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片拍摄团队与摄像机的选择

纪录片拍摄团队与摄像机的选择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纪录片的拍摄团队中一般有技术人员、联络协调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摄像机是纪录片拍摄的核心器材,它的性能和规格等直接影响拍摄画面的质量。要根据纪录片的类型及其对拍摄质量的要求,确定摄像机的型号。事件纪录片固定画面拍摄技巧固定画面和运动镜头,共同构成了纪录片中的全部画面。

纪录片拍摄团队与摄像机的选择

学习导航

◇知识目标

了解事件纪录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事件纪录片固定画面拍摄技巧

掌握事件纪录片运动镜头拍摄技巧

掌握同期声录制技巧

◇能力目标

能够完成事件纪录片采访等固定画面拍摄

能够完成事件纪录片跟拍等运动镜头拍摄

能够完成同期声录制

◇素质目标

培养人际交往、沟通能力

培养团队分工合作能力

【任务要求】根据任务2.1确定的选题,将该选题内容拍摄出来。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拍摄技巧、构图,注意现场同期声的录制。

【任务分析】本任务考查学生将选题拍摄为视音频素材的能力,使其掌握纪录片固定画面和运动画面的拍摄技巧,培养学生在现场捕捉细节的能力、迅速构图的能力以及清晰地录制同期声等现场摄制能力。

【知识点1】事件纪录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纪录片的顺利拍摄,在拍摄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虽然细碎繁琐,但是非常重要。通常在拍摄前需要做以下准备工作。

1.人员准备

拍摄纪录片需要组建一支人员齐备的拍摄团队。纪录片的拍摄团队中一般有技术人员、联络协调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其中,编导摄像、音响师、灯光师、场记属于技术人员;剧务、编导助理属于联络协调人员;司机、搬运人员属于后勤人员。编导要将团队中的人员统筹好,明确其分工,以保证拍摄的进度和质量。

2.文字材料的准备

拍摄事件纪录片需要进行充分的背景调研,搞清楚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调研的过程中,要充分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还有助于创作团队提炼主题。除了背景资料外,在正式拍摄前,编导还要制订出明确的策划方案、拍摄脚本,有的时候还需要准备解说词和详细的分镜头稿本。

3.设备器材的准备

要保证拍摄的顺利进行,还必须把拍摄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和器材准备好。纪录片常用的设备和器材有:

摄像机。摄像机是纪录片拍摄的核心器材,它的性能和规格等直接影响拍摄画面的质量。要根据纪录片的类型及其对拍摄质量的要求,确定摄像机的型号。

磁带(存储卡)。要根据摄像机类型及其对拍摄画面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磁带(存储卡)。最好携带充足的磁带(存储卡),避免因磁带(存储卡)不足而停机,影响拍摄进度。

电池。估算好拍摄的时间,确定携带电池的类型和数量,一定要携带充足的电池,避免因电力不足而停机,影响拍摄进度。

充电器。充电器有两种,一种是专为电池充电的,另一种既是充电器又是摄像机的电源适配器。要依据电池型号和摄像机的类型来准备充电器。

三脚架。拍摄纪录片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三脚架,以保证画面平稳。应检查三脚架的支脚伸缩是否自如,与摄像机是否匹配,云台转动是否流畅,螺丝是否旋紧、稳固。

外接话筒。在不同拍摄现场会用到不同类型的外接话筒,要准备好相应的话筒,并检查话筒电池的电量。话筒线的长度以5米左右为宜。防风罩也要检查,不要遗漏。

照明设备。提前了解拍摄现场的情况,看是否需要灯光照明,如果需要,就准备好照明设备、电源及转接头、反光板等工具。

特殊器材。如果在拍摄纪录片时要用到轨道车、摇臂、斯坦尼康稳定器等设备,也需要提前准备好。

4.服装、道具和资金的准备

如果拍摄纪录片时要用到相关的服装和道具,那么必须在拍摄前制作或者采购服装和道具。此外,在拍摄前,在资金方面要做好预算,还要对一些拍摄中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做好预案。

