程换算成“能在北京十里长街走五个来回”;把全国白酒消费量写作“可装满两个西湖”,这样的解说具体且生动,使抽象的数字有了一定的形象感觉。由此可见,形象化的语言往往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匠心,使寓意含蓄而深刻、表达生动而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在一些专题片中尤为重要。

【知识点2】解说词开头、结尾的常见写作方式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有题眼,这是历来文学艺术创作的经验之谈。解说词写作也有其创作之道,开题、开篇、开笔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合拢、收讫之笔也应别有意味。“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由此可见,开头与结尾都特别重要。

1.开头的常见写作方式

(1)抓住要害,落笔生辉

撰写文学作品时,构思开篇往往会借用典故或名家名句来起笔,文学作品的开头技巧也同样适用于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纪录片的解说词也要做到“首句标其目”或是“起句当如爆竹”,亮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最重要、最新鲜又最有趣的信息。如《走近毛泽东》的开头:“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解说词一开头就抓住人物最重要又鲜为人知的信息,可谓别开生面。

(2)生动幽默,情趣盎然

生动幽默的电视解说词能带给观众无穷的情趣与乐趣,进而会产生种种理趣,这就是解说词创作中的妙趣。如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中的解说,画面是一个满脸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奋力劈木头、凿石头,而解说词是:“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同木头、石头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的爱好和职业了……”这段幽默风趣的解说词,与画面相得益彰,向观众自然亲切地介绍了雕塑家刘焕章,给人留下亲切、平实的好印象

(3)写景状物,烘托气氛

在纪录片解说词的创作中,创作者从写景状物开始,先营造出一种氛围,乃至一种境界,此时再推出全片的核心之人或中心之事,也会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纪录片《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就是一个成功案例。

创作者写景状物时,为观众展现出一幅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景象: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跃出地平线时,管弦乐东方红》骤然响起,此时出现了竖行书写的字幕与旁白:

还记得《东方红》里是怎么唱的吗?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像雷锋那样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能让自己的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那么,我们伟大的党就永远是一轮不落的太阳!

——引自本片主人公的话

红日冉冉升起,刹那间雄浑有力的旋律在耳边盘旋,再顺势录入解说词,这一切构成了和谐统一的声画艺术场景,令观众陶醉于那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的意境。这就是解说词烘托气氛的妙用。

(4)引诗为文,抒情写意

在撰写解说词时,如能恰如其分地借用著名诗句开头,既能抒情写意,又能起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传播作用。纪录片《寻》记录了从台湾来福建定居几十年的庄梦花女士,一生苦苦寻找台湾亲人,并在改革开放后,赴台与九十高龄老母团聚的故事。那份对亲情的长久期盼,那份浓浓的骨肉团聚的念想,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该片开头借用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名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极为贴切地表述了庄梦花寻觅亲情的心境与期盼,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两岸民众浓浓的情意。

(5)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充满未知性和难以预料性的悬念,是吸引观众的法宝。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式结构,吸引了众多欲知后事如何的读者,让他们寻根问底、欲罢不能,一追到底地阅读作品,关注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电视解说词可借用这一写作技巧,在开头设置悬念,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纪录片《普救蟾声》:

现在的蒲州镇里,有个普救寺。电视机旁的诸位看官,且听小女我说说发生在这古寺里的两个传奇故事……刚到此地,便发生怪事一桩……看来这金蛤蟆还真的不好找。而奇怪的事又发生了……

普救寺到底发生了什么怪事?有好奇心的观众被开头的解说词紧紧抓住,追踪而下,直到真相大白。这就是悬念式开头的妙处,它能牢牢吸住观众的视线,让他们保持收视兴致。

(6)有感而发,直奔主题

情感是创作的核心,也是创作的动力。编导在拍摄、后期编辑和撰写解说词时,面对与纪录片内容相关的情况,或被深深感动,或被深深激怒,或深入关注,或奋起疾书,总之,情不能自抑,流露出澎湃激情或深广忧思。如纪录片《中国农业六大主题之一•万世根本》的开头就是深有感触、奋力书写、直奔主题的精彩开篇: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住宅的狭窄和生存空间的拥挤有着切肤之痛,常常寄希望于未来,又为生活在未来的子孙们的命运而忧心忡忡……然而,未来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狭窄的住宅和拥挤的街道,一个更大的、更不易于解决的危险正步步向我们逼来,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准确地讲,为我们提供食物的耕地正一天天缩小。

