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学界的两大发现,一个是进化论,一个是机体完整论。这两大发现对于教育哲学有大的影响。传统哲学对于宇宙的看法不外乎一元论,两元论,多元论三种见解。所谓一元论即以为在宇宙变化中只有一种实质。有人说这种实质是物理原素;有人说这种实质是心灵素材。总之,一元论是希望有一种原则去说明各种现象,不是用物理原则去说明心理活动,就是用心理活动去解释物理现象。结果这种解释或者失之于过分简单而抹煞了许多事实,或者出之于牵强附会,把不相类的事实归纳到同一范畴里面。所谓两元论就正是想法来弥补这种缺点,觉得宇宙间有两大因素——物质与心灵,彼此独立存在而不能混为一谈。心物分开的结果使思想家重视心理活动而轻视物质。两者既是独立存在,自有根源,然而何以在生物界中心物总是连在一起,互相依赖,而不能脱离。这又成功了哲学上所不能解决的谜。多元论主张宇宙现象五花八门,变化多端,既不能用同一原理去概括,又不能用两元来说明,所以我们应该把每方面还其本来,承认它们各有根源,互不相干,后来虽彼此间互相混杂,会合一起,这也无非是机械的堆集而已。但是何以宇宙的各方面又是完整统一,休戚相关,拔其一毛足以牵动全身的呢?
进化论和完整论的发现却正是解决这些哲学上的困难。现在我们就开始说明这两种生物学上的发现怎样影响我们的教育理论。
关于进化论我预备讲三个原则:(一)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出几个大的阶段,每一阶段有它的特点;(二)各阶段之间并非分离隔断,而是连续前进的;(三)各阶段虽是同一演进的过程,但每层自有其新的创造。说明这三点之后再讲它们在教育哲学中的意义。
在宇宙演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分成四个大的阶段。(一)物理界,它的组织成分可以说是原子或电子、正子、中子等,它的运动原理是机械的。(二)生理界,它的组织成分是一切有机物或植物和动物,它的动作原理,在植物界是营养作用,在动物界是生理本能的冲动。(三)心理界,它里面的份子是人类,他们的活动原理是以过去的经验来应付目前的困难和创造将来。(四)精神界,它的内容是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哲学,这种活动可以说是一种精纯的享受,超越了实用的境界。
这四个阶段是连续一气的。宇宙的进化是从物理界到生理界,由生理界到心理界,由心理界到精神界。上一层并非脱离下层而独立存在的,反之,上层建筑在下层上。换句话说,在上层的组织中包含有下层的组织。例如文艺作品是人类活动中的一部分;人类是动物界的一部分;动物界是生物中的一部分;生物是物理界的一部分。当我们创造或赏一幅图画的时候我们少不了心理活动和经验,如感觉、记忆、知识、思想等。当我们感觉、记忆、认知、和思想的时候我们少不了肌肉活动和神经传导。当我们的肌肉或神经活动的时候其中必产生物理化学作用。
但是我们能不能说,作一首曲或画一幅画即等于许多心理活动如知觉、想象、知识之总和?认识作用即等于许多肌肉运动和神经传导之总和?神经传导即等于某种化学作用而已?机械论者曾经想用这个原理来主张人类的活动即等于一架机器的活动。人是一堆细胞,细胞是许多化学原素,化学原素是阴阳电荷的吸拒而已。不过我们以为这里面抹煞了许多的事实。不错,人类是少不了细胞的,但是一堆细胞的活动就等于人的活动吗?植物的生长是一堆细胞的活动;动物的本能也是一堆细胞的活动。人类和动植物就没有一点区别吗?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和植物的特点能否都用细胞的新陈代谢去解说呢?不!我们以为文艺作品,宗教活动,哲学研究等等不同于人类一般解决衣食的行为。人类利用智慧作工具以维持其生命的活动不同于一般动物维持其生命的行动。动物维持生命的行动不同于植物的营养作用,而植物的营养作用又不同于物理运动和化学作用。此处我们特别要介绍进化论里面的突创原理。所谓突创原理就是说在进化过程中每一层都有其特创的新关系,而这种新的关系是前层所没有的。H2是一种特殊的组织。O又是一种特殊的组织。当H2和O两者组织起来的时候它们之间突创出一种新的关系,这是的H2O既不是H2,又不是O,而成为了水。某堆细胞组织成功神经系;另一堆细胞组织成功循环系;又一堆细胞组织成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消化系,生殖系等等。神经系、循环系、消化系、感官、肢体等等组织成功一个动物。我们不能说动物就等于这些器官之总和,因为在动物的有机体中这些器官产生了一种新的构造关系,而整个有机体的组织关系是在这些单独的器官中所没有的。这种新的组织关系便是突创的特性。这种特性是从下层组织中所突创出来的,而不同于下层的组织成分。下层的组织成分虽然是构成上层新关系的基础,但是下层一经产生上层的新关系之后,它本身反受着上层这种新关系的支配。下层是上层的基础,但是由下层中所突创的上层特性反要支配下层。例如人的身体是由于各种器官所组织成功的,但是这些器官却不能单独活动而须受整个有机体所支配的。再以社会组织而论也是如此。学校是许多各形各色的人物所组织成功的,但是这些人们在整个学校组织之下都要受学校行政的支配。