【知识点2】事件纪录片固定画面拍摄技巧

固定画面和运动镜头,共同构成了纪录片中的全部画面。

固定画面的构成要素有三个:一是摄像机位置不动,即固定位置;二是焦距不变,即景别不变;三是镜头光轴不变,即焦距不变。只要在拍摄过程中这三个要素保持不变,拍摄出来的镜头就可被称为固定画面。如果其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此镜头即变为运动镜头。

固定画面的拍摄技巧有以下几点。

1.保证镜头的平稳性

在拍摄纪录片时,镜头的平稳性十分重要。如果镜头不稳,产生摇晃,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极大地影响观众的观看感受,使观众对纪录片的拍摄效果产生质疑。

为保证固定画面的平稳,一般要使用三脚架、斯坦尼康稳定器等设备。三脚架太轻的话,可以在下面坠上重物。不过,纪录片是纪实拍摄,常常没有时间和条件架设三脚架或者使用稳定器,所以掌握肩扛和手持机器的稳定拍摄技巧很重要。

在没有三脚架等稳定设备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固定画面的稳定,首先要保证正确的执机姿势。最常见的执机姿势有两种:肩扛执机姿势和手持执机姿势。

肩扛执机姿势:用单手执机,把摄像机扛在肩上,右手握住手柄,并操作电动变焦键、录制键,左手配合右手操作。拍摄时双眼睁开,右眼尽可能贴近寻像器眼罩,左眼看拍摄物和周围环境,认真构图,调好清晰度,双腿张开,双膝微曲。

手持执机姿势:利用握柄手套套住右手,稳定地握住摄像机,右手拇指能方便地操纵开始/暂停按钮。在拍摄时,右手肘紧靠身体,左手手掌托住摄像机下部,右眼稳定自然地靠在寻像器眼罩上,或是双眼观看液晶显示屏。在低位拍摄时,可把寻像器或液晶显示屏转向上方,用左手控制开始/暂停键。

不管采用哪种拍摄姿势,都要使身体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这样可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拍摄。站姿、坐姿、跪姿、全蹲姿是比较稳定的姿势。在拍摄固定画面时,若能依靠固定支撑物,则效果会更好,最忌似站非站、似蹲非蹲,这样的姿势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发抖,导致画面不平稳。如果是边走边拍,那么为减轻因走路产生的晃动,双膝应略弯曲,脚与地平行擦地移动,放慢速度,减小步幅。

拍摄固定画面时,还要注意控制呼吸,因为身躯的起伏会影响到画面的稳定。控制呼吸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屏息法,即在拍摄过程中屏住呼吸。正确的屏息法是:先深呼吸,再慢慢呼出多半,屏息,同时开始拍摄。另一种是腹式呼吸法,即拍摄时胸部不动,用腹部呼吸,呼吸要匀、要浅,频率可以快一些,但不能做大幅度的深呼吸。

2.合理选择拍摄角度

拍摄角度有正常视角、仰拍、俯拍以及特写等。由于纪录片对真实性要求较高,不需要像拍摄电影那样用到多种镜头的变换,因此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应多选择正常,即从人物和景物正面拍摄,并提供全景镜头,同时保证镜头平视人物及景物。除此之外,还要以正常视角体现拍摄内容,使镜头中的景物能够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满足纪录片的拍摄需求,达到提高纪录片拍摄质量和拍摄水平的目的。在具体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应对拍摄角度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拍摄角度应全面反映主题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拍摄的真实性,满足纪录片的拍摄需要。