(7)提出问题,调动参与

文无定法是至理名言,解说词开头的写法也不拘一格,它随节目内容的变化而变通。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引发观众的兴趣,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也是颇有实效的开篇之法。例如纪录片《唠唠咱的庄户曲》就是实证:

你说说,俺们这疙瘩的二人转有啥出奇的,不就是一男一女搁地当腰那么一转悠嘛!可你说,它咋就这么稀罕人呢?咋还一转悠就小二百年呢?咋乡亲们一瞅见它就迈不开腿、挪不动步,迷了窍、勾了魂呢?我说这里准有啥门道。

这一以提问开笔的解说词,可谓别具一格,很有乡土情和乡土味。

(8)先声夺人,一语中的

解说词要简洁明快、高度概括,力争精炼浓缩、一语中的。撰稿人下功夫创作才能别出心裁,有所创新。就如伊文思所说,“如果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占了一大半,那么这部纪录片,无论是解说词还是影片,都是极不成功的”。纪录片《扬州第九怪》开篇打出的片头语,就精警到位、先声夺人:

字幕:一切奇缘、机遇、怪异等,仅仅是成功的表象,成功的内核永远是坚韧不拔地穿越人生的撒哈拉大沙漠。推出片名:扬州第九怪。

不论是天生奇才,或是聪明之人,还是资质平平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都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这才能创造奇迹、创造人生辉煌。

该片开头的解说词可谓一语中的,将电视画面难以言表的精神内涵,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9)娓娓道来,反差对比

开门见山是常见的开篇之法,但从另一角度出发,娓娓道来也别具一格,自有其不可言状之妙。如纪录片《毒祸》一片,本是揭露吸毒丑恶现象的专题片,但开头却一反常态,从广州城的祥和、繁荣入手:

珠江潮水拍打着南中国的大门,广州城看上去一如既往地繁荣与祥和。吸毒活动在一些地方从过去单个隐蔽发展到三五成群,聚众吸食。

这段解说词的开头,描写的两个画面形成了强烈鲜明的反差对比,让观众在平静和谐生活中看到丑恶与罪恶,并从女青年吸毒沦落的悲剧中了解毒品对个人生死、家庭幸福、民族发展、国家未来都是极大的戕害。该片用铿锵有力又语重心长的解说词告诫吸毒者、告诫世人,吸毒是条不归路。

(10)情境再现,启发联想

纪录片中画面为尊的要求是不可动摇的,但解说词之美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声画之间是互相联动又互相依托的。电视解说词写作高手陈汉元先生从20世纪60年代创作《收租院》的解说词开始,已出版了多部有关解说词的专著。陈汉元先生为系列专题片《话说运河》第一集撰写的解说词中的开头,用惊人的创意和过人的笔墨,采用情境再现的手法,启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这段经典的解说词开篇,将长城与运河的形象、意韵,及其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结合得非常完美。

由此可见,解说词开篇的写作因片而异、因作者而异,但无论如何,都需要与画面相得益彰,才能产生最佳的声画艺术传播效应。

2.结尾的常见写作方式

(1)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如纪录片《唠唠咱的庄户曲》的结尾:

虽说这么个、那些个现代音乐呀、通俗歌曲呀,大伙都挺乐意听的,可俺们是真稀罕二人转那股子不隔心、不隔调、不隔音的乡土味儿,是真稀罕那股子走哪转哪没拣没挑不外道的乡土情儿。你瞅瞅,都二百来年了,可它照样活灵着俺们庄户人的血脉,活灵着俺们黑土地的精气神。

结尾处顺其自然地将主题表现出来,告诉观众东北二人转火爆二百年、历久不衰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乡土味、乡土情,还在于其中渗透着庄户人的血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黑土地的精气神。全片到此结束,留给观众品评的余地。

这种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司空见惯的手法之一,但电视人拿来后,稍加调整和发挥,就可变成与画面融为一体的生动活泼的解说词结尾。

