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视角创新。中外公共档案馆比较研究是当前档案学研究较为薄弱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国外最新公共档案馆状况和部分制度层面内容的介绍与分析,较少涉及中外公共档案馆演变发展的思想源流与社会因素。本书以“思想源流—动力机制—建设模式—运行机制”为逻辑主线,以中外公共档案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为研究主题,分析不同社会力量在中外公共档案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机理,总结和提炼国外公共档案馆建设与运行中的基本规律及内在特征,预测中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可行路径与方案。
资料运用的创新。在以往有关于中外公共档案馆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多以中文图书、期刊文献为主,缺乏原始档案文献资料的发掘利用,且较少使用国外英文文献。本书大量搜集了欧美各国的英文图书报刊、部分档案馆馆长的工作报告,也搜集了国内档案机构的原始档案文献,特别注重发掘前人尚未注意的史料。加拿大公共档案馆馆长早期的原始工作报告,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拿大档案先驱们为获得独立地位而不懈努力的过程,美国早期档案工作者的演讲稿反映了他们对国家档案馆功能与职责的理解,英国地方档案工作者协会创办的《档案》(Archives)刊物上发表了大量有关地方公共档案馆的调研报告,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地方公共档案馆及其实际运作形态提供了比较直观的素材。加拿大公共档案馆第四任馆长兰姆(W.Kaye Lamb)向澳大利亚特别内政部提交的《国家档案馆的发展》报告,使我们知晓国际档案界在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创建中的特殊作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内政部、国史馆的档案,以及四川大学校史馆收藏的毛坤手稿档案等,为我们获悉民国时期官方和民间等不同力量参与筹建“国家档案馆”工作的各种细节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素材。《申报》等民国报刊对公文档案改革运动等事件的报道,为我们判断当时社会的档案意识提供了一定的媒体线索。
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注重运用历史分析、比较分析、个案分析等方法,从不同层面解读中外公共档案馆的组织架构及其运作状况。通过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中外公共档案馆思想在萌芽、形成、发展与深化等不同阶段的主要内容、特征与表现形式进行提炼。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集中式和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下欧美各国建设公共档案馆的不同路径及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采用个案分析法,对中国各地突破体制机制阻力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水平的各种经验进行总结,进而找寻当前中国开展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各种现实困境。
【注释】
[1]郭红解:《论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8期。
[2]中国政府网公布的“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显示,1983年我国政府首次将档案馆与图书馆、科技馆等并列纳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规划当中。不过直到199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才再次提出“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等设施建设”,而1997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重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档案馆列入公共文化设施范畴。此后,虽然公共文化设施的提法多有变法,如“公益性文化事业(1998年)”“文化设施(2001年)”“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2002年)”等,但档案馆均位列其中,体现出“档案馆”已经常态化进入国家文化事业的顶层设计体系当中。具体参见中国政府网整理发布的《历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954—2017年)》,网址为:http://www.gov.cn/guoqing/2006-02/16/content_2616810.htm。
[3]《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中国档案》2002年第8期。
[4]姜之茂:《档案馆理论与实践新探》,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
[5]何振:《档案馆学新探》,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
[6]薛匡勇:《档案馆论》,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191页。
[7][美]T.R.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黄坤坊等译,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第8页。
[8]Michel Duchein,“The History of European Archiv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in Europ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5,No.1,Jan.1992,pp.14-15.
[9]梁继红:《中国古代档案学的学术传统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4月18日第B04版。
[10]Jacques Derrida,Archive Fever:A Freudian Impress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p.4.
[11]Michel Duchein,“The History of European Archiv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in Europ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5,No.1,Jan.1992,p.17.
[12]Ernst Posner,Archives & The Public Interest,Washington:Public Affairs Press,1967,pp.25-26.
[13]早在1766年,北欧的瑞典就制定了《出版自由法》(Freedom of the Press Act),是推动档案开放的实际先驱,但论及对整个欧洲社会以及世界档案学发展的影响,则远远不及《穑月七日档案法令》。具体参见Java Valge,Brigit Kibal,“Restrictions on Access to Archives and Records in Europe:A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8,No.2,Oct.2007,p.196。
[14]谭必勇:《如何拉近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解读西方公共档案馆公众教育职能的演变》,《图书情报知识》2013年第4期。
[15]覃兆刿:《我国档案工作早期学欧美及其意义》,《档案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6]据不完全统计,1912—1949年,全球有近30个国家新建或重组了国家级档案馆,苏联、波兰、西班牙、美国、苏丹等国建立了全国性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丹麦、瑞士、挪威、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国家级档案工作者协会也先后成立于这一时期。参见牛创平等编著《世界档案大事记》,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55—104页。
[17]谭必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筹建“国家档案馆运动”的回顾与展望》,《档案学研究》2018年第5期。
[18]宗培岭:《公共档案馆你从哪里来——写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浙江档案》2004年第1期。
[19]英国国家档案馆的前身之一即1838年成立的公共档案馆(Public Record Office),2003年该馆与皇家手稿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 Historical Manuscripts)合并为英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United Kingdom)。加拿大公共档案馆(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成立于1912年,直到1987年改名为加拿大国家档案馆。因此国内学术界在介绍英国和加拿大档案事业时,经常会使用“公共档案馆”一词。
[20]王改娇:《公民利用档案权利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第50—51页。
[21]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22]Eric Ketelaar,“Muniments and monuments:the dawn of archives as cultural patrimony”,Archival Science,Vol.7,No.4,Dec.2007,pp.343-357.