3.捕捉细节

在拍摄纪录片时,要捕捉细节。表现细节的镜头往往是整部片子中最打动人心的镜头。要想把细节完全呈现出来,除了运用一般镜头以外,运用特写镜头也是十分必要的。从拍摄效果来看,适当运用特写镜头不但可以提高纪录片的拍摄质量,同时还能够全面呈现细节特征,使细节内容更完整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达到提高纪录片拍摄水平的目的。因此,在拍摄纪录片的过程中,应学会运用特写镜头,并根据纪录片主题和内容的实际需要,制订具体的拍摄计划,保证纪录片的细节能够完美地展现出来。

4.捕捉画面内的动感因素

固定画面的画框静止不动,容易给人呆板、缺乏生气的感觉,因此,在拍摄固定画面时应注意捕捉镜头内的活跃因素,调动镜头内的动态因素,做到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例如,在拍摄天空时,可以在画面中摄入几行飞翔的燕子,让静止的画面有动感。此外,固定画面中人物的运动,也是活跃画面的有效手段。

5.注意纵向空间和纵深方向上的调度和表现

如果不注意前景、后景及主体、陪体等的安排,不注意纵轴方向上的人物或物体的高度,固定画面很容易缺少空间感。所以,在拍摄固定画面时,要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和拍摄距离,有目的、有意识地提炼纵深方向上的线、形、色等造型元素,突出主体,营造立体感和空间感。同时,注意利用光影的节奏、间隔和变化营造带有纵深感的空间。

6.拍摄时要考虑到后期剪辑的连贯性

固定画面在后期组接时比运动画面更容易出现不流畅、不连贯的问题。例如,拍摄某个接受采访的对象时,如果把几个景别变化不大、人物动作发生变化的固定画面相接,会让观众觉得采访对象“跳动”了一下,视觉上感觉很不流畅。所以,前期拍摄时,对于同一主体或同一场景,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景别拍摄几个镜头,这样有利于保证后期剪辑时镜头的流畅和连贯。

7.画面构图要注意艺术

固定画面是对摄像师构图技巧、造型能力、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力的综合检验,往往能够反映出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和真正水平。运动镜头的运动性、可变性,让观众的注意力被画面的外部运动分散,其构图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掩盖。由于固定画面框架的静止、背景的相对稳定以及观众视点的稳定,所以构图中不大的毛病也会在观众眼中被“放大”。因此,在拍摄固定画面时,要从视觉形象的塑造、光色影调的表现、主体陪体的提炼等多个方面考虑,力求构图精美、景别清楚准确、画面主体突出、画面信息集中。

【知识点3】事件纪录片运动镜头拍摄技巧

运动镜头,是指改变摄像机机位、焦距或镜头光轴而拍摄的画面。在拍摄运动镜头时必须规范,起幅、运动过程和落幅都应当明确、合适、到位。起幅是指运动镜头最开始的固定镜头。起幅的“画框”不动,但画面内部要有明确的主体并处在画面的核心位置。起幅画面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方便交代事件,同时也给后期剪辑留下空间。落幅是指运动镜头结束后的固定画面。落幅要求画面构图完整,镜头稳定,同时也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方便后期剪辑。运动镜头主要包括七种类型:推、拉、摇、移、跟、升、降,下面介绍几种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

1.推镜头

推镜头通常是指在机位和光轴固定的情况下,改变镜头焦距,使画面视点不断前进的镜头。推镜头可以使观众的视线逐渐接近被拍摄对象,逐渐把观众的注意力从整体引向局部。推镜头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形象;第二,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第三,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第四,在一个推镜头中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第五,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在具体拍摄推镜头时,要先确定落幅的构图。落幅是推镜头的重点,要注意落幅中主体是否清晰聚焦。在正式拍摄前,要先试推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拍摄时,起幅和落幅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方便后期剪辑。

2.拉镜头

拉镜头通常是指在机位和光轴固定的情况下,改变镜头焦距,令画面视点不断后移的镜头。纪录片中的拉镜头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有利于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第二,拉镜头画面的取景范围和表现空间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会使画面构图产生多结构变化;第三,拉镜头是一种纵向空间变化的画面形式,它可以通过纵向空间中的画面形象,带来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第四,一些拉镜头以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为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在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完整的过程中的想象和猜测;第五,常被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第六,作为转场镜头;第七,拉镜头中景别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空间的完整和连贯。