(2)展示未来,鼓舞人心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不仅要传递信息、娱乐百姓、服务民众,而且要有明确的喉舌意识、宣传意识、导向意识、审美意识。在撰写解说词时,需要有意无意地将导向渗透到字里行间,既不能显得生硬与牵强,又要带几分亲切感和人情味,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解说词。展示未来、鼓舞人心是电视专题片的重任,也是解说词要在结尾处表现的内容。如纪录片《中国民工潮》在这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前进的道路不断拓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民工潮正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

人们对民工潮的看法与评价各不相同,但千百万民工对城市建设、城市繁荣所作的巨大贡献是铁一般的事实,创作者在专题片结尾处,深情赞叹农民工的贡献与创造,说他们是“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这一结尾真实、动人又感人。它确实反映出了百姓、电视编导和政府对美好前景的乐观自信,以及对民工的高度评价。

(3)饱含哲理,发人深省

哲理,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深刻认识。只有通过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对社会人生深度的洞察,才能迸发出思想火花,并熔铸、升华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认识。饱含哲理的解说词,会对观众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真谛、提升思想品位有所启迪。在解说词的结尾运用饱含哲理的语句,能启发观众深省。(www.xing528.com)

纪录片《雕塑大师刘开渠》的结尾就富有深刻的哲理:

作品,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形象的再现。雕塑大师的作品,他的理想、志向、情操,都融合在其中,这就是雕塑大师的雕像:像泥土一样质朴,像石膏一样洁白,像白玉一样坚贞,像青铜一样永恒。给历史造碑的,是人,给人造碑的,是历史!

(4)委婉含蓄,余韵悠长

清新淡雅、委婉含蓄,是文学创作极力追求的一种技巧、一种境界,也是纪录片解说词的艺术追求。含蓄,即用有限的语言去表现无限的意趣。解说词的结尾处运用委婉含蓄的笔法,就会产生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播效果。如纪录片《庐山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尾:

他们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实,庐山美就美在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总是特别钟情于云中看山、雾里看花、月下饮酒、酒醉吟诗这些朦朦胧胧、迷迷幻幻的意境。庐山留给人们的,正是让人品尝不尽的朦胧美。

朦胧美、意境美,是所有艺术创作共同的追求。解说词写作并不刻意追求此种表现手法,但借用它的表述方法,恰到好处地写出庐山美景之真谛和庐山魅力久存人间的奥秘,别有一种韵致与风情,令人耳目一新。

(5)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解说词应尽量弥补画面的不足,可在结尾处观照前文,用首尾照应之法,让整部作品回转圆通,一气呵成,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如前所述,陈汉元先生撰写的《话说运河》的开头十分精彩,到结尾处,即第31集《另起一行》中解说词不但紧扣画面、紧扣主题,而且回应开头,行云流水般地开掘出运河人、运河事的内在美:

长城这阳刚的一撇和运河阴柔的一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字。为了对得起先人,为了对得起后人,为了对得起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今人,让我们都来尊重“人”,维护“人”,都不要愧对这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一切都在于人。

解说词在结尾处反复赞叹长城和运河组成的大写的“人”字,可谓一咏三叹,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创作者的生花妙笔,将《话说运河》的人文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解说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视听语言的和谐统一,留给观众久久的回味和思考。“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

(6)画龙点睛,拓展思路

解说词结尾处既要概括和升华主题,又要挖掘出画面的内在含义和节目的含金量,就必须要有点睛之笔。在创作构思解说词的结尾时,要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精彩落笔,才能真正写出有水平、有品位、有格调的画龙点睛之笔。如纪录片《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之二——亲亲合欢》的佳构妙言:

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沟通、理解、信任、友谊都得到催化和升华。中国人饮食世界的凝聚力和亲和作用,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

中国人的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画面是很难表达的,就得靠解说词来点明。点睛之笔在这里起到了拓展观众思路、传递有效信息的作用。几句平实质朴的话语,道破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真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峭收之妙。

(7)留下悬念,引发思考

各类电视节目的编导要想吸引观众的视线、使观众保持收视兴趣,必须刻苦钻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状态,有的放矢地在结尾处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各种各样的收官之笔,可谓各臻其妙、独有其招,而留下悬念、激发观众的收视欲望,让观众在之后的节目中,破解悬念,岂不兴味盎然?

