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语文复习指南:《琵琶行》艺术成就及同样主旨的《长恨歌》

高考语文复习指南:《琵琶行》艺术成就及同样主旨的《长恨歌》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2.文体知识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3.写作背景《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2.对“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主旨的理解。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高考语文复习指南:《琵琶行》艺术成就及同样主旨的《长恨歌》

要点展播

一、字词

1.字音

(pén)浦口 (diàn)头云(bì)嘲哳(zhāo zhā) 迁(zhé)

虾蟆(háma)陵 霓(cháng) (zhēng)铮

2.古今异义

(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2)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爆发出,突然冲出。

今义:物体表面鼓出来,超出一般的显露出来。

(3)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4)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刚才。

今义:朝前。

(5)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古义:因而创作。

含义:表因果关系连词

长句 古义:七言诗

含义: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6)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首领的称呼。

(7)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面貌,面容。

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3.词类活用

(1)闻舟中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3)商人别离(形容词作动词。重,看重;轻,轻视)

二、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代表了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2.文体知识

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还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

3.写作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三、主题思想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四、写作特色

1.以喻写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如“如急雨”“如私语”“水浆迸”“刀枪鸣”“珠落玉盘”“莺语花底”,读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且简洁灵活。诸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是凝练优美、扣人心弦的流传千古的佳句

2.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曲中含情。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

4.明暗线索。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索,扩大了写作空间,并且结构严谨。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条明线,诗人的感受是一条暗线。明线从具体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事物的本质来揭示主题。也可以说是一条反映民间的变化,一条反映朝政动乱的变化。一虚一实,虚实相连,使结构在严谨中显出错落。

难点聚焦

1.学习用文字表现音乐的艺术手法。

2.对“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一主旨的理解。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 ( )

A.(pén)浦 (jiāo)悴 六(yāo)

B.铮(zhēng) (jiǎ)人 (dí)花

C.(há)蟆 (cáo)杂 (diàn)头

D.(jìn)月 呕(yá) 嘲(zhā)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曲罢悯默 钿头云篦 连篇累牍 杜鹃啼血

B.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豪言壮语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可真难,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www.xing528.com)

B.刚退居二线的老王抱怨说:“你看我才退下来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这段时间,我们一起流汗,一起流泪,“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轮到中国选手申雪、赵洪博出场了,大家都屏住呼吸,场内一片寂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啊!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2015年3月3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5.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6.对下列寓情于景的句子,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氛围,以烘托送客的情真意切。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言”,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

D.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女“守空船”的冷寂、凄凉、悲怆。

7.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不便说,也不愿见人。

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

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D.“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9.“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这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13.这首诗的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