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解读阅读动机与需求行为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解读阅读动机与需求行为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者的动机对其阅读行为具有直接的推动和调控作用。阅读动机反映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满足读者阅读愿望的内部动力。从阅读动机与阅读需要的联系分析,可以把阅读动机分为下列三种类型:学习动机。所以阅读动机能够强化读者行为,进一步激发读者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水平、个性心理及购买力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读者表现出不同的阅读动机、目的。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解读阅读动机与需求行为

(一)阅读动机

人的行为离不开需求,而需求是通过动机来激起和推动行为的。读者的动机对其阅读行为具有直接的推动和调控作用。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心理动因,它是在阅读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阅读需求达到一定强度时,成为了一种非阅读不可的内心紧张状态,有力的推动人去进行阅读活动,就变成了阅读动机。

读者的阅读动机是引发、维持其阅读行为并将之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激励读者去阅读的主观原因,是读者内部愿望的表现,它萌生于阅读的准备阶段,是属于阅读的“始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行为规律是需求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动机的范畴分为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两种,意识动机是一种自觉性动机,指兴趣、信念、意图等,在行为动机体系中起长久的主导作用;无意识动机是一种无明确意识的需求,指定势、意向等,在行为动机体系中起暂时的诱发作用。阅读动机反映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满足读者阅读愿望的内部动力。

1.阅读动机的基本类型

由于阅读动机由阅读需要转化而来,因此它与阅读需要之间存在着大体上的对应。从阅读动机与阅读需要的联系分析,可以把阅读动机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1)学习动机。这是读者阅读动机中最重要的动机,是直接推动读者进行阅读的一种心理力量或意向。其阅读目的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思想,了解人生社会,使个人的文化素质和学识修养达到较高的层次。阅读的盲目性小,选择性大。它产生于读者的求知型阅读需要,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和兴趣等形式,对读者阅读行为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学习动机所导致的阅读行为是多方面的,如为了提高业务水平,为了扩大知识面,为了升学考试、文化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称等。

(2)解疑动机。解疑动机指读者在工作、学习、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及社会生活中,遇到了各种疑难问题,需要寻求具体知识或办法,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阅读动机。这类读者对新学科、新知识的兴趣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求知欲很强,他们的阅读动机表现形式多样,专指性强,表现出的阅读行为多种多样,其对阅读内容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主题、多层次的。

(3)娱乐动机。娱乐动机产生于消遣性的阅读需要,是一种十分广泛而普遍的阅读动机,任何层次的读者都有这类动机。读者阅读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广泛性地阅读文艺体育、社交、旅游等,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在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余调剂文化生活。

2.阅读动机的主要作用

阅读动机对读者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引发和唤起读者的阅读行为,强化阅读认知过程。由于阅读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推动读者进行阅读的内部动因,是决定读者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读者的阅读行动及阅读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的阅读动机所驱使。它是社会需要和读者行为之间的心理媒介;它激发和引起读者个体的阅读活动,对阅读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2)阅读动机具有强化阅读过程的作用。阅读动机是推动读者产生阅读行为的直接原因。在读者具有的各种阅读动机中,优势动机和主导动机能够使读者产生自觉的文献选择行为,即使遇到困难,读者也会在强烈的动机驱使下避开障碍,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通过各种途径,如改变实现阅读目的的手段和方法来最终达到目的,实现对文献的利用。所以阅读动机能够强化读者行为,进一步激发读者阅读活动的积极性。

(3)阅读动机具有提高阅读效率的作用。阅读动机一经产生,便会引导并维持读者去争取某种目标对象,以实现其志向和愿望。只要读者的阅读动机没有满足、转移或消亡,读者的这种努力就不会停止。因而阅读动机在阅读行为中能够引导读者活动朝着一定的目标进行,对阅读行为具有定向作用,使读者通过各种途径关注阅读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阅读动机的作用是引发和唤起人的阅读行为启动阅读认知过程;推动阅读行为向某一目标进行以获得学习效果;增加和维持阅读认知过程的力度,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集中精力于所学的对象。

(二)阅读需求

众所周知,人的行为总是伴随着人的需求、情感、意志的,人的活动总是由某种需求、目的来引发的,阅读活动自然也不例外。阅读需求是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有了阅读需求,才会为自己提出阅读的目的,形成阅读动机,从而产生阅读行为。读者的阅读行为通常是在两种情境下发生:一是读者有某种需求,通过各种途径或手段去寻求阅读对象,从而产生阅读行为;二是读者并没有明确某种阅读需求,只是由于处于外界某一情境下而产生阅读行为。因此,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必须先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

1.阅读需求的特征

任何具体的阅读行为总是和一定的阅读需求联系在一起,而阅读行为的实施也是以获取能够满足阅读需求的目标对象为目的。在读者意识活动中,阅读需求是最质本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它制约和影响读者其他的意识活动,诸如动机、情感、认知、兴趣、意志、态度等心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是决定读者阅读行为的根本动力。要认识和掌握读者具体的阅读行为,必须先从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去寻求答案。尽管读者性别、年龄、职业、民族、阶层、兴趣爱好、能力、动机不同,他们的阅读需求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及读者自身特征的变化,但总体而言,读者的阅读行为有其共性,从宏观上分析,阅读需求有如下特征:(www.xing528.com)

第一,阅读需求的多样性。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水平、个性心理及购买力等方面的因素决定了读者表现出不同的阅读动机、目的。读者需求的多样性,既表现为对阅读媒介内容上的要求,也表现出各类读者对媒介的选择,购买具有多种多样的指向和特点。所有这些,都证明了读者阅读需求的多样性。