如纪录片《商战之烽烟突起》的结束语:

就在六大商场打得热热闹闹不可开交的时候,郑州一批中小商场、专业商场也竞相加入竞争行列。郑州商界由此陷入了全面的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欲知公关大战如何,请您继续收看连续报道《商战》。

《商战》每集的结束语,均借用章回小说的手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此牢牢抓住观众视线,让他们欲罢不能、不舍得放弃,在追寻声画之踪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深层的同步收视,进行参与、思考。

(8)诗文作结,简洁凝练

解说词写作必须遵循准确、简洁、凝练的原则,注意其非独立性与辅助性。在创作中,解说词要挖掘画面内涵、交代画面尚未交代或不擅长交代但又必须传递的信息,这是解说词的生存发展之道。

解说词为观众提供画面之外的大量鲜活有用的信息,起到美化、扩充、延伸画面内涵,深化、升华、概括画面主旨的作用。而利用内涵深广又广为传诵的诗词作为解说词的结语,那是妙不可言的。例如纪录片《毒祸》的结尾:

今天,中国政府销烟禁毒的决心和措施,正在续写着中国近代禁烟史的新篇章!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9)言简意赅,精辟透彻

解说词写作要求精炼、精到,做到言简意赅。解说词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对话性,可以说是面对面地与观众进行各个层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互动。这就要求在撰稿时要有很强的传播意识,力避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只有亲切随和、尊重观众,才能使信息传播链条畅通无阻。如纪录片《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的结语:

因为两个生活在沙漠里的民族有着一个共同的寓言,这个寓言是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的寓言,这就是——战争能够使绿洲变成沙漠,而和平将使沙漠变成绿洲。

(10)着眼写人,情深意长

镜头对准人,对准普通人,是当今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路之一。而解说词写作也必须对准人,对准人的生活、生存、生命。电视媒介在人们心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写人,影响人,关注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电视这门艺术才能活起来,才能立起来。在撰写解说词时,同样要把焦点对准人,着眼写人,其中,编导的情感与思想的渗入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纪录片《长征——生命的歌•大别山之魂》就用浓墨重彩写人,写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

吴焕先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没有亲人,他所有的亲人都死在那难忘的岁月。他更没有财产,因为连他自己都属于人民。但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条用鲜血浸透的道路和一座永存千古的大别山!

撰写纪录片解说词,要注重声画语言的综合性与完整性,不但要尽量调动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而且要让音乐、音响、同期声和字幕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各尽其所能,与画面完美结合在一起,从而创作出声画俱美,有品位和品质,既能吸引观众、引导观众,又能愉悦观众、被观众认可的精品之作。

【知识点3】细节的作用和类型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涉及的很多情况是难以用画面表达的。为了避免画面解释上的偏差,叙事便成了解说词的基本功能。在当今纪录片创作中,记录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重要的创作走向。

首先,细节通过强调作用深化主题。通过特写镜头表现细节,能够起到强调的作用,抓住观众的视线。强调细节,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主题,主题也会因为细节的表现而更加鲜明突出。细节的这个作用在纪录片的创作中经常被用到。

其次,细节可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捕捉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可以通过细节描写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纪录片同样如此。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通常通过特写镜头,通过人物细微的眼神和微妙的表情变化来实现,纪录片中人物的细微动作、一句话或者眼神变化,能够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心理,从而刻画人物丰富的个性,揭示出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细节会使人物形象更具体、更细腻、更生动,从而更深刻地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后,细节能够丰富情感线索,深化主题。纪录片可以通过细节来表意,通过特写镜头来表现细节,让观众从细节中体会深藏的思想内涵,由表及里地深化认识。细节往往最能表现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感情。

细节的分类

场景细节:场景细节在片中往往表现为一个画面,因而也叫画面细节。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为了选拔宫廷画师,考官让画师们根据“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来作画,中选者画的是一位达官贵人骑在一匹马上,马蹄周围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上下翻飞。这一构思百年来一直令人拍案叫绝,其缘由就是画面细节抓得太精彩了。在纪录片中也常见这种画面的细节运用。纪录片《难圆绿色梦》说的是因砍树造成土地沙化的故事。其中有这样的细节:一个农妇用小扫帚扫炕上的沙尘,随着扫帚扫过,掀起了一层厚厚的尘沙;一个孩子在沙丘上挖了很深很深,也没有挖出想挖的湿沙……画面中炕上尘沙的特写和那个深深的沙洞的特写,都是很有说服力的细节。