[23][美]T.R.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黄坤坊等译,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第8—15页。
[24]Ernst Posner,American State Archives,Chicago,Lond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25]Ernst Posner,Archives in the Ancient World,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26]Ernst Posner,Archives & The Public Interest,Washington:Public Affairs Press,1967.
[27]Angelika Menne-Haritz,“Ernst Posner's Archive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68,No.2,Fall/Winter 2005,p.329.
[28]Houston Gwynne Jones,The Public Archives of North Carolina,1663-1903,Ph.D.Dissertation,Duke University,1965.
[29]Houston Gwynne Jones,The Records of A Nation:Their Management,Preservation,and Use,New York:Atheneum,1969.
[30]代表性的论文和书籍有:Richard J.Cox,“American Archival History:Its Development,Needs,and Opportunities”,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46,No.1,Winter 1983,pp.31-41;Richard J.Cox,“Professionalism and Archiv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49,No.3,Summer 1986,pp.229-247;Richard J.Cox,American Archival Analysis: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etuchen,N.J.,London:The Scarecrow Press,1990。
[31]Aleksandr Gelfand,“‘As Vast as the Sea’:An Overview of Archives and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in Russia from the Time of Ivan the Terrible to World War I”,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9,No.2,Sep.2016,pp.230-253.
[32]代表性的论文有:Ralph Lounsbury,“Historical Résumé of the Public Archives of the State of São Paulo,Brazil”,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 No.4,Oct.1942,pp.245-251;Peter Topping,“The Public Archives of Greec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15,No.3,July 1952,pp.249-257;Bernard Weilbrenner,“The 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1871-1958”,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No.3,1961,pp.101-113;Ernst Posner,“Manual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of Public Archives in France:A Review Articl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35,No.1,Jan.1972,pp.51-58。
[33]Hugh A.Taylor,“Canadian Archives:Patterns from a federal perspective”,Archivaria,Vol.1,No.2,Summer 1976,pp.3-19.
[34]Ian E.Wilson,“‘A Noble Dream’:The Origins of the 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Archivaria,No.15,Winter 1982-1983,pp.16-35;William George Ormsby,“The 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1948-1968”,Archivaria,No.15,Winter 1982-1983,pp.36-46;Michael D.Swift,“The Canadian Archival Scene in the 1970s: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Archivaria,No.15,Winter 1982-1983,pp.47-57.
[35]Richard C.Berner,Archival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United States:A Historical Analysis,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3.
[36]Luke J.Gilliland-Swetland,“The Provenance of a Profession:The permanence of the Public Archives and Historical Manuscripts Traditions in American Archival History”,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4,No.2,Spring 1991,pp.160-175.
[37]Rebecca Hirsch,“The Permanence of Provenance:The‘Two Traditions’and the American Archival Profession”,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Vol.8,No.1,June 2010,pp.54-72.
[38]Philippa Levine,“History in the Archives:The Public Record Office and Its Staff,1838-1886”,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Vol.101,No.398,Jan.1986,pp.20-41.
[39]John D.Cantwell,The Public Record Office,1838-1958,London:HMSO,1991.
[40]Ian E.Wilson,Shortt and Doughty:The Cultural Role of the 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1904-1935,Ontario:Queen's University,1973.
[41]Rodney A.Ross,“Waldo Gifford Leland:Archivist by Association”,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46,No.3,Summer 1983,pp.264-276.
[42]Terry Cook,“The Tyranny of the Medium:A Comment on‘Total Archives’”,Archivaria,No.9,Winter 1979-80,pp.141-149.
[43]Laura Millar,The end of total archives?:An analysis of changing acquisition practices in Canadian archival repositories,London:University of London,1996;Laura Millar,“Discharging our debt:The evolution of the total archives concept in English Canada”,Archivaria,No.46,Fall 1998,pp.103-146;Laura Millar,“The Spirit of Total Archives:Seeking a Sustainable Archival System”,Archivaria,No.47,Spring 1999,pp.46-65.
[44]1991年南非国家档案馆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而实际上早在1928年的南非联邦时期(Union of South Africa),时任南非联邦公共档案馆副馆长的科林·格雷厄姆·博塔(Colin Graham Botha)就曾经写了一本关于南非早期公共档案馆发展史的小册子,引起了当时西方学者的广泛兴趣。具体参见Colin Graham Botha,The Public Archives of South Africa,1652-1910,Capetown:Cape Times,Ltd.,1928。
[45]Verne Harris,“Redefining Archives in South Africa:Public Archives and Society in Transition,1990-1996”,Archivaria,No.42,1996,pp.7-20.
[46]Verne Harris,Exploring Archives:An Introduction to Archival Ideas and Practice in South Africa,Pretoria:National Archives of South Africa,2000,pp.6-17.
[47]Abiola Abioye,“Fifty Years of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in Nigeria:Lessons for the Future”,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Vol.17,No.1,2007,pp.52-62.
[48]Barbara Craig,Philip B.Eppard,Heather MacNeil,“Exploring Perspectives and Themes for Histories of Records and Archives.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Records and Archives(I-CHORA)”,Archivaria,No.60,Fall 2005,pp.1-10.
[49]具体参见该会议组织机构的官方网站:http://ichora.org/。
[50][美]米歇尔·迪尚:《世界的档案馆》,载[印]戈帕尔等编著《人类文明史:第7卷,第20世纪》,中文版编译委员会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452页。
[51][美]T.R.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黄坤坊等译,档案出版社1983年版,第13页。
[52]Michel Duchein,Obstacles to the Access,Use and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from Archives:A RAMP Study,Washington,D.C.:ERIC Clearinghouse,1983.
