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未来是: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未来是:培养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发展的、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人处在原始时代,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不大,后来由于社会分工,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逐渐扩大。在出现阶级社会以后,社会上一小部分统治者及其扈从者脱离了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政治管理、宗教宣传以及其他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活动;生产劳动就落在占社会上绝大部分的劳动者身上。在奴隶制社会,社会分工是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的。在封建制社会,社会分工进一步地发展,封建统治者和扈从他的官吏、知识分子完全脱离了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全部落在农民和手工业者身上。沉重的体力劳动,既阻碍了他们的智力发展,也损害了他们的体力的健全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社会统治者、资产者和他们的知识分子也完全脱离了生产劳动,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加到无产者工人的肩上,加深和扩大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从工场手工业分工起到大工业的发展时期,造成工人劳动者在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资本主义的社会分工,产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废除私有制,由此而引起的生产新发展,需要消灭旧分工,从而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迫使人们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人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全面发展,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和工人劳动者就会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科学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工场手工业分工的产物,就是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智力作为别人的财产和统治工人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这个分离过程在简单协作中开始,在工场手工业中得到发展,在大工业中完成。在简单协作中,资本家在单个工人面前代表社会劳动体的统一和意志,工场手工业使工人畸形发展,变成局部工人,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与劳动分离开来,并迫使它为资本服务。”[112]马克思又说:“某种智力上和身体上的畸形化,甚至同整个社会的分工也是分不开的。但是,因为工场手工业时期大大加深了劳动部门的这种社会分裂,另一方面,因为它以自己特有的分工才从生命的根源上侵袭着个人,所以工场手工业时期也首先给工业病理学提供了材料和刺激力。”[113]马克思进一步说:“生产过程的智力同体力劳动相分离,智力变成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是在以机器为基础的大工业中完成的。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失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11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中说:“当人的劳动的生产率还非常低,除了必需的生活资料只能提供微少的剩余的时候,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国家和法律的发展、艺术和科学的创立,都只有通过更大的分工才有可能,这种分工的基础是,从事单纯体力劳动的群众同管理劳动、经营商业和掌管国事以及后来从事艺术和科学的少数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这种分工的最简单的完全自发的形式,正是奴隶制。”[115]恩格斯又补充说:“当实际劳动的人口要为自己的必要劳动花费很多时间,以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例如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的时候,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永远不会错过机会把愈来愈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116]
恩格斯说:“在生产自发地发展起来的一切社会中(今天的社会也属于这样的社会),不是生产者支配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支配生产者。在这样的社会中,每一种新的生产杠杆都必然地转变为生产资料奴役生产者的新手段。这首先是大工业建立以前的最强有力的生产杠杆——分工的特点。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于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的专门手艺的奴役。它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如果说,农民占有土地,城市居民占有手艺,那末,土地就同样地占有农民,手艺同样占有手工业者。由于劳动被分成几部分,人自己也随着被分成几部分。为了训练某种单一的活动,其他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都成了牺牲品。人的这种畸形发展和分工齐头并进,分工在工场手工业中达到了最高的发展。工场手工业把一种手艺分成各种精细的工序,把每种工序分给个别工人,作为终生的职业,从而使他一生束缚于一定的操作和一定的工具之上。‘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马克思),这种自动工具在许多情况下只有通过工人的肉体的和精神的真正的畸形发展才达到完善的程度。大工业的机器使工人从机器下降为机器的单纯附属品。‘过去是终身专门使用一种局部工具,现在是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滥用机器的目的是要使工人从小就变成局部机器的一部分’(马克思),不仅是工人,而且直接或间接剥削工人的阶级,也都因分工而被自己活动的工具所奴役;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润欲所奴役;律师为他的僵化的法律观念所奴役。这种观念作为独立的力量支配着他;一切‘有教养的等级’都为各式各样的地方局限性和片面性所奴役,为他们自己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近视所奴役,为他们的由于受专门教育和终身束缚于这一专门技能本身而造成的畸形发展所奴役,——甚至当这种专门技能纯粹是无所事事的时候,情况也是这样。”[117]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1—3月上半月)中说:“社会分裂为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是以前生产不大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社会总劳动所提供的产品除了满足社会全体成员最起码的生活需要以外只有少量剩余,因而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时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必然划分为阶级。在这个完全委身于劳动的大多数人之旁,形成了一个摆脱直接生产劳动的阶级,它从事于社会的共同事务:劳动管理、政务、司法、科学、艺术等等。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但是这并不妨碍阶级的这种划分曾经通过暴力和掠夺、狡诈和欺骗来实现,这也不妨碍统治阶级一旦掌握政权就牺牲劳动阶级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并把对社会的领导变成对群众的加紧剥削。”[118]
(二)在共产主义社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培养智力、能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生产者
人类社会在废除私有制,消灭旧分工,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以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高度发展的社会,消灭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消灭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人们的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在共产主义社会,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培养智力、能力和体力全面发展的生产者。
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10月底—11月)中,回答“彻底废除私有制以后将产生什么结果”这一问题时说:“摆脱了私有制束缚的大工业将来的发展规模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象手工工场和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它的全体成员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很难运用现有的改良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繁荣的新时代,并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这样一来,社会就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这么一来,社会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相互敌对的阶级也就是多余的了;这种划分不仅是多余的,甚至是和新的社会制度互不相容的。阶级的存在是由分工引起的,到那时现在这种分工也将完全消失,因为要把工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到上述的那种水平,单靠机械的和化学的辅助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运用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当十八世纪的农民和手工工场工人被吸引到大工业中以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整个生活方式而完全成为另一种人,同样,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经营生产和由此而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将创造出这种新人来。生产的社会管理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部门的一部分。就是现在的工业也渐渐不能使用这样的人了。由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被机器动摇了的分工,即把一个人变成农民、把另外一个人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个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的这种分工,将要完全消失。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这样一来,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挥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而同时各个不同的阶级也就必然消失。因此,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便给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条件。”[119]