在具体拍摄拉镜头时,要先确定落幅的构图,可以多试几次,然后将摄像机推至起幅位置,进行构图和聚焦。在正式拍摄前,先试拉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正式拍摄时,起幅和落幅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方便后期剪辑。

3.摇镜头

摇镜头是机位不动,通过摇动摄像机,一般是通过摇动三脚架,改变拍摄角度的镜头。摇镜头分为好几类,可以左右摇,也可以上下摇,还可以斜摇或者与移镜头混合在一起。纪录片中的摇镜头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展示空间,扩大视野;第二,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含更多的视觉信息;第三,能够介绍、交代同一场景中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第四,通过摇镜头把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要连接起来,可以表示暗喻、对比、并列、因果等关系。

拍摄摇镜头时目的要明确,动作连贯流畅;在构图上注重落幅;在摇的过程中,要保持匀速。

4.移镜头

移镜头是指因摄像机移动机位而产生特别立体空间的镜头画面。移镜头和摇镜头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表现场景中的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关系,但是在画面上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不同的。摇镜头是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拍摄角度和被拍摄物体的角度在变化,适合拍摄远距离的物体。而移镜头则是拍摄角度不变,摄像机移动位置,与被拍摄物体的角度无变化,适合拍摄距离较近的物体。

移镜头多为动态构图,当被拍摄物体呈现静态时,摄像机移动,使景物从画面中依次划过,产生巡视或者展示的视觉效果;当被拍摄物体呈现动态时,伴随着摄像机的移动,会产生跟随的视觉效果。移镜头还可以营造特定的情绪和气氛。

在拍摄移镜头时,首先要观察并确定要移摄的景物,设计移摄的方向路线,然后再取景、构图和聚焦。先试移一遍,再正式拍摄。在拍摄时,要在移的过程中保持拍摄主体的稳定,并跟踪落实聚焦;起幅和落幅都要预留出时间,方便后期剪辑。(www.xing528.com)

拍摄移镜头时一般会借助铺设在轨道上的移动车,还可以用其他的移动工具,如高空摄影中的飞机、火车汽车等。

5.跟镜头

跟镜头是指摄像机始终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的镜头。跟镜头又被称为跟拍,是纪录片中常用的运动镜头,它使处于动态中的主体在画面中保持不变,而前后景可能在不断地变换。跟镜头可以连续而详尽地展现运动中的主体,有较为强烈的纪实效果。

在拍摄跟镜头时,目的要明确,使主体保持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同时,在跟拍的过程中,注意保持画面的稳定和对焦准确。

【知识点4】同期声录制技巧

很多创作者在拍摄时,常会忽略声音的录制,造成后期剪辑困难。大部分摄像机都自带一个机载话筒,但是在很多环境中它的收音效果并不好,所以,在同期录音时最好选择其他的话筒,以保证同期录音的质量。

1.选择合适的话筒

收录声音的话筒有很多种,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采访情境。在同期录音之前,要依据指向性、构造、位置等特性,来挑选合适的话筒。

超指向性话筒可以收录小范围的声音,要注意不要收录到话筒后方的声音。在使用超指向性话筒采访时,必须与采访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话筒比较适合在嘈杂的环境中进行的随机抓拍式的采访。比如,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时,超指向性话简可以保证其正对的采访对象的声音的拾取,能有效地避开了周围的环境噪声。

无线话筒方便了主持人以及采访活动,特别是在人多的场合和没有办法安排采访环境的情况下,主持人和采访对象的自由度加大了。手持无线话筒可以用于主持人录音,还可用于采访录音。领夹式无线话筒较小,灵敏度较低,适用于嘈杂环境中的主持人录音,如果是采访录音就需要两个或多个领夹式无线话筒。

