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法国: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

法国: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法国法郎的危机与稳定为了战后的重建工作,法国政府大量发行政府债券,其余额在1913年时仅为330亿法郎,到1921年已经增加到2970亿法郎。由于战争结束后经济的不稳定性提高,大型存款银行比战前更加重视保持比较高的流动性。国民信贷银行通过发行信用债券获得资金用于赔偿支付,国家为债券支付利息和分期偿还。该银行旨在通过提供补偿信贷、外汇远期并为其海外客户收集票据鼓励法国的出口。

法国:从动荡到稳定的转变

(一)法国法郎的危机与稳定

为了战后的重建工作,法国政府大量发行政府债券,其余额在1913年时仅为330亿法郎,到1921年已经增加到2970亿法郎。财政收支状况的不断恶化加大了法国法郎的贬值压力,1914年5法郎兑1美元,1919年3月法郎开始浮动贬值到11法郎兑1美元,20年代初期就在10~20法郎兑1美元之间浮动,1924年1月的投机性冲击使它进一步下跌到29法郎兑1美元,1926年7月21日法郎对美元的汇率跌到49比1的最低水平。第二天,前右翼政党领袖雷蒙德·庞凯尔(Raymond Poincare)接任总理,市场信心有所恢复,法郎汇率逐步回升,到年末回到25.5法郎对1美元和124法郎兑1英镑,以后就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上,即战前水平的1/5。

法兰西银行在这一时期锐意进行变革,如1926~1930年的行长提出在巴黎建立贴现市场以加强巴黎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以及法兰西银行的干预能力和权威。同时,自1926年末法郎的价值稳定后,法国中央银行由于国际收支盈余而积累了巨额黄金和对外资产,特别是用英镑标价的对外资产。总体上看,法兰西银行的国际影响在大萧条前的三四年里有一定加强,尤其是巨额黄金储备使法国处于国际货币和金融关系中的强势地位,特别是相对于英国,而且能够将其影响扩展到中欧国家的中央银行。

(二)金融体系日益完整

1918年以后法国银行体系的集中化进程也在继续,地方银行受到很大冲击。不过,这种集中化发展的主要受益者是大的区域性机构而不是大型存款银行。1918年后,巴黎大存款银行的重要性下降,而区域性银行的重要性则有所提升:1913年巴黎四大存款银行持有全部银行存款的75.9%,到1924年其份额已经降低到52.7%,1929年为53.1%。而同期区域性银行的存款份额则从13.7%提高到24.0%和23.7%。

1914年巴黎四家大银行中的三家有庞大的分支网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它们继续扩张这个网络。1913年里昂信贷银行有415个分支,兴业银行有668个分支,巴黎国民贴现银行有285个分支,到1932年,三大银行的分支数量分别达到1469、1511和496。另一方面,工商信贷银行则专注于促进其与地方银行的紧密联系并建立银行集团,1932年有10家银行属于这个集团。

由于战争结束后经济的不稳定性提高,大型存款银行比战前更加重视保持比较高的流动性。在稳定法郎计划刚启动不久的1926年末,大存款银行的现金比率保持在17.9%;稳定计划成功后,1929年末现金比率略降到17.2%。1931年末,当世界经济危机达到顶峰时,法国大银行的现金比率达到31%,针对银行挤兑的准备比德国的银行更充分。短期商业信贷和承销国债仍然是大存款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达到所发放信贷总额的2/3。大型存款银行一直高度关注其流动性,经营中一直坚持不发放中长期工业信贷的原则,而是成立专门的机构应对这种需要。(www.xing528.com)

为了获得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通道,若干大型工业公司也成立了自己的银行。如1920年电气巨头施耐德公司成立了欧洲工业金融家联盟(Union Européenne Industrielle et Financiére)作为其在中欧和东南欧工业投资的控股和融资公司,法国煤钢业的公司于1923年成立了矿业联盟(Union des Mines)。这些银行是全能银行,发放承兑信贷、透支、管理股票发行并收购企业股份。

大战后,法国公共银行的重要性提高。除了中央发行银行之外,1852年成立的抵押信贷银行(Credit Foncier de France)是最重要的公共银行,向社区发放贷款是其重要的业务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的份额达到法国长期信贷总额的一半,在20世纪20~30年代,其份额平均为2/3。1919年法国政府根据一项特别法律成立了国民信贷银行(Crédit National pour Faciliter La Réoaration des Dommages Causés par la Guerre),为受战争破坏地区的重建融资并发放战争破坏赔偿金。这是一家股份制银行,股份主要由大银行和大型工业企业认购,高管由总统和财政部长任命,董事会成员由股东选举。国民信贷银行通过发行信用债券获得资金用于赔偿支付,国家为债券支付利息和分期偿还。自成立之时,国民信贷银行也充当着信贷机构的角色,为重建工作发放低息信贷,也发放3~10年的中长期信贷。1926年其长期贷款近5亿法郎,1932年达到11亿法郎,已经成为一家投资银行。为了刺激大战后的对外贸易,法国政府还推动成立了外贸银行,名为国民对外商业银行(Banque Nationale Francaise du Commerce Extérieur),由多家巴黎的大银行发起,政府以提供短期贷款的方式支持但没有参与其正式成立,也没有对其经营施加限制或控制。该银行旨在通过提供补偿信贷、外汇远期并为其海外客户收集票据鼓励法国的出口。由于其他银行已经在做这类业务,这家外贸银行主要从事那些其他银行认为风险太大的交易或者需要专门经验和信息的交易。

除了成立专业性公共银行,战后法国还通过银行业法律在信用合作的基础上改善了城市和乡村中产阶级的信贷供给。1917年法国通过了关于人民银行(banques populaires)的法律,当时只有三家人民银行存在。新法律允许商人、手工业者、贸易商和商业公司成立人民银行,成员要为基本资本金出资,银行仅能向其成员发放短期信贷。1921年中央人民银行(Caisse Centrale des Banques Populaires)成立,充当各人民银行支付交易的中心。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成立了约100家人民银行,其中不少在几年时间里就倒闭清算了。

法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建立在共同责任原则的基础上。政府早在1914年以前就对乡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补贴,1918年后这个体系进一步扩展。根据1920年的法律,农村信用合作社接受国家的补贴和控制,政府还成立了农业信贷银行集团(Caisse de Credit Agricole)作为中央清算机构。到1930年1万家农村信用合作社中的2/3属于该农业信贷银行集团,其余的组成了另一个集团。

由于金融体系受战争及之后货币动荡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有比较坚实的基础,战后法国的证券市场还比较稳定。在战争期间损失了大量外国证券(主要是俄国证券)后,法国出现了对海外投资的退缩,政府也持续对海外投资施加限制,国债的规模大幅度扩张。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法国的商业银行资金充裕,急于寻找运用这些存款的途径,越来越多地进入投资银行的领地。巴黎证券交易自由市场一直是以外国证券交易为主,战后法国公司证券的上市数量有较大增加,1921年有139家法国公司证券在这里挂牌交易,1929年已增加到334家。以法国政府债券活动为主导的正式市场中法国公司证券的数量也不断增加,1921年那里只有338家法国公司的证券挂牌交易,1929年已增加到663家。另外,设在里昂和里尔等城市的地方性证券交易所也为当地的工业证券提供了活跃市场,在巴黎甚至新发展起了不受管制的道边市场(Marché Hors Côte),服务于对这类证券感兴趣的投资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