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心理学界可以简单的分成三个大的派别:(一)行为主义;(二)完形派;(三)精神分析论。它们对于教育都有不同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就是行为,有的行为很粗大显明,如行走、写信、打架,我们可以看得见。有的行为精细潜隐,如感触、知觉、思想,我们看不见。这种行为都是从许多的反射弧(reflex arc)所组合起来的。所谓反射弧是有机体里面三种生理构造的活动所配合成功的。这三种生理的活动就是(一)感觉器官它们专门接受外来的刺激;(二)神经系统,它一方面传导由感觉器官所受纳的刺激,另一方面根据过去神经联结所遗留的影响,去支配着肌肉腺液的动作;(三)肌肉与腺液的动作,它执行神经系所发出的命令。这些反射与反射之间又互相交替的发生关系,如铃声和午餐成为了一种交替反射,于是当我们一听见某种铃音的时候我们就想着吃饭了。这样不断练习的时候就成为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习惯,这许多习惯组合起来就成为了一个人的人格。这种心理学派对于教育的影响有:
1. 教育应注重生理构造的训练。
2. 学习即等于简单独立的反射互相交替配合的系统。所以教学的目的在于习惯的养成。如华生(Watson)所云:“你给我一打的幼童,我可以保证,你叫我把他们训练成为哪一流的人物,我就可以把他们变成哪一流的人物。”所以他们是主张环境论而不赞成遗传对于个人有多大的影响。
3. 人格是许多独立自在的习惯系统所组织成为的一个统一的体系。欲有正常的人格,应养成正常的习惯。
4. 教学的方法是先从部分的练习,然后注意到部分的统一。
(二)完形心理学主张人类的活动都是完整的、关系的,而不是分裂的、独立的。行为本身非但是完整的,而且和环境是休戚相关的。在我们的知觉中我们不是摄取个别的事物而是对于事物间的关系有全局的认识。例如我看见一本书在桌上,其实我所看见的不只是一本书和一张桌子,而是看见一本书的大小形式颜色等等和一张桌子的大小形式颜色等等两者之间的关系。又当我看见这张桌子的时候我不只是单独的看见这张桌子,而是这张桌子和室内其他家具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们是从室内全部东西的关系里面去看这张桌子。
至于学习也不仅是单纯反射的熟练和个别习惯的养成,而是我们对于事物间的组织发现了新的关系。例如一篮苹果挂得很高,一个儿童伸手拿不到。正在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他看见了他祖父的手杖。于是他举起了手杖取得了一个苹果。手杖本来是帮助祖父走路用的,和苹果似乎没有关系,但是在这儿童的心目中,手杖加长了他的手臂,成为了一个取得苹果的工具。这个新关系的发现便是学习。
一个人的人格也并不是由许多单独的习惯配合成为的一个系统。完形派以为一个人的人格在最初是一个含糊拢统的心理状态,后来在特殊的环境的势力之下从这个拢统的心理状态里面产生了一种特殊的个性。所以一个人的特性是从一个全局的状态中经过了一个特殊组织力之后所分化出来的。至于这种特殊组织力量又是受个人与他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所以人格的发展是从含糊拢统的行为到明确特殊的行为;是从稀松的组织到严密的组织;是从个人与整个环境间的关系中所分化出来的。
从这个简单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完形派在教育上将产生下列的几种影响:
1. 学习是对于事物间各种特殊关系的把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事物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2. 心理的发展是从全体到部分的,所以在教学方法中我们要先使儿童懂得全局的关系,然后从这个关系中分化出特殊的题材。
3. 人格是完整的,所以在教材方面我们要注意各方面的统一性,而不应使之零散分裂,各不相干;在生活方面我们要注意整个环境对于个人行为的机能。
(三)精神分析论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是受内心一种冲动的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冲动力就是人类的欲念。人类有了欲念一定要找一条发泄或满足的出路。所以人类的行为就是发泄欲念的出路。但是人类的行为受着种种社会制度的限制不能为所欲为。结果这种欲念受着抑压而隐伏在意识的下层。这种欲念虽然是潜隐着,但是它仍然不断的活动,继续驱使我们向各方面活动,不过我们不觉得是受着这种力量的推动罢了。这种欲念因为受社会制度的抑压,它或者伪装另一种为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而发泄出来,这便是所谓“升华作用”。例如社会不容许我和某人发生肉体上的关系,于是我就立刻一个很美丽的神像,或写一篇动人的小说,或干一件轰烈的政治运动。假使我们既不能任意发泄,又不能升华为高尚的艺术,那末我们就会成为各种不同的精神病,从我们的病态中把欲念发泄出来。
这种学说对于我们所采取的教育主张又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1. 我们应该注意儿童的行为,尽量使他们的欲念有正常的发泄机会。
2. 指导儿童各种正常满足欲念的方式。提倡文艺活动。
3. 注意儿童潜意识的力量,在社会环境中利用潜移默化的功能。教育不仅是儿童有意识的生活,而是要注意他们无意识的生活。
4. 教育方法应该是发泄而不应是抑压。
5. 注意儿童反常生活之所以发生的家庭社会背景,应用心理卫生原理处理儿童训育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