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购重组与集中化
银行业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全球现象。20世纪90年代并购重组形成高潮,使全球银行业的结构与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1998年7月的《银行家》评论指出银行业进入了“疯狂并购的时代(Merger-mad-times)”。随着第二银行指令的实施与欧元的启动,欧洲银行业的并购重组活动持续不断、时起高潮,成为全球银行业并购重组浪潮中的重要部分,并对欧洲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数据,1985~2005年欧元区银行业共发生2000多宗并购,交易价值达到4700多亿欧元;而仅仅在1995~2007年,欧洲15国银行业就发生了2540宗并购。单宗并购的规模也时常创出欧洲银行业并购历史的新高,形成汹涌的并购重组浪潮。
1984年初法国颁布了新的银行法。新银行法有两点对于银行重组非常重要:一是金融当局开始对大多数金融机构实行统一的和规范化的监管,逐步消除过去监管中偏袒中小金融机构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在金融机构间适当地引入竞争因素;二是允许信贷机构从事与银行业务有关的一切金融活动,包括证券和保险业务,这就从立法上确保了法国的信贷机构向全能银行模式转变,经营范围的扩大为日后法国银行机构在欧盟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银行展开竞争打下了基础。新银行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金融自由化和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业变革的开始,对推动银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银行法颁布后不久,法国即启动了国有银行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进程,进而引发了持续十余年的银行业重组浪潮。法国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同类信贷机构的合并。为了取得规模经济效应,不少经营业务范围相同的信贷机构相互进行合并。1985~1998年这类合并案共有1275起,其中以储蓄银行的合并最引人注目。1984年底,全法储蓄银行共计468家,数量居各种中小信贷机构之首。至1993年,经过一系列的合并,储蓄银行的总数减至35家。此外,农业信贷银行的数量从1985年初的95家减至1988年的53家,互助信贷银行的数量从40家减至26家,大众银行的数量从42家减至32家。与此同时,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也收购了不少地区性的商业银行。
二是互补性信贷机构的并购。这类并购主要发生于商业银行与专业金融机构之间。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前者可以利用后者的专业特长,而后者可以利用前者广泛的营销网络。最明显的例子是巴黎国民银行收购巴黎巴银行集团(巴黎巴银行集团主要是一家投资银行)。
三是银行业大举向保险业进军。法国的银行积极向保险行业尤其人寿保险业拓展业务空间,从而形成了银行业务中一个新的分支“银行保险业”(bancassu- rance)。在新银行法允许银行向全能银行转变后,银行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成为人寿保险产品的主要销售网络,几乎所有较大的银行都设有从事人寿保险的分支机构,许多银行纷纷与保险公司签订销售协议或联合成立保险公司。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银行在人寿保险市场所占的份额从40%升至60%。
英国也有多起大型银行之间的并购,如1995年劳艾德银行与受托人储蓄银行(TSB)合并形成劳艾德-TSB集团、2000年巴克莱银行收购沃尔维奇银行(Woolwich)、2000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国民西敏寺银行,2001年苏格兰银行与哈里法克斯银行合并形成HBSO集团,合并后形成的新机构规模极为庞大。
随着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持续发展,欧洲国家的银行数量呈逐年减少的趋势。1985年欧元区12国有11315家银行,到2007年已减少到6101家,其中德国、法国银行数量减少最多,分别减少了2592家和1212家。同期,欧洲银行业的资产由64662亿欧元大幅度增加到361851亿欧元,增长了4.6倍。但是这种增长并不是各规模银行之间的均衡增长,而是日益向大型、超大型商业银行机构集中,欧元区12国平均的银行业CR5(资产规模最大的5家银行在银行业银行总资产中的份额)进一步提高,由1990年的46%提高到2007年的55%,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CR5都达到6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欧洲银行业资产也快速增长,相当于GDP的百分比不断提高。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统计数据,欧元区整体银行业资产相当于GDP的百分比由1985年的177%提高到2007年的319%,提高了142个百分点,增长幅度达到80%,高于银行数量减少的幅度。从国别情况看,1985~2007年多数国家银行业资产相当于GDP的比率都提高了100个百分点以上,尤以爱尔兰的增长幅度最大。(www.xing528.com)
表8-2 欧洲银行业机构数量、集中度与资产规模
资料来源:ECB,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volving the EU banking: industry-facts and implications, December 2000; ECB, Report on EU Banking Structure,November 2004; ECB, EU Banking Structures, October 2008.