动圈式话筒适用于拾取主持人的声音,由于它的灵敏度低,使用时必须靠近嘴边,周围环境声音对其没有多大影响,能够有效、干净地拾取声音,而且动圈话筒不需要供电,使用起来很方便,恶劣天气中也能使用。

压力带话筒适用于访谈类节目,常被放在硬质桌面上,可以拾取坐在桌边的多人的声音,它拾取的是桌面以上的声源,能有效抑制环境的固有噪声,而且话筒扁平,比较隐蔽,不会影响画面。

吊杆话筒不是一种话筒类型,而是使用可伸缩的特制杆固定话筒,去接近声源而又不让话筒出现在镜头之中,包括话筒、吊杆话筒支架、防风罩及防风毛皮。吊杆话筒是影视拍摄中使用最多的录音方式,它的优点是能较好地多角度拾取声音,不干扰画面拍摄和人物表演,但要配有专门的录音人员和必不可少的相关录音设备,如ENG调音台耳机、各种话筒等。录音师在拍摄过程中根据耳机监听声音的情况调节调音台和吊杆话筒,以拾取高信噪比、低失真度的声音。

2.架设话筒

选择好合适的话筒后,需要在采访现场放置话筒。不同类型的话筒,架设位置和注意事项是不同的。

吊杆上的话筒应该放置在人物的头部上方,并朝向其嘴巴。它应该随着演员的动作转动,并时刻朝向嘴巴。心形指向性话筒的最佳位置是在嘴巴前方30~100厘米、上方30~100厘米的地方。全向性话筒要离得更近些。

在同期录音时,吊杆和影子都不能出现在画面中。放置隐藏式话筒时要注意它不可以靠近在拍摄时移动的物体,当然也不能放在物体里面或者上方。领夹式话筒距离嘴巴20~25厘米远,但是应注意不要收录到衣服摩擦声等声音。

放置枪式话筒时,也须一直监听是否能收到对白。如果采访对象移动了,话筒也应跟着移动。如果同时使用两支话筒,就要注意距离,避免出现相位问题。

3.消除噪音

在同期录音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把不需要的声音消除掉。消除噪音比较好的方法是增强话筒的指向性,把想要的声音收录进来。不过指向性话筒会在采访对象移动时失去声音,从而导致音量变小的问题,所以,最好在拍摄前就拟订去除噪音的计划。例如,在拍摄时,派人指挥无关的人员和车辆离开;尽可能地接近采访对象;远离有噪声的器材;在话筒上装防风罩,减少风吹噪声;关闭日光灯,防止录到日光灯的电流声。如果录音器材上有均衡器,也可以消除特定频率上不需要的声音。大部分均衡器都有消减高频和切除低频声音的功能,例如,在录制鸟叫声时,可以用均衡器去除低频的马达声干扰。

总之,在同期录音的时候,话筒要尽可能靠近采访对象;在收录现场,以收录对话为主,尽可能地减轻画面外的环境声音;同时,所录声音的景别要和画面构图景别相吻合。

子任务一:事件纪录片采访等固定画面拍摄

●任务要求

使用固定镜头拍摄事件纪录片中相关的采访段落。如果摄制组在采访前没有跟本采访对象沟通过,那么要现场征得其同意,并马上采访,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应对突发采访的能力以及沟通能力。要注意成组拍摄固定镜头,多角度、多景别地拍摄同一采访对象,这样便于后期剪辑。

●任务步骤

步骤1:采访拍摄前,做好人员和设备的准备工作。

步骤2:跟采访对象沟通交流,征得对方的同意,可以将这个过程一并录制下来。

步骤3:将拒绝采访人员的拒绝动作和语言也拍摄进画面中。

步骤4:完成架设摄像机等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简单的布光。

步骤5:使用固定镜头采访拍摄。

子任务二:事件纪录片的拍摄

●任务要求

综合运用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拍摄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正确运用各种形式的镜头画面叙事,注意同期声的收录和现场感、纪实感的营造。

