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怎样可以消灭脑体差别,使两者结合起来呢?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一再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在论述欧文的实验时就指出:“生产劳动与智育和体育的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概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使体脑结合,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是从大生产的要求出发的。没有教育与大工业生产的结合,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当前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根据我们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提出的,而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因此,我们今天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既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如列宁所比喻的,叫四岁的小孩去学高等数学;也不能提出过低的要求,简单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解为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相加,即学生一方面从事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又做一些不用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更不能要求从事脑力劳动者脱离或放弃他的脑力劳动,而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去实现所谓“知识分子劳动化”。
其次,我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按人在德、智、体、美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德、智、体、美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而不能分离的。我们既不能脱离了智、体、美而孤立地对学生进行德育,也不能离开了德、体、美而孤立地进行智育,体、美方面也是如此。从社会的客观需要来讲,我们现在所需求培养的建设者不仅要具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能,而且他还必须是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四化服务的劳动者。而身体衰弱、缺乏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的人则不可能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从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方面来看,德、智、体、美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发展的,因为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感情、意志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互相渗透,结合进行的。我们不可能孤立地发展某一方面或先发展某一方面,后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在心理学里把人的这些方面分别加以研究,这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它是从一些具体的、完整的个人发展中抽绎出来的,而我们对年轻一代具体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时,就不能孤立地、抽象地去从事某一方面的教育。
关于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教育界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从争取工人阶级的后代受教育的权利,从提高当时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社会生产的水平的角度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的。而我们现在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地是把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现代科学知识应用于现代化的生产中,使学生学会现代化的生产技能,为四化服务。这就是说,我们从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地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智育。首先,我们承认,为了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我们的建设者必须把现代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现代化的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其次,我们也同意,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主张,当时主要地是为了争取工人阶级的后代受教育的权利和提高社会生产与科学技术水平。第三,我们也承认,马克思当时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时只讲到智育、体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而没有提到德育和美育。因为马克思主义者不会要求当时工人阶级的子女去接受当代资产阶级所宣扬的道德和美感。但是我们已经讲过,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和丰富的,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而且是作为一个整体去全面发展的。所以我们不能同意我们今天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地为了对学生进行智育的这种说法。(www.xing528.com)
也有人主张,学生从事生产劳动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应有不同的目的。在小学里,学生年龄太小,他们在家庭里和学校里做一点轻微的劳动就不是为了把学会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劳动,而只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劳动习惯和观点,为了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到了中学阶段,特别是大学阶段,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主要地就是为了掌握从事现代化的生产知能。对于这种看法我们也不敢苟同。虽然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可以分为阶段的,但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却是互相渗透,同时进行的,而不能分阶段进行的。年龄小的学生参加劳动,不仅是对他们进行德育,而且也是要培养他一些粗浅的科学生产的技能技巧,如饲养小动物、种菜浇花等等。大中学生虽然是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现代化生产的本领,但也是在生产实践中学习和养成优良品质,锻炼体格,培养美感和创造美的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需进一步探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是有多种表现的。不过,当前我们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