恩格斯接着说:“由此可见,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单从物质方面的原因来看,这已经是共产主义联合体的必要条件了。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只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它是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这种阻碍在目前已经深深地感到了。”[120]
恩格斯接着总结说:“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一切都将是废除私有制的最主要的结果。”[121]
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根本问题的发展的重大贡献,是对机会主义进行不调和的斗争的典范。他于1875年4—5月初写成,并于5月5日寄给了爱森纳赫的领导者威·白拉克。这一著作对将要合并的社会民主党的纲领草案提出了批评意见是为在哥达举行的合并大会而准备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说:“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恰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22]
马克思批判了《纲领》中所谓的“公平分配劳动所得”,批判了所谓“平等的权利”等等,指出在刚从资本主义社会脱胎出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资产阶级法权,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还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是不现实的。马克思分析这些弊病:“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在它经过长久的阵痛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出来的形态中,是不可避免的。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马克思接着说明:“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23]
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1920年4—5月)中说:“资本主义必然给社会主义留下的遗产,一方面是工人在职业上和手艺上的差异,一方面是各种工会;前者是长期形成、由来已久的,后者只有十分缓慢地、年复一年地才能发展成为比较广泛的、行会气味比较少的产业工会(包括整个生产部门,而不仅是包括同行、同业和同一手艺),然后经过这种产业工会,进而消灭人与人之间的分工,教育、训练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胜任一切工作的人。共产主义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必须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且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不过需要经过许多岁月。”[124]
斯大林在《在全苏斯达汉诺夫工作者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1935年11月17日)中说:“共产主义是更高的发展阶段。共产主义的原则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按他的能力进行工作,但不是按他所做的工作,而是按一个有高度文化的人的需要得到消费品。这就是说,工人阶级的文化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足以打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基础的高度,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已经消失,而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可以保证消费品十分丰裕的高度,所以社会就有可能按各个成员的需要来分配这些消费品了。”[125]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1952年2月—9月)中曾指出:“必须把社会的文化发展到足以保证社会一切成员全面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使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足以成为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活动分子的教育,都能自由地选择职业,不致由于现存的分工而终身束缚于某一种职业。”[126]
(三)教育在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的重要任务
我国当前正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进行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的建设。在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中,教育担负着重要的任务,教育要培养这两个方面建设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责任。这不仅是党的号召,而且也在我国《宪法》中作了规定。
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马克思说过:在改造世界的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也改变着,炼出新的品质,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毛泽东同志也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改造社会的成果是新的生产关系和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就是物质文明,它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产的改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得到发展,这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它表现为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发达和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社会的改造,社会制度的进步,最终都将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又指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127]
胡耀邦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党的任务,是各条战线的共同任务。党的思想建设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共产党员应当首先在思想道德方面起模范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各种文化和科学工作者、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负担着特别重要的责任。”[128]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我国还以法律形式作出规定。在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作了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129]
(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国庆节,书赠北京景山学校时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也是我国未来教育建设的战略方向。教育的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世界、教育与未来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之间具有本质的联系。教育面向现代化是基础,教育面向世界是关键,教育面向未来是方向。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也就是说教育要适应当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竞争,要加快步伐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邓小平同志于1977年5月,早已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邓小平同志又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做起,五年小见成效,十年中见成效,十五年二十年大见成效。”[130]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必须要培养学生和科技人员具有创造性的智力、能力和创新的精神。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2月15日对上海宝山钢铁厂的题词中指示:“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教育要面向世界,也就是说教育要迎头赶上现代世界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吸取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文化的成就。教育要面向世界,不仅仅是了解世界的新科学技术,还应该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以及它们发展的新趋势,这样才能迎头赶上。教育要面向世界,要结合我国实际,摒弃不合我国国情和违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精神的那些思想和文化,也就是说要择善而从,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的,要“洋为中用”。教育要面向世界,同时也应该不断地总结我国自己的经验,发扬我们的长处。正如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我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教育要面向未来,就是说教育要有精确的预测和长期的规划。教育要为当前的经济振兴和二十一世纪的更大的发展做好人才的准备。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人才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提高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才难得。”邓小平同志一再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5月24日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31]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10月23日的一次讲话中又一次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指出:“事情成败的关键是能否发现人才、提拔人才。”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就必须用二十一世纪的战略发展观点来规划今天的教育,不但要考虑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而且还必须充分估计到未来的生产建设的需要和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在我国,教育的改革,不仅要用现代的、世界的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教育新的一代人,更重要的还必须对新一代人进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既有现代世界最先进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又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生的一代新人。