从以上这个简短的讨论中我们可以发现下列几点它在教育哲学上所产生的意义。
(一)人和自然界是连续一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活是建筑在自然环境上面的。所以人类最基本的工作是维持生命。但是其他的动物的动作也是维持生命。不过人类和其他动物不同者是他能利用特别发达的智慧做工具,不断改造他的经验而借以维持生命。教育就是这个过程的本身。
(二)人与自然是连续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发展也应该是连续一气,休戚相关的。
(三)人生的活动不止于维持生命,它仍不断的前进而创造出美善的精神境界,再让这个精神境界的特性来支配我们日常的生活。根据前面所讨论的突创原理,我们可以举一个教育例子说,在我们个人间的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美感的经验,然后再让这种美感价值来支配我们日常的生活。其他如美善各方面亦然。其实在整个人生中各方面的精神价值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联合一气,完整统一的。因此教育的意义更进一步在追求精神价值。不仅让生理的冲动,或经验的改造来支配我们的生活,更进一步,还要让精神的价值来支配人生。(www.xing528.com)
生物界的第二个发现是机体完整论。上面虽略有提到,现在再比较作详细的介绍并说明它在教育上的意义。
关于完整论我也预备提出三点:(一)宇宙进化是一个完整的有机过程;(二)单个有机体和它的环境是完整统一的;(三)有机体的内部是一个完整的全体。
斯末资(J. C. Smuts)在他的进化与全体性一书中主张宇宙全部进化的过程只是全体性的表现。所谓全体性有几个特点:(一)它是综合的,全部是由部分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关系;(二)它是创造的,全体中的特性是部分中所没有的;(三)它是完整的,在全体中部分分工合作,各种不同的构造机能在同一目的之下密切配合起来;(四)它是自由的,各部分在同一功能之下能自由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这些特点我们在全部宇宙进化的过程中都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宇宙的进化和历史的演进乃是连续的、创造的、完整的、自由的。
其次我们知道个体和他的环境是完整配合的。一个个体并不是在他的环境中单独存在的。个体的活动和他的四周是发生影响的,所以一个完整的个体应该是个体以及他的“活动场”。“场”字是从“电场”或“磁场”方面借用的,因为一块磁铁,它的吸引力不仅于它本身而且还达到它四周的相当范围,例如一点铁屑并没有触及磁石本身而只进入了它的吸力范围以内,它就会被吸住。有机体也有这种“活动场”,它的影响能达到他四周相当的场野,而人类的活动场为尤大。生物哲学家哈尔登(J. S. Haldane)在他的科学与哲学一书中说:“在生物学家看起来,一个有机体四周的环境和他的内部各器官同样是在参入在他的生命之中。四周的环境经过感觉器官,深深影响整个的有机体,而变成了个体生命的一部分。生物学之工作即研究:此种参入状态。”(原书二〇二页)他讨论过有机体的吸呼作用怎样使外在环境和内部机构协和配合起来。吴韦士(R. S. Woodworth)在他的心理学第四版中也说明个人有依赖环境,抵抗环境,和创造环境的力量。
最后,我们要说明有机体的内部也是完整的。假如德国生物学家杜里舒(Driesch)证明有机体内部的组织并不是机械的镶配,而是各部分调协配合的结果。有机体在胚胎时代某部分将来可能的发展成功某一种器官,它本身并没有预定的潜能性,它将来的发展是受将来的环境所决定的。例如同一部分在此种配合中可能发展而成功有机体的头部,但在另一种处置之下它也可能发展而成功有机体的尾部。所以杜里舒说一个有机体的胚胎乃是一个有同等潜能性的调和系统(harmonic equi-potential system),在同一系统中各细胞共同发展而成为一互相和谐的完整组织。哈而登在他的生物学之哲学基础中也曾举过呼吸和循环来说明有机体内部的调和。谢灵登(Sherrington)在他的《神经系之统一性》一书也证明神经系的活动在整个有机中有统一的作用,而且神经系和有机体的其他机关也是共同合作的。
这许多事实告诉我们:
(一)人类的生活并不是分裂的而是完整的,人生的各方面是调和配合,休戚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把生活分裂成功许多独立的部门。在不能不分科学习的情形之下我们不能忘了生活的完整性。
(二)个体与环境是统一的,那末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在经验的改造中我们所注意的不是个体而是个体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