[53]Joan M.Schwartz,Terry Cook,“Archives,Records,and Power:The Making of Modern Memory”,Archival Science,Vol.2,No.1-2,Mar.2002,pp.1-19;Randall C.Jimerson,Archives Power:Memory,Accountability,and Social Justice,Chicago: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2009.
[54]Verne Harris,“The Archival Sliver:Power,Memory,and Archives in South Africa”,Archival Science,Vol.2,No.1-2,Mar.2002,pp.63-86;Verne Harris,Archives and Justice:A South Af rican Perspective,Chicago: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2007.
[55]Friedrich Kahlenberg,“Democracy and Federalism:Changes in the National Archival System in a United Germany”,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5,No.1,Jan.1992,pp.72-85.
[56]Imre Ress,“The Effects of Democratization on Archival Administration and Use in Eastern Middle Europ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5,No.1,Jan.1992,pp.86-93;Patricia Kennedy Grimsted,“Beyond Perestroika:Soviet-Area Archives after the August Coup”,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5,No.1,1992,pp.94-124.
[57]Rachel Lilburn,“Public Archives:Heritage Happiness or Horror Story?”,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Vol.15,No.2,1998,pp.173-196.
[58]Bruno Longmore,“The Public Records(Scotland)Act 2011:Creating a Culture that Values Public Records”,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2,Oct.2013,pp.248-262.
[59]Stefan Berger,“The Role of National Archives in Constructing National Master Narratives in Europe”,Archival Science,Vol.13,No.1,Mar.2013,pp.1-22.
[60]Lajos Körmendy,“Changes in archives'philosophy and functions at the turn of the 20th/21 st centuries”,Archival Science,Vol.7,No.2,June 2007,pp.167-177.
[61]Eric Ketalaar,“Muniments and monuments:the dawn of archives as cultural patrimony”,Archival Science,Vol.7,No.4,Dec.2007,pp.343-357.
[62]Bruce W.Dearstyne,“What Is the Use of Archives?A Challenge for the Profession”,American Archivist,Vol.50,No.1,Jan.1987,82-83.
[63]Randall C.Jimerson,“Redefining Archival Identity:Meeting User Need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2,No.3,Summer 1989,p.332.
[64]Gabrielle Blais,David Enns,“From Paper Archives to People Archives:Public Programm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Archives”,Archivaria,No.31,Winter 1990-91,pp.101-113.
[65]Nigel Yates,“Marketing the record office:new directions in archival public relations”,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9,No.2,1988,pp.69-75.
[66]Timothy L.Ericson,“‘Preoccupied With Our Own Gardens’:Outreach and Archivists”,Archivaria,No.31,Winter 1990-91,pp.114-122.
[67]Elizabeth Yakel,Wendy Duff,Helen Tibbo,et al,“The Economic Impact of Archives:Surveys of Users of Government Archives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5,No.2,Sep.2012,pp.297-325.
[68]Bekir Ataman,“Archives Mean Money:How to Make the Most of Archives for Public Relations Purposes—The Yapi Kredi Bank Example”,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2,No.1,Apr.2009,pp.197-213;Ken Harrop,Graham Coulson,Kathryn Ray,et al,“Bidding for Records:Local Authority Archives and Competitive Funding”,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3,No.1,2002,pp.35-50;Louise Ray,Elizabeth Shepherd,Andrew Flinn,et al,“Funding archive services in England and Wales:institutional realities and professional perceptions”,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2,Oct.2013,pp.175-199.
[69]Patricia Kennedy Grimsted,“Russian Archives in Transition:Caught Between Political Crossfire and Economic Crisis”,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56,No.4,Sep.1993,pp.614-662.
[70]George Bolotenko,“Frost on the Walls in Winter:Russian and Ukrainian Archives since the Great Dislocation(1991-1999)”,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66,No.2,Sep.2003,pp.271-302.
[71]Sarah Tyacke,“Archives in a Wider World: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Archives”,Archivaria,No.52,Fall 2001,pp.1-25.
[72]Michael Cook,“Myths of the Golden Age:English Local Record Office,1947-1962”,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9-14;Melinda Haunton,“County Committee to County Record Office?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Archives and the Growth of the County Archive Network”,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15-26;Margaret Procter,“English Local Records:Problems and Proposals,1880-1920”,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27-42;Susan Jane Davies,Julie Dawn Stanton Mathias,“From Record Commissions to Record Repositories:Archival Custody in Wales,1800-1995”,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43-66;Kirsty McHugh,Brian Barber,“Yorkshire Archives and A League of Gentlemen:The Yorkshire Archaeological Society and Record-collecting 1863-2013”,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67-83;Joanne Ruth Wishart,“A History of the Shetland Archives”,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84-94;Paul Leaver,“‘Paid Eight Guinuyes for An Index’:The Origins of the Hull History Center”,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95-110;James Francis John Collett-White,“Bedfordshire 1913-2013.The First County Record Office and How it has Evolv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First 100 Years”,Archives and Records,Vol.34,No.1,2013,pp.111-129.
[73]Eric C.Stoykovich,“Public Records in War:Toward an Archival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Civil War”,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80,No.1,Spring/Summer 2017,pp.135-162.
[74]Meirian Jump,“The Role of Archives in the Movement for the Recovery of Historical Memory in Spain.La Riojia:A Regional Case Study”,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33,Vol.2,Oct.2012,pp.149-166.
[75]Anne Gilliland,“To What Lengths the‘Physical and Moral Defence of the Record’in Times of Conflict and Exigency?”,Archives and Records,Vol.39,No.2,July 2018,pp.117-138.
[76]E.Kenneth Timings M.A.,F.S.A,“The Archivist and the Public”,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No.5,1962,pp.179-183.