教育要面向未来,这是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现代教育需要面向未来,是现代世界社会的特点所决定了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1962年出版,第761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341页,第3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61年版,第97页。
[4]同上,第270页。
[5]同上,第416页。
[6]同上,第418页。
[7]同上,第45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1961年版,第452-453页。
[9]同上,第453页。
[10]同上,第460-461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24-25页。
[12]同上,第96页。
[13]同上,第122页。
[14]同上,第122-12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127页。
[16]同上,第167页。
[17]同上,第96页。
[18]同上,第119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126页。
[20]同上,第165页。
[21]同上,第10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979年版,第124页。
[23]同上,第157-158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5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6页。
[26]同上,第3-6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23-24页。
[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24页。
[29]同上,第28-29页。
[30]同上,第29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43页。
[32]同上,第77-78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65页。
[34]同上,第46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0页。
[36]同上,第480-481页。
[37]同上,第481页。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1-482页。
[39]同上,第485页。
[40]同上,第485页。
[41]同上,第486页。
[4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6页。
[43]同上,第486页。
[44]同上,第486-487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7-488页。
[46]同上,第488页。
[47]同上,第489页。
[4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9-490页。
[49]同上,第490-491页。
[5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1962年版,第733-734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年版,第108-109页。(www.xing528.com)
[5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979年版,第520页。
[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1979年版,第36页。
[5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1979年版,第105页。
[55]同上,第173页。
[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62年版,第533页。
[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47页。
[58]同上,第48页。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54页。
[60]同上,第87-89页。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96-97页。
[62]同上,第201-202页。
[63]同上,第208-209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343-344页。
[65]同上,第368页。
[66]同上,第442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463-464页。
[68]同上,第468页。
[69]同上,第471页。
[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830-831页。
[71]同上,第831-832页。
[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832页。
[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1963年版,第22-23页。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374-375页。
[75]同上,第305页。
[76]同上,第307页。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307-308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1963年版,第205页。
[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9年版,第509页。
[80]同上,第510-511页。
[81]同上,第512页。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9年版,第512-513页。
[83]同上,第513页。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9年版,第513-514页。
[85]同上,第573-574页。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960年版,第52页。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488页。
[8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1962年版,第8-9页。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年版,第395页。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1961年版,第648页。
[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439页。
[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1979年版,第408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1972年版,第154页。
[94]《列宁全集》第23卷,1958年版,第247页。
[95]《列宁全集》第28卷,1956年版,第69页。
[96]同上,第386-387页。
[97]《列宁全集》第31卷,1958年版,第252页。
[98]同上,第253页。
[99]同上,第255页。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年版,第501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年版,第527-528页。
[1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1964年版,第218页。
[103]《列宁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246页。
[104]《列宁全集》第5卷,1959年版,第305页。
[105]《列宁全集》第27卷,1958年版,第385-386页。
[106]《列宁全集》第29卷,1956年版,第387页。
[107]《列宁全集》第31卷,1958年版,第331页。
[108]同上,第333页。
[109]同上,第336页。
[110]《斯大林全集》第6卷,1956年版,第217页。
[111]《毛泽东选集》第5卷,1977年版,第385页。
[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400页。
[113]同上,第402页。
[1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1972年版,第464页。
[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197页。
[116]同上,第198页。
[1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971年版,第316-317页。
[1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1963年版,第243页。
[1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1958年版,第369-371页。
[120]同上,第371页。
[121]同上,第371页。
[1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1963年版,第21页。
[123]同上,第22-23页。
[124]《列宁全集》第31卷,1958年版,第31页。
[125]《斯大林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7页。
[126]《斯大林文选(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625-626页。
[127]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出版,第22-23页。
[128]同上,第28页。
[129]《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
[130]《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7页。
[131]《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