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后美国证券市场的巨大发展与一种专门从事证券发行上市的金融机构的成长有很大的关系,这种金融机构就是投资银行。当时所谓的投资银行也可以称为私人银行,因为它们是非股份制银行(unincorporated banks)而且不发行银行券,不需要牌照,不受任何特殊的银行业规章约束,自由度很大。美国多数投资银行是19世纪上半期成立的,但真正的起飞是从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到20世纪初,几家大的私人银行已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金融机构。
在内战前,美国已经出现了一些投资银行,它们主要向欧洲的投资者出售美国的运河公司证券、铁路公司证券和政府证券,与欧洲尤其是伦敦的知名商人银行如巴林银行等有紧密的业务联系。不过,它们的首要功能就是把欧洲资本转移到美国。内战后,投资银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投资银行在公司财务管理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并且将精力集中于在美国发行证券。其中杰伊·库克公司(Jay Cooke & Co.)是一家著名的过渡型投资银行。
1861年7月北部联邦在布尔伦战役(Battle of Bull Run)失利后,战争融资的努力遭受挫折,虽然公众的信心很快恢复过来,但联邦政府需要比银行发行更加有效的国债分销系统。财政部长蔡斯建议雇用一批由财政部直接控制的代理商发售联邦债券。这个计划遭到拒绝,理由是这些代理不具备使认购顺畅进行所需要的足够多的证券投资知识。蔡斯就邀请私人银行来从事联邦债券发售。1861年9月4日杰伊·库克被任命为财政部代理商,为财政部发售联邦债券。当时库克年仅31岁,不过在债券销售方面已经颇有经验,曾经在人们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利用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并辅以大规模的报刊广告宣传,成功地向公众发售了宾西法尼亚州债券。联邦政府给库克的债券销售佣金率为3/8个百分点,另给每个财政部批准的代理人150美元广告宣传费用。库克的大规模营销攻势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广告,他还撰写出许多报纸社论宣扬国债的种种优势鼓励公众购买。库克的另一个创新是雇用销售员直接向公众出售债券,在北方各城镇有大约2500个销售员或小代理,还雇有流动代理。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向大众直接销售战争债券。库克和他的销售队伍的工作很有成效,整个内战期间总共销售了超过10亿美元的的联邦债券,库克净赚约70万~100万美元。
杰伊·库克在1870年将包销引入证券销售。他的公司充当宾州铁路公司(Pennsylvania Railroad)证券的主承销商,另有8家公司参与进承销辛迪加。它们用自己的联合账户购买了200万美元的证券并分担广告宣传成本,利润根据各自认购的比例分配。债券以90美元的价格从宾州铁路公司购买,按92.5美元的价格发售。内战后的财政盈余增加使联邦政府能够逐年减少债务,到1873年时已减少了6亿美元。随着利率的持续下降,财政部从1871年开始进行未偿付债券的转期,收回内战期间发行的利率6%的债券,用利率更低的债券取而代之。这使联邦政府节约了大约2000万美元的利息支付。在债务再转期中,库克充当承销商继续参与政府证券业务。财政部曾经使用投资银行做代理,投资银行只能获得债券销售的佣金,不能自己以折扣价买入债券再以比较大的利润卖出。以这种方式销售债券的初始尝试不成功,仅卖出了大约一半。然后,库克组织了一个辛迪加出售剩余的债券,赚了大约300万美元。1873年联邦政府又进行债务再转期,库克的公司被选中牵头一个辛迪加出售1.5亿美元债券。不过巴林兄弟银行和当时尚不知名的J.P.摩根(J.P. Morgan & Co.)也牵头一个辛迪加出售1.5亿美元债券。这种做法打破了库克对政府债券的垄断,此后库克就不得不与巴林、摩根等银行分享政府债务再转期业务。这对库克的面子和钱袋都是一个打击,也标志着美国新型的、现代意义的投资银行的兴起。