[77]Steven Stuckey,Kathryn Dan,eds.,Privacy versus Access:Papers from a Seminar on the Issues of the Right to Privacy,the Right of Access to Information,and the Dilemma of the Records Custodian,Dickson,Australia:Australian Society of Archivists Inc.,1991;Angelika Menne-Haritz,“Access-The Reformulation of an Archival Paradigm”,Archival Science,Vol.1.No.1,2001,pp.57-82.
[78]M.D.Kirby,“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ivacy:The Ten Information Commandments”,Archivaria,No.23,Winter 1986-87,pp.4-15;Paul J.Sillitoe,“Privacy in a Public Place:Managing Public Access to Personal Information Controlled by Archives Services”,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19,No.1,1998,pp.5-15.
[79]Karyl Winn,“American Archivists'Experience With Copyright”,Archivaria,No.18,Summer 1984,pp.99-104;Jean Dryden,“Copyright Issues in the Selection of Archival Material for Internet Access”,Archival Science,Vol.8,No.2,2008,pp.123-147;Jim Whitman,Julie McLeod,Catherine Hare,“BIAP:Balancing Information Access and Privacy”,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2,No.2,2001,pp.253-274.
[80]Jennifer Douglas,Heather MacNeil,“The Generic Evolution of Calendars and Inventories at the Public Archives of Canada,1882-ca.1975”,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7,No.1,Apr.2014,pp.151-174.
[81]Terry Cook,“Macro-apprais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Documenting Governance Rather Than Government”,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5,No.1,2004,pp.5-18.
[82]Jason G.Speck,“Protecting Public Trust:An Archival Wake-Up Call”,Journal of Archival Organization,Vol.8,No.1,June 2010,pp.31-53.
[83]Adam Kriesberg,“The Future of Access to Public Records?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in US State and Territorial Archives”,Archival Science,Vol.17,No.1,2017,pp.5-25.
[84]“被遗忘的澳大利亚人”(Forgotten Australians)是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推行快速增加人口政策的直接产物,这一时期先后共有近50万儿童从英国和英国的殖民地被强制带到澳大利亚,他们被作为“孤儿”送进了澳大利亚各地政府和教会的慈善机构、孤儿院或者寄养家庭,大部分儿童在身体、精神上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虐待。参见https://en.wikipedia.org/wiki/Forgotten_Australians。
[85]Gavan J McCarthy,Joanne Evans,“Principles for Archiv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the Public Domain”,Archives and Manuscripts,Vol.40,No.1,Apr.2012,pp.54-67.
[86]Tom A.Adami,Martha Hunt,“Genocidal Archives:The African Context—Genocide in Rwanda”,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Archivists,Vol.26,No.1,2005,pp.105-121.
[87]Isabel Schellnack-Kelly,“Role of Public Archivists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Passive Custodians or Proactive Narrators”,Archives and Records,Vol.38,No.2,2017,pp.273-295.
[88]Terry Cook,“From Information to Knowledge:An Intellectual Paradigm for Archives”,Archivaria,No.19,Winter 1984-1985,pp.28-49.
[89]Terry Cook,“Viewing the World Upside Down:Reflections on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Archival Public Programming”,Archivaria,No.31,Winter 1990-1991,pp.123-134.
[90]Terry Cook,“Electronic Records,Paper Minds:The Revolution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Archives in the Post/custodial and Post/modernist era”,Archives and Manuscripts,Vol.22,No.2,Nov.1994,pp.300-328.
[91]Marlene Manoff,“Archives and Database as Metaphor:Theoriz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Vol.10,No.4,Oct.2010,pp.385-398.
[92]Guido Ongena,Lidwien van de Wijngaert,Erik Huizer,“Acceptance of online audio-visual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 services:a study of the general public”,Information Research-An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Journal,Vol.18,No.2,June 2013(http://www.informationr.net/ir/18-2/paper575.html#.WjM_R9-WaM8).
[93]Tarvo Kärberg,“Digital Preservation and Knowledge in the Public Archives:for Whom?”,Archives and Records,Vol.35,No.2,Aug.2014,pp.126-143.
[94]Ann-Sofie Klareld,Katarina L.Gidlund,“Rethinking Archives as Digital:The Consequences of‘Paper Minds’in Illustrations and Definitions of E-archives”,Archvaria,No.83,Spring 2017,pp.81-108.
[95]Laura Millar,“On the Crest of a Wave:Transforming the Archival Future”,Archives and Manuscripts,Vol.45,No.2,2017,pp.59-76.
[96]Paul Clough,Jiayu Tang,Mark M.Hall,et al,“Linking Archival Data to Location:A Case Study at the UK National Archives”,Aslib Proceedings,Vol.63,No.2/3,2017,pp.127-147.
[97]Anna Sobczak,“Public Cloud Archives:Dream or Reality?”,Canadi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Vol.39,No.2,June 2015,pp.228-234.
[98]Adam Crymble,“An Analysis of Twitter and Facebook Use by the Archival Community”,Archivaria,No.70,Fall 2010,pp.125-151.
[99]Wendy M.Duff,Catherine A.Johnson,Joan M.Cherry,“Reaching Out,Reaching In: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Archives'Use of Social Media in Canada”,Archivaria,No.75,Spring 2013,pp.77-96;Wendy M.Duff and Jessica Haskell,“New Uses for Old Records:A Rhizomatic Approach to Archival Access”,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8,No.1,Mar.2015,pp.38-58.
[100]George Cooban,“Should Archivists edit Wikipedia,and If So How”,Archives and Records,Vol.38,No.2,June 2017,pp.257-272.
