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展播
一、字词
枇杷(ía) 扃牖(iōn ǒu) 婢(bì) 渗漉(lù)
修葺(qì) 栏楯(shǔn) 迨(dài) 异爨(cuàn)
老妪(yù) 先妣(bǐ) 呱呱(gū) 阖(hé)门
象笏(hù) 长号(háo)
1.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朝昆山(今属江苏)人,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其代表作为《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桐城派的姚鼐评价他“是架设在‘唐宋八大家’与‘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2.文体知识
“志”即“记”,指古代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要求围绕所记的对象特点,既写其形,更传其神;写法上不拘一格,随物赋形,言而有序。这类文章大多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样的表达方式,来记人叙事,描摹对象,抒发情怀。
三、主题思想
《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文章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写出了母亲、祖母与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阴郁和悲哀。
四、写作特色
1.文气贯通,浑然一体。文章写于不同时期,写的是生活琐事,思念的人分属三代,但作者以项脊轩为线索,“借一阁寄三室之遗迹”,将人物、事件联系起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又以或喜或悲的感情灌注其中,寄托深情,使全文浑然一体,一点没有松散凌乱的感觉。
2.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通过生动的细节,用平实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大家庭的破败衰落,只一两个典型细节,“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不言感慨而感慨自见;写祖母的神态性格,只平平常常几句话和两个动作,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就表现出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复杂的感情来。叙事以白描见长,抒情以朴素为归,恰如王锡爵所说,“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
难点聚焦
《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以下部分是作者若干年后补写的。想一想,作者补写的这两段有什么作用?与前文相比,最后一段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作者若干年后重读旧文,想起妻子嫁给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抚慰,以及现在妻死室坏给自己的伤痛,于是作者补写了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悲和难以排遣的精神苦闷,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这两段文字笔调内敛,语气平静,“以乐景写悲情”,用婚后欢乐的生活细节反衬现在的伤感,尤其是“其后六年”“其后二年”“然自后”一组时间词语,更寄寓了无穷的感慨。
文末摇曳生姿,写亡妻手植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写景语结束全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引发读者不尽的凄婉惆怅的共鸣。用今昔对比来抒发人生感慨是诗文中常用的感情抒发的方法。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冥(míng)然 先妣(bǐ) 长号(háo) 栖(xī)息
B.万籁(lài) 修葺(qì) 阖(hé)门 呱呱(guāguā)而泣
C.栏楯(shǔn) 异爨(cuàn) 扃(jiōng)牖 尘泥渗(shèn)漉
D.象笏(hù) 逾(yú)庖 老妪(ōu) 偃(yǎn)仰啸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制稍异于前 制:规制、格局
B.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珊珊:美好的样子
C.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周:周围
D.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归宁:古代出嫁女子回娘家省亲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
B.其后二年,余久卧床无聊 其制稍异于前
C.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某所,而母立于兹
D.娘以指扣门扉曰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5.下列各句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C.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D.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6.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结构后置)
C.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译:在这之前,院子南北相通,构成一体。
B.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译:等到诸位伯父(分家)别起炉灶,里里外外装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译:我的妻子回娘家看望父母,归来后转述她小妹们的话:“听说姐姐家有间阁子,什么叫阁子呢?”
D.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译: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掉,应该是有保护神吧。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慨的一种文体。
B.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C.本文第二段中,作者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喜之情。(www.xing528.com)
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话说,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3题。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9.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迨诸父异爨 迨:等到
B.凡再变矣 再:再一次
C.妪,先大母婢也 先:去世的
D.比去,以手阖门 阖:同“合”,关闭
10.比较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客逾庖而宴 ②呱呱而泣
③室西连于中闺 ④而母立于兹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11.对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老妪)尝居于此 B.(儿)欲食乎
C.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 D.比(大母)去,(吾)以手阖门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分家后庭院内安置了许多小门,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请客的时候,客人要越过厨房赴宴,很不方便。
B.家中的老婆婆曾是作者去世的祖母的女仆,她告诉作者,祖母曾拿一象笏给他,勉励他要努力学习。
C.作者的母亲在世时对子女关爱有加,她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关切地问寒问饥。
D.本文善于选取生活小事和平凡场景来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作者的深情,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
1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16题。
先妣事略
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年十六来归。逾年生女淑静。淑静者,大姊也。期而生有光。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十六来归来归:出嫁,嫁过来
B.室靡弃物 靡:没有
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
D.遇童仆 遇:遇到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以二子肖母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抚爱之,益念孺人 先妣抚之甚厚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十六年而有妇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中“馀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