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物纪录片采访的重要性及策略

人物纪录片采访的重要性及策略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项目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学生能够设计出合理和有用的采访提纲,因为这部分工作对人物纪录片内容的呈现和主题的升华至关重要。最后,纪录片采访不能忽视镜头外的隐形采访。有时采访对象出于谦虚或其他原因不接受采访,可采取“得寸进尺”的策略,提出“我理解您的难处,不愿接受采访没关系,聊聊家常总是可以的吧?”

人物纪录片采访的重要性及策略

学习导航

◇知识目标

熟悉人物纪录片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采访者应具备的素质

掌握人物纪录片常用的采访技巧

◇能力目标

能够编写人物纪录片采访方案

能够完成人物纪录片现场采访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与陌生人沟通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关注

【任务要求】采访前做好充分的文案准备,要在尽可能熟悉拍摄对象的基础上设计采访提纲,设计的采访提纲要能够给采访对象讲述的空间。

【任务分析】本项目的任务目标主要是学生能够设计出合理和有用的采访提纲,因为这部分工作对人物纪录片内容的呈现和主题的升华至关重要。

【知识点1】人物纪录片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策划阶段,主要开展选题调研、采访、主题的确立和拍摄提纲的撰写这几部分工作;二是拍摄阶段,主要是日常素材的跟踪记录和对主要人物的采访拍摄;三是后期编辑及包装阶段,主要是解说词的撰写和对素材的剪辑。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是围绕策划阶段的预采访和拍摄阶段的正式采访来进行的。

首先,就是做好调研工作。不管是采访知名人士还是采访普通人,都需要做好调研工作,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多获取一些资料,多查阅、多思考,明确采访的主题和内容,在采访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找到人物的关键信息,比如调查采访对象的年龄、个人经历、发生在他身上的有趣故事等。同时,前期针对拍摄对象进行的调研、收集的资料,可以帮助编导在拍摄的具体语境下明确问题,把控问题的走向,也有利于激发被访者的说话欲望。

其次,创作者需要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获取的信息设计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创作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创作者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让采访取得良好的效果。采访提纲一般包括采访目的、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对象、采访工具、采访问题这几个方面。在设计采访问题时,要根据纪录片的主题和导演需要的故事走向来设计,问题应尽可能清晰明了、言简意赅,让采访对象一听就懂。同时,采访者在采访中要善于引导,将采访对象的情绪和思路引入自己期待的方向。比如,采访者可以采取侧面打探的方式,即启发引导的技巧,旁敲侧击,使采访对象回忆以往个人经历,打开记忆的闸门,也可以采取反面刺激的方式,即采访者通过一定强度的刺激设问,促使采访对象由“要我谈”到“我要谈”。对一些比较尖锐或较难回答的问题,采访者在措辞上要委婉亲切,让采访对象在心理上易于接受。

再次,采访的环境和时机也很重要。恰当的采访时机和情景可以为采访营造一种氛围,让采访对象感到轻松、舒适,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和思想。在恰当的时机,直接在纪实环境中采访,会使采访更加真实,更有代入感。从采访的效果来看,恰当的采访环境也可以暗示受访者的身份、职业、性格等。如对于一个狂热的阅读爱好者可以在他摆满各式图书的书房中采访,他对书籍的热爱就不言而喻了;而采访一个科学家时,如果也把采访地点安排在他的书房中,就会削弱他的身份特点,但如果能将采访安排在他的实验室,观众很快就能对环境及其身份产生联想,从而对采访对象产生深刻的印象

最后,纪录片采访不能忽视镜头外的隐形采访。镜头外的隐形采访主要指这一采访过程当中没有摄像机镜头的存在,这种采访是一种基础采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镜头前采访的效果。镜头外的隐形采访在拍摄前、拍摄中和拍摄后都会进行。当纪录片确定了选题和人物后,导演要尽最大努力去了解拍摄对象的活动和思想状况,赢得拍摄对象的好感和信任。与选题相关的信息、故事,包括背景信息、人物性格、习惯,这些都需要在拍摄前通过采访了解。导演应仔细了解拍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善于抓住其中的闪光点。拍摄前的采访是导演把握拍摄内容的重要渠道。深入细致地做好拍摄前的采访,可以帮助导演在拍摄前形成有关拍摄内容的框架,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拍摄中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拍摄过程中和拍摄之余,导演都需要经常与拍摄对象交流,以抓取在谈话中偶尔蹦出的一些更具有拍摄价值的线索。这些未经事先准备的内容的拍摄效果往往更真实、更出彩。而拍摄后,还需要通过隐形采访,核实片中的时间、地点等背景内容,做到准确无误。由此可见,镜头外的隐形采访也在纪录片制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制作纪录片时不可忽视。