[101]Magaret Procter,“Protecting Rights,Asser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Archives and Records,Vol.38,No.2,June 2017,pp.296-309.
[102]David S.Ferriero,“Cultivating Citizen Archivists”,Apr.12,2010(https://aotus.blogs.archives.gov/2010/04/12/cultivating-citizen-archivists/).
[103]Lesley Parilla,Meghan Ferriter,“Social Media and Crowdsourced Transcrip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at th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Methods for Strengthening Community Engagement and Its Tie to Transcription Output”,The American Archivist,Vol.79,No.2,Sep.2016,pp.438-460;Maria Kallberg,“Archivists 2.0:Redefining the Archivist's Profession in the Digital Age”,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Vol.22,No.2,2012,pp.98-115;Jimmy Zavala,Alda Alina Migoni,Michelle Caswell,et al,“‘A Process Where We’re All at the Table’:Community Archives Challenging Dominant Modes of Archival Practice”,Archives and Manuscripts,Vol.45,No.3,2017,pp.202-215;Dima Saber,Paul Long,“‘I Will not Leave,My Freedom is More Precious Than My Blood’.From Affect to Precarity:Crowd-sourced Citizen Archives as Memories of the Syrian War”,Archives and Records,Vol.38,No.1,2017,pp.80-99;Cassie Findlay,“People,Records and Power:What Archives Can Learn from WikiLeaks”,Archives and Manuscripts,Vol.41,No.2,2013,pp.7-22.
[104]Alexandra Yarrow,Barbara Clubb,Jennifer-Lynn Draper,“Public 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Trends in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on”(https://www.ifla.org/files/assets/hq/publications/professional-report/108.pdf).
[105]Sigrid McCausland,“Archives for the People:Public Libraries and Archives in New South Wales”,The Australian Library Journal,Vol.64,No.4,2015,pp.270-280.
[106]Nampombe Saurombe,Patrick Ngulube,“To Collaborate or not to Collaborate,That is the Question:Raising the Profile of Public Archives in East and Southern Africa”,Information Development,Dec.2016,DOI:10.1177/0266666916684181.
[107]Katherine Timms,“New Partnerships for Old Sibling Rivals: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Access Systems for the Holdings of Archives,Libraries,and Museums”,Archivaria,No.68,Fall 2009,pp.67-95.
[108]Diantha Dow Schull,Archives Alive:Expanding Engagement With Public Library Archive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2015.
[109]Richard J.Cox,David A.Wallace,Archives and the Public Good:Accountability and Records in Modern Society,Westport:Quorum Book,2002;Maria Brosius,Ancient Archives and Archival Traditions:Concepts of Record-Keeping in the Ancient Worl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Elizabeth Shepherd,Archives and Archivists in 20th Century England,Farnham & 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Ltd.,2009;Anne J.Gilliland,Conceptualizing 21st-Century Archives,Chicago: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2014;John H.Slate,Kaye Lanning Minchew,Managing Local Government Archives,Maryland & London:Rowman and Littlefield,2016.
[110]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蒋廷黻:《欧洲几个档案库》,《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馆十周年纪念文献特刊》,1935年;傅振伦:《游英法档案馆小记》,《文献论丛·论述二》(创刊号),1936年10月10日;王绳祖:《伦敦档案局印象记》,《斯文》1940年第3期;王重民:《美国国立档案馆印像记》,《世界月刊》1948年第3期。从这些文章的内容看,主要以介绍各档案馆的馆藏范围、开放与利用状况为主。
[111]代表性的如:郑德化、刘詠聪:《英国公共档案馆散记》,《档案学通讯》1988年第5期;吕明军:《美国档案事业的形成及其特点》,《辽宁档案》1989年第6期;张照余:《美国档案工作的发展阶段与特征》,《档案学研究》1993年第1期;陶文钊:《英国公共档案馆见闻》,《中国档案》1994年第3期;张恩庆:《美国档案的开放与利用》,《档案学通讯》1994年第3期;倪红:《苏格兰档案馆的变革与发展》,《上海档案》1995年第2期;李财富:《关于中美档案利用工作的比较》,《北京档案》1997年第3期;郦玉明:《美国档案工作发展概况》,《民国档案》1997年第3期。
[112]这一时期与公共档案馆有关的代表性论文主要有:厉佛新:《论档案馆公共关系》,《山西档案》1998年第4期;丁海斌:《谈档案馆的公共利用服务工作》,《档案》1988年第5期;丁海斌:《建立和开展档案馆的公共关系工作》,《档案工作》1989年第12期。
[113]1996年陈智为在论及档案馆教育功能时就认为,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各级综合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相当于“国外的公共档案馆”(陈智为:《试论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北京档案》1996年第5期)。1997年,于桂兰撰文指出,传统的“档案馆与广大公众之间树起了一道神秘的屏障,使人们无法自由地认识、关心、利用它”,因此建议从视觉形象、人员形象、服务形象、功能形象等方面进行转变,以塑造档案馆的文化事业机构形象,以推动档案馆事业的发展(于桂兰:《塑造档案馆的文化事业机构形象》,《档案学通讯》1997年第2期)。
[114]杜长安:《打造真正的“公共档案馆”》,《上海档案》2001年第3期。
[115]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5页。
[116]薛匡勇:《档案馆论》,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117]《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中国档案》2002年第8期。
[118]这些观点均来自于李国庆在2003年12月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举办的主题为“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档案论坛上的发言。参见李国庆《公共档案馆社会功能的定位及其实现途径》,载深圳市档案局编《情系兰台论纵横:李国庆档案工作文选》,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119]郭红解:《析公共档案馆》,《中国档案》2007年第2期。