(二)业务经营综合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压力下分散化战略的实施以及第二银行指令的有力推动,欧洲银行业不断拓宽业务经营范围,形成综合化的业务结构。与之相应,欧洲银行业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各种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19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载体是金融综合集团(financial conglomerates)。金融综合集团是提供全面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一般从事至少两种类型金融业务。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业务组合在一起的组织结构有三种,分别是德国模式、英国模式和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指的是银行在单一法人实体内从事多种金融业务的模式。在英国模式中,银行和非银行业务是相对分离的,非银行业务在银行的专门子公司中进行。在美国模式中,独立的银行与非银行子公司在功能上分离,在控股公司的大架构下经营,控股公司监督业务的组合。
在欧洲,综合经营的组织结构选择总体上是自由的,绝大多数国家明确规定允许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全能型银行,但仅有荷兰广泛采用银行控股公司模式。这表明在可以进行选择的情况下,欧洲国家银行对英国模式和德国模式的偏好高于美国模式。在从事证券业务方面,欧洲国家主要采用全能银行模式,直接通过银行进行,少数国家通过子公司进行证券业务。在银行从事保险业务方面,多数国家通过子公司或银行持股子公司,即使实行全能银行制度的德国也主要是通过银行子公司从事保险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洲的银行向保险业渗透的这种综合化经营又被称为“银行保险”,许多欧洲的银行都积极地通过并购、合资公司以及新设机构等形式实施银行保险战略。比较典型的有德国安联保险(Allianz)与德累斯顿银行的合并、英国劳艾德银行与苏格兰寡妇保险公司(Scottish Widows Fund & Life)合并形成的银行保险集团。
荷兰ING集团通过并购成为大型国际性综合金融集团的事例也很有代表性。1991年在荷兰废除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金融综合集团禁令后不久,保险公司国民尼德兰(Nationale Nederlanden)就与NMB邮政银行集团(NMB Postbank Group)合并,形成国际尼德兰集团(Internationale Nederlanden Groep,ING)。当时保险公司有大量的钱但没有足够的销售渠道,而银行有分销便利和许多的方案包括向海外扩张的规划,但是没有钱。这两家集团的合并一开始就是要形成银行保险集团,达成的基本一致观点是:保险公司的钱可以而且应该用于世界范围的扩张,而不仅仅是用于小而成熟的荷兰市场。
20世纪90年代,ING集团大举进行世界性的扩张,不仅向工业化国家扩张,而且向拉丁美洲、亚洲和中东欧的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扩张,对自主性成长提供了加速度性支持。1995年ING收购英国商人银行巴林兄弟公司,并于2000年出售了巴林的美国业务,剩余部分被整合到ING欧洲公司的批发业务中。1997年ING收购了比利时第三大银行布鲁塞尔兰伯特银行(Banque Bruxelles Lambert,BBL),当时该银行在比利时有950多家分支而且有广泛的国际业务。通过这次收购,比利时成为ING的第二大母市场,BBL还保持其法人地位以及品牌和多数的行政管理。由于此次收购之前ING在比利时没有广泛的网络,所以无须对零售网络进行削减和组织。从2000年起,ING将在荷兰和比利时的业务整合到ING欧洲公司。1999年ING收购德国的BHF银行;2000年收购美国的一家保险公司(Relia Star)和一家金融服务公司(Aetna),将经营扩张到美国;2001年收购波兰的斯拉斯基银行(Bank Slaski),向东欧扩张;并收购墨西哥的一家保险公司(Seguros Comercial America),向拉美扩张。通过广泛的国际并购扩张,10年的时间里,ING已经由一个国内银行保险公司发展成为融合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的国际性金融综合服务集团,具有松散但范围遍及世界的网络。它在各地区的业务重点不同,在西欧多为银行业,在美洲等地区多为保险业。ING同时具有银行分支、保险代理机构以及成功的直达银行(Direct Banking)等多种服务交付渠道。
欧洲银行业在传统银行业非利息收入的基础上,通过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以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以及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联盟为载体,将商业银行服务与证券、保险、投资基金等多种金融服务融为一体,广开收入来源,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高。1990年欧洲银行业整体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的平均占比仅为29%,到2007年已达到56%,这反映出新形势下欧洲银行业盈利方式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