人物细节:主要是指用人物的身体细节传递出内在含义。纪录片《难圆绿色梦》中有一个细节:主人公—治沙英雄徐治民,来到已经被砍掉的当年他亲手栽种的树王前,一双粗糙的手久久地抚摸着这棵大树的树桩,一句话都没有,泪水一滴滴地滴在了树桩上。纪录片《黄浦江的记忆》说到新的黄浦大桥建成时上海市民的喜悦时,有一个细节:一位盲人,在家人的陪伴下在还未通车的大桥上一步步地丈量着大桥的宽度,一根一根地抚摸着大桥的栏杆。

同期声、音响细节。同期声细节在纪录片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纪录片《第二十一个夏天》中有一个细节:因为夏天是石油管道工人最繁忙的季节,节目中的这支管道队的队员已经有二十一个夏天没有在亲人身边度过了,当记者问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一个工人回答说“想看老婆穿裙子的样子”。这出乎人们意料的同期声,把管道工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都展示了出来。纪录片《情系杨树塘》讲的是老两口克服重重困难,养育国家濒危保护动物扬子鳄的故事,其中寻找走失的扬子鳄时,满山遍野传来的老两口的呼喊声的同期声,非常感人。音响细节在节目中更是普遍。纪录片《最后的山神》中那呼啸的山风、《英与白》中那一段意境幽远、像是从心灵深处哼出来的女声独唱等,都在节目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渲染气氛、深化主题的重要作用。

解说、口述细节。解说、口述细节在纪录片中主要起诠释画面细节的作用,这能使信息量加大,满足观众获取更多信息的需求,弥补记者不在现场、缺乏画面的遗憾。纪录片《走近毛泽东》讲到“十大”闭幕时毛泽东因腿疾无法站起目送代表退场时,就采用了解说加画面细节的方式,增加了故事性、真实性和感染力。口述细节近年来在电视纪录片中被广泛应用。纪录片《打过长江去》采访了140多名亲历者和当事人,讲述了那次战役前后许多令人难忘的细节。

【知识点4】人物纪录片故事化叙事方法

纪录片故事化,是指以纪录片的客观真实事件为素材,进行故事化表达,使这些真实的素材具有故事的性质。要增强纪录片的可看性,就必须加强其故事性。可以说,故事化叙事是人物纪录片重要的叙事手法之一。人物纪录片故事化叙事,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用讲故事的叙事手法向观众解释纪录片的主题与内涵,从而避免过于平面化的叙事。

第一,把握选题。人物纪录片关系到人物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它应该是一种发现。发现故事之后,拍摄者再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将故事背后的人物心理甚至某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展现出来。一个好的选题,是一部纪录片成功的关键。对人物纪录片而言,可以选择市井中不起眼的人,也可以选择广为大家所知的人,选题范围较广。但这并不代表人物纪录片的选题可以随意确定,还是需要有目的地挖掘。不要抱着猎奇的心态追求人物的特殊性,而是要以平凡人的平凡事为主题,发现其中的不平凡。

要从内容、冲突、矛盾等方面来选择具有价值的选题。选题的内容要能够进行电视语言的视像性表达,这是纪录片故事化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在选题阶段就要保证拍摄脚本的“故事化”设计能够实现。充满戏剧冲突的选题是故事化叙事的基本保障。生活中的冲突相当多,能否如实地表现它们是影响纪录片可看性的关键。还可以从矛盾入手选题材,纪录片故事性强弱的关键在于矛盾的多寡,比如人物矛盾、社会矛盾、心理矛盾等,还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等。编导需要发现这些矛盾,从而确定具有矛盾冲突的选题。只有精心安排叙事要素,使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真实性和故事性有机结合,才能让纪录片中的故事更有感染力。

第二,要有动人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是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素,是纪录片构建与存在的基本方式。纪录片叙事的基本要求就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错落有致地安排材料、观点等要素,从而完成整部影片的框架。设计好影片的叙事结构,是讲好故事和制作影片的关键。好的叙事结构不仅能将事件叙述得真实亲切,也会使整个事件跌宕起伏,让观众观看时充满兴趣。好的纪录片的叙事结构能适当地因势利导,使主体、重点更为突出,表现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寻求的“戏剧点”。