[120]宗培岭:《公共档案馆你从哪里来——写在上海市档案馆新馆开馆之际》,《浙江档案》2004年第1期。(www.xing528.com)
[121]赵建功:《公共档案馆琐议》,《山西档案》2003年第4期。
[122]刘国能:《悟与路——实践档案工作之感悟与途程》,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123]潘玉民:《公共档案馆,你到哪里去——兼论社会发展与档案馆社会化》,《浙江档案》2005年第6期。
[124]姚志强:《我国公共档案馆研究述评》,《浙江档案》2005年第10期。
[125]白茹:《试论国家档案馆的公共性》,《档案管理》2000年第6期。
[126]李国庆:《对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性思考》,《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27]参见王改娇《我国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先天不足——比较中外国家档案馆的产生背景和工作宗旨》,《山西档案》2008年第3期;曹航《关于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理性思考》,《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3期;张晓霞《中美档案馆比较——以档案馆的公共性为切入点》,《档案学研究》2011年第4期;丁宁《“民主政治”视阀下西方国家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历史演进》,《档案》2014年第1期;丁宁《民主政治视阀下我国国家档案馆公共性的历史演进》,《档案》2014年第8期;焦静《公共档案馆公共性建设探析》,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11年。
[128]周林兴:《公共档案馆与制度公正——关于公共档案馆的制度视角研究》,《北京档案》2005年第8期。
[129]蔡娜:《公共档案馆——公民信息权的基本保障》,《档案与建设》2005年第11期。
[130]宗培岭:《公共档案馆建设若干基本问题探讨(一)》,《浙江档案》2006年第8期。
[131]邓伟志:《加强公共档案馆的建设》,载邓伟志《邓伟志文集(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182—1884页。
[132]刘南山:《建设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中国档案报》2004年5月6日第1版。
[133]李国庆:《改革开放30年我国公共档案事业的发展及其憧憬》,《中国档案》2008年第12期。
[134]姜之茂:《让档案馆离民众近些近些再近些》,《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4期。
[135]黄丽萍:《构建公共档案馆——以天津开发区档案馆为例》,《中国档案》2006年第3期。
[136]冯惠玲:《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37]宗培岭:《公共档案馆建设若干基本问题探讨(一)》,《浙江档案》2006年第7期。
[138]刘家真:《实现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的转化》,《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1期。
[139]冯惠玲:《开放: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档案学通讯》2004年第4期。
[140]尹雪梅:《基于现代民本思想探寻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发展方向》,《北京档案》2010年第6期。
[141]辛丁:《从美加经验看高品位公共档案馆建设》,《山东档案》2005年第3期。
[142]师萍:《从英国公共档案馆看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山西档案》2008年第6期。
[143]黄建军:《澳大利亚公共档案馆建设探析》,《中国档案》2010年第7期。
[144]参见苏洲《中美公共档案馆建设实践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11年。
[145]曹航:《中美公共档案馆建设比较及其启示》,《档案》2015年第2期。
[146]杨婵:《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应处理好三组关系》,《兰台世界》2005年第12期。
[147]参见向春华《公共档案馆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48]参见吴珊珊《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大学,2012年。
[149]转引自丁光勋《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的理论研究分析——英国公共档案馆与中国综合档案馆的比较》,载潘玉民主编《新契机:转型中的档案工作研究:第二届“‘3+1’档案论坛”论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第40—41页。
[150]赵力华:《以立法促进国家档案馆向公共档案馆转型》,《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51]严永官:《“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初探》,《档案管理》2013年第6期。
[152]严永官:《“五位一体”的公共档案馆建设再探》,《档案管理》2014年第6期。
[153]代表性的成果有:周林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的公共档案馆职责研究》,《档案学研究》2011年第5期;苏君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公共档案馆发展的政府责任》,《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5期;苏君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地位研究》,《档案与建设》2013年第5期;刘芳《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视域下公共档案馆发展路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6年。
[154]刘赫男:《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公共档案馆建设》,《湖北档案》2014年第11期;顾琪琪:《“互联网+档案公共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浙江档案》2017年第5期。
[155]陈忠海:《公共档案馆理论研究述评》,《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1期。
[156]吴加琪:《公共档案馆改革与发展战略:从服务政府到惠普全民》,《档案学研究》2012年第4期。
[157]吴营:《公共档案馆之多元化建设》,《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58]苏君华:《公共档案馆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困境的考量》,《档案管理》2007年第4期。
[159]康蠡、周铭、蔡青:《生态位调整:国家综合档案馆走向公共的应然选择》,《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2期。
[160]孙大东、高旭:《我国档案馆尚未走向公共的深层次原因分析》,《档案学通讯》2013年第1期。
[161]胡燕:《我国档案馆尚未走向公共的实证分析——基于六省、市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档案学研究》2015年第1期。
[162]参见马学强、王伟《加拿大公共档案馆社会文化功能分析》,《中国档案》2006年第5期;谢玉兰《美国公共档案馆动力机制探析》,《北京档案》2012年第10期;谭必勇《从文化层面解读加拿大公共档案馆的早期发展模式》,《档案学通讯》2015年第4期;陈磊《英国公共档案馆馆制考(1838—1910)》,《档案学研究》2017年第1期。
[163]1987年6月,上海市档案学会主持召开了主题为“档案馆如何由封闭、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研讨会”,重点探讨了区、县档案馆由封闭向开放转型的条件和方法。其他代表性的成果有:张仲仁:《档案馆的档案要向社会开放》,《档案学通讯》1986年第4期;郅宗:《试谈档案馆由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辽宁档案》1987年第4期;张有良:《档案馆社会化发展趋势及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档案工作》1988年第6期。
[164]新华社:《200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1164.htm)。