第二,阅读需求的可变化性和发展性。随着社会的前进、发展和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读者的阅读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种需求欲望满足以后又会不断产生新的更高的需求,或这一需求向另一需求转移,潜在的需求转变成现实需求,微弱的需求转为强烈的需求,强烈的需求转向微弱的需求等,都是经常发生的。另外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左右,以及个人兴趣的变化的影响,读者阅读需求大都不会固定于某一方面,满足某一要求,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第三,阅读需求的时代性。人是环境的产物。读者阅读需求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读者阅读需求常常受到时代精神、风尚、环境等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感。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社会提倡什么,一度流行什么,都会强化读者的阅读欲望,使之产生迎合某种时代风气的阅读倾向。

第四,阅读需求的可调节性。读者的需求是可以引导和调节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是说,通过各种宣传渠道能够引导读者阅读需求发生变化和转移。读者的潜在阅读欲望可以变为明显的行动,未来的阅读需求可以变为现实的阅读需求。

第五,阅读需求的多元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读者对阅读的需求日益增长,读者以多种媒介方式阅读成为可能。如传统的阅览、计算机索取、网上索取、超文本索取等,传统方式与现代方式并存,阅读呈多元化趋势发展。需求内容也将向有序性、复杂性等方向综合发展。

2.阅读需求的类型

读者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出发,会看到各不相同的读者需求类型。曾祥芹、韩雪屏在其主编的《阅读学原理》一书中,根据阅读的目的、对象、方式和素质给阅读作了详细的分类:按照阅读的目的,可以把阅读分为学习性阅读(积累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发展性阅读)、欣赏性阅读(审美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娱乐性阅读)、研究性阅读(评价性阅读、专题性阅读、校勘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按阅读对象,可以把阅读分为白话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文章阅读与文学阅读、哲学社会科学的阅读与自然科学的阅读;按照阅读方式,可以把阅读分为朗读与默读、精读与略读、全读与跳读、慢读与快读、个体阅读与群体阅读;按照阅读者的素质,可以把阅读分为幼儿阅读、青少年阅读、成人阅读、基础阅读、职业阅读、专家阅读。

(1)根据阅读的目的划分。

第一,求知型阅读。这是读者阅读中最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需求,是直接推动读者进行阅读的心理力量和意向。这种求知型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如饥似渴,“求知欲”极端旺盛,他们对自己所要阅读的知识有一定的计划性,都是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在阅读活动中能集中而又强烈地体现出来。这类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为了掌握科学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和学识修养,充实学习、工作、生产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种以获取知识为特征的需求,涉及阅读内容范围广泛,现代人称这种阅读为“充电”。此类读者的阅读需求十分具体、直接,具有急、短、专、快的特点。

第二,实用型阅读。这类读者的需求是从实用出发,为解决实际需求,包括理论、科技、教育工作者及技术人员、工人、农民和学生等。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带着问题探求具体答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他们阅读的内容大都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及手边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关,阅读需求十分具体。由于实用型阅读需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各层次、各类型读者都具有这种阅读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般读者对生活方面的阅读需求不断增多,为满足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的需求,阅读一些如家居、服装、家电、美容园艺育儿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消遣型阅读。消遣型阅读是指在工作或学习之余,利用闲暇时间随意进行的一种轻松自在的、以消遣休闲为目的的阅读,是人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阅读,读者把阅读当作精神生活中的娱乐、休闲活动。消遣型读者阅读的动力是兴趣,这类读者的阅读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只是为了休闲、调节和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娱乐享受。读者往往凭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它是一种无强制性的阅读,阅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新奇性、趣味性、通俗性和娱乐性,并有明显的档次区别。通过阅读,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并获得生活、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识。

第四,研究型阅读。研究型读者与所从事的专业和所研究的项目密切相关,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较专深和较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担负着一定的科研任务,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研究型读者对阅读的需求往往具有专、深、新的特点。阅读的内容专业性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这类读者研究目的明确、专业性强,阅读时带着问题去阅读。他们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求速度、求专深、求新颖、求准确。他们的研究欲、创造欲是成就动机的表现形式。研究型阅读的读者不以接受为目的,这类读者阅读不仅需要对阅读的内容有全面、透彻的了解,还要清楚阅读内容对自己的研究是否有价值,能否解答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同时还对新知识、新发现、新技术、新信息充满渴望和追求。

研究性阅读是形成独立见解的阅读,没有形成自己见解的阅读就不是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是一种超越作者本意,产生创造性结论的阅读,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研究型阅读的读者经常采用专题阅读和比较阅读的方式。

(2)根据阅读主体素质划分。阅读主体通常指具体阅读过程中从事阅读活动的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是阅读行为的发动者和操作者,自始至终决定着阅读的目的、任务、方式和效果。阅读者始终处在一个积极的主动的地位,因而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对图书馆而言,整部图书馆史是一部读者史,具体说就是阅读主体、认知主体、价值判断主体的发展史。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广泛存在于全社会的各个阶层和行业之中。读者类型研究,应根据读者群体的性质来分析,可以按年龄、职业、文化层次来划分读者类型。

根据职业、年龄、文化层次进行划分。这种划分比较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划分法。职业、年龄、文化层次这些属性在不同的阅读者身上表现得比较明显,对阅读影响较大。由于各种类型的读者所从事的职业、生活方式、文化教养不同,导致读者阅读的内容、目的、方法有很大差异。

按职业可以将读者划分为知识分子读者、干部读者、工人读者、农民读者,按年龄可以将读者划分为少儿读者、青年读者、中老年读者,按文化层次可以将读者划分为小学生读者、中学生读者、大学生读者、专家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