【知识点2】采访者应具备的素质

1.足够的亲和力

2.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3.良好的分析和应变能力

4.足够的镜头意识

5.充足的耐心与聆听能力

6.发自内心的人文关怀

【知识点3】人物纪录片常用的采访技巧

恰当的采访技巧、方法也是必须掌握的。

1.登门之技,“得寸进尺”。这是说人们接受一个小要求后,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像登门拜访,只要对方乐意打开一道门缝,拜访者就可能登堂入室。有时采访对象出于谦虚或其他原因不接受采访,可采取“得寸进尺”的策略,提出“我理解您的难处,不愿接受采访没关系,聊聊家常总是可以的吧?”诸如此类的小要求。被访者一般难以拒绝,只好同意,但往往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不知不觉就进入记者设的“圈套”。当记者面对地位高的名人或某一领域里的权威人士时,不必胆战心惊,应有意展示自己,让人觉得你这个人还值得对话。记者事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力求初次见面就提几个“能砸到桌子上”的问题,使对方感到遇上知己,愿意交谈。

2.收敛呈现。在采访时,要注意自己的口吻和态度,避免出现伤害对方自尊心的情况。即使你熟悉采访对象的职业,也不妨做出一副不是很懂的样子,以请教、学习的口气提问题,让对方感到你易于交流。

3.善于选择、利用和控制采访环境。主动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这是采访者对客观环境的一种利用和控制。有三种不合时宜的采访时机:第一种是采访对象正专心致志地准备投入“战斗”的时候,如运动员进入赛场、演员即将登台、学生面临高考等;第二种是采访对象正处在连续性很强的工作中,如科学家正在做实验、医生正在做手术等;第三种是采访对象的思想情绪或精神状态出现了严重异常,如因生活遭遇重大变故而悲伤等。回避以上情况,有助于选择恰当的采访时机。

4.设置依托物。这是指在已有的客观环境中,人为增添一些媒介物,营造特别的气氛,缩短采访者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为谈话提供一个由头。斯诺的前妻海伦·斯诺,1937年去延安采访,在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时,她先拿出了斯诺在一年前访问陕北时给毛主席拍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她同毛主席进行心理沟通的极好的媒介物。

5.掌握采访中的“问听”技巧。提问之前一定要明白采访的目的是挖掘出采访对象真实的自我,唯有真实的内心独白才能吸引人、打动人。要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展开有目的的提问,采访环境选择采访对象熟悉的地方即可。提问一定是循序渐进的,切忌过于直白地戳进采访对象的情感腹地。要把最尖锐的问题放到最后,先从轻松的话题聊起,不必一开始就严肃地架好机器说“开始”,这样会给采访对象造成心理负担。如果想把内容做得更戳泪点,还可以用唤起采访对象记忆的方法,但若是特别痛苦的回忆就不宜过多唤醒。在唤醒记忆的过程中,一定要给采访对象情感上的“透气处”,要时刻注意采访对象的一颦一蹵。切忌针对一个问题追问、逼问采访对象。应给采访对象足够的尊重,与其站在同一角度。只有人心换人心才能唤出采访对象更真实的自我。(www.xing528.com)

采访中的“听”同样十分重要,它与“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听得不仔细、不全面会直接影响提问的质量。在“听”得全面的基础之上,一定要把握住重点,使后期能用的采访段落最大化。这就需要在“听”的过程中把握好采访的动向,在偏离主题时及时拉回来。也可以边听边记,以防落下重点。光“听”得全面还不够,还要及时抓住细节部分并适当放大。精彩的细节表现往往最吸引人,有利于将片子推向高潮。在倾听的过程中,采访者一定要具备一种“场”的意识,也就是用真诚的倾听营造一种心理交流的氛围。采访者只有在采访前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在采访中控制好提问与谈话的平衡,对采访对象进行及时和适量的心理诱导,才能营造一个有良性循环的“心理场”,才能成功实现与采访对象的心理互动。

子任务一:编写人物纪录片采访方案

步骤1:分小组讨论,根据确定的纪录片主题和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规划和讨论采访方案。讨论的重点:采访的目的、如何设计具体的问题。

步骤2:根据小组讨论结果,撰写采访提纲,见表3-4。

表3-4 采访提纲

子任务二:人物纪录片现场采访

步骤1:调整设备,布置场地。根据具体的采访环境设计机位及设备参数,设计时尽量避免背景画面线条过多或场景过于昏暗等问题。

步骤2:采访录制。根据采访进度和被采访者状态,结合采访提纲适时地调整采访内容,同时注意环境声和同期声的拾取。

●任务报告的作用

任务报告是各小组用于汇报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的书面材料,主要梳理任务完成过程,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任务报告内容见表3-5。

●撰写任务报告的步骤

步骤1:介绍任务的基本情况,包括任务名称、小组成员及分工、日期等。

步骤2:描述任务实施过程与结果,包括任务是否完成、结果如何。

步骤3:分析任务实施方法及过程,总结完成任务的心得体会,并指出小组内存在的问题。

表3-5 任务报告

拓展:设置采访问题的模式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应对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采访者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更为重要。

本任务主要介绍了人物纪录片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人物纪录片常使用的采访技巧,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小组选题撰写人物纪录片的采访提纲,并完成现场采访。评价用5个等级表示学生对本次任务的学习情况: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

1.学生自评

学生对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要求,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见表3-6。

表3-6 学生自评表

2.教师评价

教师侧重于评价学生对整个任务的掌握和完成情况,评价内容见表3-7。

表3-7 教师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