[165][加]T.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载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编《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文件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152页。
[166]樊黄毛:《试论档案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湖北档案》1993年第3期。
[167]郭红解、胡远杰、严永官等:《档案馆拓宽社会功能八人谈》,《上海档案》1995年第5期。
[168]陈智为:《试论档案馆的教育功能》,《北京档案》1996年第5期。
[169]姜之茂:《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工作》,《中国档案》1997年第7期。
[170]王月娥:《中美档案馆社会教育活动比较研究》,《中国档案》2003年第6期。
[171]钱俊铭:《论档案馆公共服务的拓展与深入》,《浙江档案》2004年第6期。
[172]傅荣校、郭佩素:《从普遍利用到休闲利用——对档案馆与社会公众关系的考察》,《档案管理》2005年第6期。
[173]毛建军:《新加坡国家档案馆公众教育的启示》,《北京档案》2012年第2期。
[174]谭必勇:《如何拉近档案馆与公众的距离——解读西方公共档案馆公众教育职能的演变》,《图书情报知识》2013年第4期。
[175]王云庆、宁现伟:《谈档案馆公众教育的发展演变》,《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2期;宁现伟:《档案馆公众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4年。
[176]戴卫义:《试论档案教育功能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方向》,《档案学通讯》2014年第1期。
[177]王玉珏、杨太阳:《法国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启示》,《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5期。
[178]王玉珏、张晨文、陈洁:《美国国家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的发展》,《档案学研究》2017年第5期。
[179]章燕华、金汐汐:《综合性档案馆在线教育服务研究:案例与启示》,《档案学通讯》2012年第5期;沈浠琳:《国家档案馆在线教育服务研究——以美、英、澳为例》,《浙江档案》2016年第9期。
[180]曲春梅、王红娟:《档案网站教育体系的构建——以英国国家档案馆网站为例》,《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6期;王晓璐:《国内档案网站公众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年。
[181]李梦飞、桑毓域:《基于APP的公共档案馆可提供的手机移动服务构想》,《档案学研究》2015年第3期;陈可彦、谭必勇:《我国公共档案馆APP开发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7年第2期;徐欣欣:《档案馆公众教育服务APP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兰台世界》2017年第17期。
[182]方燕:《档案馆建立“文档资料服务中心”的思考与实践》,《中国档案》2000年第12期。
[183]具体参见国家档案局馆室司综合调研组《档案馆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现行文件阅览室调研报告》,《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国家档案局馆室司综合调研组《适应社会需求拓宽服务内容——深圳市文档资料服务中心调查报告》,《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国家档案局馆室司综合调研组《拓展档案馆信息服务功能的有益尝试——江苏省常熟市建立文件资料服务中心》,《中国档案》2001年第9期。
[184]周毅:《政务信息公开与档案馆现行文件》,《档案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85]何嘉荪:《现行文件阅览中心、文件中心与数字档案馆》,《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86]王协舟:《浅析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开放利用服务的模式选择——兼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性意义》,《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
[187]黄霄羽、赵传玉:《档案馆开展现行文件利用服务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1期。
[188]周毅等:《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研究》,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第207—241页。
[189]周毅:《政府信息公开进程中公共档案馆的责任》,《北京档案》2008年第2期。
[190]魏玉玲:《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下的档案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工作研究》,《档案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91]张斌、黄建军:《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公共档案馆建设刍议》,《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6期。
[192]张敏、王霞:《对国家档案馆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4期。
[193]罗贤春、黄俊锋:《面向政府信息公开的公共图书馆与档案馆合作机制研究》,《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年第5期。
[194]覃兆刿:《价值目标与伦理重构——关于档案馆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与效能研究》,《档案学研究》2005年第5期。
[195]国内学术期刊常见“档案服务社会化”和“档案社会化服务”两种提法,虽然都以档案服务为核心,但内涵还存在很大差异。黄霄羽认为,“档案服务社会化”指的是由档案部门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专业服务,它基于公共档案馆的立场,指向档案馆提供服务的对象,指明了档案服务的一种方向,揭示了档案服务功能的一种特征;“档案社会化服务”指的是从社会分工角度出发,涉及档案管理的专业性、专门化服务,一般为有偿服务(参见黄霄羽《“档案服务社会化”与“档案社会化服务”辨析》,《中国档案报》2010年1月25日第3版)。因此,本书采用“档案服务社会化”这一术语,契合公共档案馆这一研究主题。
[196]黄建峰:《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中国档案》2000年第11期。
[197]赵屹、陈晓晖:《美国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服务社会化——兼谈对我国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的启示》,《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2期。
[198]王英玮:《关于公共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思考》,《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3期。
[199]饶圆:《档案服务社会化研究》,《档案学通讯》2009年第6期。
[200]李财富、杨晓晴:《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伦理解读》,《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1期。
[201]黄霄羽:《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6期。
[202]李财富:《西方发达国家档案服务的实践及启示》,《档案学通讯》2016年第2期。
[203]李财富、杨静:《中外档案服务社会化的比较研究》,《档案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04]参见陈永生《从开放法规的实际执行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一》,《浙江档案》2007年第6期;陈永生《从政务公开制度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二》,《浙江档案》2007年第7期;陈永生《从政务公开制度反思档案开放——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三》,《浙江档案》2007年第8期;陈永生《档案开放的改进思路——档案开放若干问题研究之四》,《浙江档案》2007年第9期;陈永生《档案可供利用情况的数据分析——档案充分利用问题研究之一》,《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3期;陈永生《档案开放利用情况的数据分析——档案充分利用问题研究之二》,《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4期;陈永生《档案已供利用情况的数据分析——档案充分利用问题研究之三》,《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5期;陈永生《档案充分利用的措施保障——档案充分利用问题研究之四》,《档案学研究》2007年第6期。