●任务步骤

步骤1:拍摄前检查拍摄设备,确保所需要的设备都处在正常的工作状态,准备充足的电池、磁带、连接线等配件。

步骤2:在事件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注意拍摄素材的真实性,尽量避免摆拍,主持人不要介入事件。

步骤3:根据主题拍摄所需要的素材,让素材能完整地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

步骤4:注意拍摄细节镜头、长镜头和空镜头。

步骤5:在拍摄过程中能够合理地处理偶发事件,记录有价值的偶发事件。

步骤6:拍摄结束后,及时回看素材,必要时抓紧补拍。

子任务三:事件纪录片同期声录制

●任务要求

录制事件纪录片的同期声主要包括对采访对象的现场采访和其他拍摄对象在事件过程中的同期声。本任务要求学生了解现场同期声录制的方法,掌握拾音话筒的摆放方法,熟悉设备的连接和操作,最终完成现场的同期声录制。

●任务步骤

步骤1:根据要拍摄的空间的特点,制订同期声录制方案。

步骤2:准备好录音所用的话筒、摄像机、监听耳机和相关连接线。

步骤3: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话筒的高度和角度,务必使话筒指向有效的拾音方向。

步骤4:连接话筒与摄像机,将监听耳机插入摄像机监听插孔。注意为话筒线留有一定余量并固定好,避免录制时绊倒行人。

步骤5:实际录音前,要求现场人员保持安静、手机静音,然后开始录制声音。

步骤6:录制完毕后,要试听录制效果,如有问题,再录一遍。

●任务报告的作用

任务报告是各小组用于汇报任务内容、任务完成情况等的书面材料,主要用于梳理任务完成过程,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任务报告的内容见表2-8。

●撰写任务报告的步骤

步骤1:介绍任务的基本情况,包括任务名称、小组成员及分工、日期等。

步骤2:描述任务实施过程与结果,包括任务是否完成、结果如何。

步骤3:分析任务实施方法及过程,总结完成任务的心得体会,并指出小组内存在的问题。

表2-8 任务报告

拓展:手持摄像机的拍摄

在现场条件不允许架设三脚架或者时间不允许架设三脚架的情况下,摄像师只能通过手持摄像机的方式进行拍摄。手持拍摄是真实电影的招牌性创作手法,这种手法特别适合表现动感强的事件,能够灵活机动地跟踪拍摄对象、调度场面。手持拍摄还可以通过长镜头体现时空的真实性。但是,手持拍摄对摄像师的创作能力要求较高。

在手持拍摄时,为了保证拍摄的稳定性,摄像师一般会双膝微曲、双脚擦着地面滑行,在滑行时,尽量保持直线,以免身体摇晃。在手持拍摄时,尽量多用广角镜头,并以摄影师自身的前移和后退实现镜头景别的变化。在手持摄像机跟踪拍摄时,尽量使摄像机与拍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摄像师的动作与拍摄对象保持同步,以保证摄像机镜头的运动振幅与拍摄对象的运动振幅一致。在手持拍摄时,无法利用人工灯光效果,摄像师还须善于运用自然光来造型。在拍摄了一段纪实画面后,摄像师应该补拍几个与纪实内容相关的、具有画面张力的空镜头和特写镜头,方便后期剪辑时加快叙事的节奏。

本任务主要介绍了纪录片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固定画面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技巧以及同期声的录制技巧,使学生能够完成事件纪录片的采访和拍摄;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分工合作的能力;通过采访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评价用5个等级表示本次任务的学习情况:A.优、B.良、C.中、D.合格、E.不合格。

1.学生自评

学生对照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要求,对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见表2-9。

表2-9 学生自评表

2.教师评价

教师侧重于评价学生对整个任务的掌握和完成情况,评价内容见表2-10。

表2-10 教师评价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