19世纪70年代走上前台的投资银行主要由两个社会背景与宗教渊源大为不同的群体所构成:一个群体是英美清教徒,包括J.P.摩根银行(J.P. Morgan & Co.)、皮博迪银行(Kidder Peabody & Co.)、希金森银行(Lee Higginson & Co.);另一群体是德国人和犹太人群体,如库恩罗布银行(Kuhn, Loeb & Co.)、斯皮尔银行(Speyer & Co.)以及塞利格曼银行(J. & W. Seligman & Co.)。英美银行家主要是在贸易和融资领域开展业务,而19世纪40~50年代来到美国的德国犹太人投资银行家则不同,他们中的多数是从流动商贩开始经营,然后进入零售和批发贸易领域,最后来到纽约从事银行或金融业务。亚伯拉汉·库恩(Abraham Kuhn)来自德国巴伐利亚,1850年前后与妹夫所罗门·罗布(Salomon Loeb)一起在印第安纳开设了一家装备店,若干年后搬到辛辛那提,1867年在纽约成立了他们的银号库恩罗布银行,转向销售政府和铁路债券的业务。1875年后雅格布·希福(Jacob Schiff)成为这家银行的合伙人,很快就取得了控制权。几年后,合伙人圈子进一步扩大,吸收了一些来自德国犹太人家族的合伙人。合伙人家族之间相互通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联系网,使公司成为美国铁路融资的顶级投资银行。皮博迪银行原本来自波士顿,19世纪20年代在那里经营各种银行和经纪业务,1865年撒耶家族(Thayers)最后的成员退休后,三名雇员决定继续经营并形成合伙公司,公司取名为Kidder Peabody & Co.。希金森银行也是1845年在波士顿成立,在内战之后向富有的新英格兰客户提供投资服务。这两家银行长期以波士顿为基地,19世纪末加强了在纽约的经营。(www.xing528.com)
在这些投资银行中最为突出的是J.P.摩根银行,这家银行可以部分地追溯到伦敦城的大商人银行J.S.摩根银行。约翰·皮庞特·摩根(John Piepont Morgan)在他父亲的J.S.摩根银行短期学徒并到美国银行业混迹多年之后,1871年成为德雷克塞尔银行(Drexel & Co.)的合伙人。6年后他夺取了这家银行的领导权,更名为J.P. Morgan & Co.,将其搬到纽约经营。这家银行因重组铁路公司而广为人知,其参与重组的包括巴尔第摩到俄亥厄的铁路、皮萨切克到俄亥厄的铁路以及伊利湖的铁路。19世纪80年代,铁路运价下跌、经济低潮和重复修建使许多铁路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摩根向各位与铁路公司意见冲突的股东和债券持有者提出一种解决方案:债券持有者获得公司股权补偿他们所持有的债券,并连同原始股权一起估价募集运营资本;但是摩根公司的人成为董事会主席,保证债券持有人利益不受公司管理层的侵蚀。公司原股东的股份被稀释而且一段时期内没有投票权,但公司避免了破产。通过这种解决方案,摩根公司从这起重组中挣了大量佣金,也提高了权力和声望。
在19世纪90年代,摩根在美国的声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庞大的摩根财团。他建立了由纽约的大银行、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构成的金融网络,牵头为遭受重创的铁路业进行再融资,包销新产业以及新合并公司的证券,组织产业托拉斯。他所募集资本的规模非常庞大,许多大型公司集团都是他一手安排形成的,如通用电气公司、国际收割机公司等等。最令人惊叹的是他在3年时间通过一系列的并购交易在1901年组建了当时美国最大的托拉斯——美国钢铁公司(American Steel Corporation)。美国钢铁公司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本金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生产美国70%左右的钢铁,7名董事中4名是银行家,其中又有3名是J.P.摩根的合伙人。
当时摩根财团的主要对手是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的洛克菲勒财团,这个财团囊括有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的金融资源、花旗银行以及库恩罗布公司。这个财团也在为工业领域公司的并购提供金融支持。1901年两大财团进行了一场股票市场大战,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历史上被称为“巨人之战”。摩根与其客户大北方铁路(Great Northern Railroad)和北太平洋铁路(Northern Pacific Railroad)的股东詹姆斯·希尔(James J. Hill)为一方,雅各布·希福和他的客户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爱德华·哈里曼(Edward Harriman)为另一方。双方争夺的是联结科罗拉多矿业区与伊利诺依、依阿华和内布拉斯加农业区的芝加哥-伯灵顿铁路(Chicago-Burlington Railway)的控制权,希尔和哈里曼都认为这条铁路对各自的铁路网络非常有价值。在摩根的帮助下,希尔先于其竞争对手哈里曼购买了这条铁路的股份,在希尔拒绝将部分股票卖给哈里曼并要将哈里曼逐出这个公司的董事会时,哈里曼在希福的帮助下开始进行反击。双方最后打了个平手,以相互妥协收场。之后,他们之间由竞争转向合作,1907年摩根收购了大量花旗银行的股份,希福也获得了这家银行的股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