[205]何玉琼:《我国公共档案馆网络信息服务分析及启示——基于公共档案馆网站数据统计分析》,《档案管理》2008年第4期。
[206]雷晓庆、崔雪:《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现状及对策——基于公共档案馆网站调查的视角》,《档案学研究》2013年第5期。
[207]参见高彩燕《中外公共档案馆在线信息服务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15年。
[208]张衍、林巧敏:《走向公众的档案馆:基于社会服务的地市级档案馆网站调查》,《档案学通讯》2016年第4期。
[209]参见吕元智《我国公共档案馆服务绩效评价研究现状分析》,《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2期;吕元智《公共档案馆服务绩效评价理论模型研究》,《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2期;吕元智、朱颖《公共档案馆服务绩效模糊综合评价实现模型研究》,《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6期。
[210]参见王灿荣、刘喜球《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难点与对策》,《档案时空》2013年第12期;王灿荣、刘喜球《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绩效测评的层次分析法应用分析》,《现代情报》2014年第4期;王灿荣《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价内涵探析》,《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3期;王灿荣《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价机制设计》,《档案时空》2015年第4期;王灿荣、蒋超美《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绩效评价指标维度构建策略》,《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3期。
[211]参见赵洋月《国家档案馆公共服务评价体系设计与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2年。
[212]参见盛梅《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评估与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15年。
[213]张磊:《档案馆微博利用的实证分析》,《档案管理》2012年第1期。
[214]李龙:《档案馆微博开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兰台世界》2012年第2期。
[215]许翠花:《我国档案馆应用微博的现状调研》,《档案管理》2013年第5期。
[216]松姗:《综合档案馆政务微博现存问题及成因》,《中国档案》2013年第9期。
[217]参见伍晓丽《公共档案馆应用微博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18]窦苡:《公共档案馆微博服务状况调查研究》,《档案管理》2015年第5期。
[219]雷晓庆、曹东玉:《国内档案馆微信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档案管理》2015年第6期。
[220]李茂茂、王玉斌:《国内档案馆领域微信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档案学研究》2015年第6期。
[221]邓君、张巨峰、孟欣欣、宋雪雁:《基于用户感知的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第16期;宋雪雁、张岩琛、王小东、孟欣欣、邓君:《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第16期;宋雪雁、张岩琛:《公共档案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质量优化研究》,《兰台世界》2017年第20期。
[222]周林兴:《象征、意义与社会服务——档案馆微信平台传播影响力及前景分析》,《档案学研究》2017年第3期。
[223]参见古攀云《综合档案馆社会化媒体服务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24]参见董潇潇《“微时代”江苏省地级市档案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16年。
[225]刘英捷、王芹:《档案政务新媒体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1期。
[226]黄华、李广都、钱昌俊:《新媒体背景下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分析》,《北京档案》2017年第9期。
[227]张锐:《公共档案馆职能拓展的“过程逻辑范式”及要义分析》,《档案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28]吕元智:《基于价值创新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10年第3期。
[229]参见冯晓红《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公共档案馆服务系统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230]参见杨普旭《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品牌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14年。
[231]参见聂云霞《论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以公共档案馆为视角》,《档案学通讯》2011年第1期;聂云霞《基于公共档案馆视角的档案信息服务均等化探析》,《档案学研究》2011年第1期。
[232]苏君华:《论公共档案馆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浙江档案》2014年第2期。
[233]胡洪彬:《档案馆社会资本:档案公共服务的新视角》,《档案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34]赵爱国、赵珍珍:《公共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问题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4期。
[235]参见崔珍《公共档案馆核心能力动态演进及培育研究——以山西省档案馆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山西大学,2015年。
[236]参见潘玉民《论公共档案馆的文化责任》,《档案学研究》2010年第1期;李云鹏《公共档案馆文化传播效果研究》,《北京档案》2012年第2期;周林兴《文化强国战略下公共档案馆的社会责任及实现机制研究》,《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4期。
[237]参见薛匡勇《档案馆品牌与档案馆外在形象塑造研究》,《浙江档案》2010年第4期;彭小芹《公共档案馆形象塑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昌大学,2012年;王巧玲、谢永宪、孙爱萍、李晨《国家综合性档案馆公众形象实证研究——基于北京地区的问卷调查》,《档案学通讯》2015年第2期;张聪《网络新闻中公共档案馆媒介形象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5年;江潇、陈丽《公共档案馆的功能定位及形象塑造——以人民网为例》,《四川档案》2017年第3期。
[238]参见姜之茂《论档案馆建筑设计的方针原则》,《档案学研究》2002年第3期;傅筱、沙晓冬《从封闭到开放——档案馆建筑设计理念转变探讨》,《建筑学报》2003年第12期;彭远明《面向公众:我国新型档案馆建筑的目标与功能之我见》,《档案与建设》2009年第2期;聂云霞、向彩霞、龚姗《中美档案馆建筑文化比较研究——兼读〈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10〉》,《档案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39]李扬新:《档案公共服务政策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240]杨霞:《国家档案馆利用服务研究》,学苑出版社2012年版。
[241]赵屹:《档案馆的现在与未来》,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版。
[242]周林兴:《公共档案馆管理研究》,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