第三,借助人物述说提升故事性。人物述说指纪录片中对所有人物的采访,主要有“主人公自述”“见证人述说”“旁观者述说”等形式。人物述说主要为了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件。述说过去发生的事件,有对事件和细节非常详细的描述,就像讲故事一样,会让观众与述说者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和心灵上的共鸣。如果是关于人物的陈述,不仅可以同观众交代人物的外貌,还可以描述人物的性格以及心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物,会使对人物的外貌和性格的叙述更加客观真实。

第四,使用细节。对纪录片来说,细节运用得越多、越巧妙,纪录片的真实度就越高,打动人的力度就越大。细节往往是整个纪录片中的闪光点,是深化主题、反映主人公个性魅力的点睛之笔。细节可以深化主题,使形象更生动。细节是摄影师从现实生活中抓取的,是依靠“挑”“等”“抢”的采访摄影拍下来的,而不是由编导臆造、让人表演出来的。在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创作中,有多种多样的细节表现形式,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音响细节、场景细节、情节细节、物象细节等。细节在纪录片故事化叙事创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五,设计故事悬念。要想表现好的故事,就要有能够吸引观众眼球的要素—悬念。悬念是创作者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展现人物命运时,利用观众面对未来不确定的、令人怀疑的、神秘的情形时所产生的兴奋、期待、挂虑、好奇的心理而选择的一种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悬念作为一种叙事技巧和方式,为观众提供新奇和可探索的材料,这种叙事方式会吸引或者诱惑受众继续观看以获得答案。

第六,运用贴合的音乐能够增强纪录片的叙事性。音乐与影像的结合,是完美的故事叙述方式。在影像语言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元素。音乐与影像结合才能真正体现了影像的魅力。一般认为,音乐在纪录片叙事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渲染、烘托故事情节,深化主题等;二是表达纪录片的深层含义。

子任务一:撰写人物纪录片解说词

步骤1:根据剪辑好的纪录片框架和前期的故事大纲及主题设定,撰写解说词。

步骤2:小组讨论,修改解说词。

步骤3:将解说词内容和画面配合后,完善解说词。

子任务二:人物纪录片故事化叙事

步骤1: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收集的资料,选择具有故事性的选题。

步骤2:根据前期采访和内容收集确定故事化叙事结构。

步骤3:进行拍摄,要注意对细节镜头的把握。

步骤4:进行剪辑,要注意设计的悬念性。

步骤5:选择能够增强叙事性的音乐作品。

●任务报告的作用

任务报告是各小组用于汇报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的书面材料,用于梳理任务完成过程,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任务报告内容见表3-12。

●撰写任务报告的步骤

步骤1:介绍任务的基本情况,包括任务名称、小组成员及分工、日期等。

步骤2:描述任务实施过程与结果,包括任务是否完成、结果如何。

步骤3:分析任务实施方法及过程,总结完成任务的心得体会,并指出小组内存在的问题。

表3-12 任务报告

拓展:人物纪录片的人文情怀

人物纪录片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展现人文情怀。纪录片不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要通过故事表现出故事背后深邃的思想和生活的精髓,展现人文情怀。

在当下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创作者选取社会中的“小人物”或者弱势群体为对象进行创作,重点关注这些群体的苦难,从旁观者的角度渲染主体的“不幸”。这种创作方忽视了对人的关注和对人生方向的探索。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说过:“强调灾难和人类悲剧时,引起的不是净化和理解,而是滥情和怜悯,即很快被耗尽的感情和一种过头的戏剧化方式,观众反应很快,不是变得矫揉造作,就是厌倦透顶。”所以纪录片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苦难和不幸,还要通过这些苦难和不幸触碰社会的灵魂,引发观众对现实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入理解。纪录片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能够承载故事的情怀。

本任务主要介绍了人物纪录片解说词的作用和语言特点以及纪录片中细节的作用和分类,要求学生掌握解说词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和纪录片故事化叙事的方法。评价用5个等级表示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学习情况: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

1.学生自评

学生对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要求,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见表3-13。

表3-13 学生自评表

2.教师评价

教师侧重于评价学生对整个任务的掌握和完成情况,评价内容见表3-14。

表3-14 教师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