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展播
一、字词
1.字音
王(wàng)关中 飨(xiǎng)士卒 好(hào)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樊哙(kuài) 瞋(chēn)目 目眦(zì)
按剑而跽(jì) 间(jiàn)行 玉玦(jué) 交戟(jǐ)
彘(zhì)肩 啗(dàn) 戮(lù)力 桮杓(bēi sháo)
刀俎(zǔ) 靳(jìn)彊 郦(lì)山
2.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2)要项伯:同“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
(5)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
(6)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7)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
(8)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
3.古今异义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指意外之事 今义:十分,很
(2)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详细叙说
(3)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婚姻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义:省名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对南地区 今义:省名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一样用翅膀
(2)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扎)/道芷阳间行(取道)/籍吏民(登记)/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称王)
(3)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友善)/豪毛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4)形容词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
(5)动词使动用法。
臣活之(使……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随从)/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同“纳”,使……纳入)/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1.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公元前90),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
2.作品知识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鲁迅先生在他的《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主题思想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这样说,是因为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四、写作特色
1.善于在矛盾开展中描绘人物。通过重要历史事件的描写以突现人物,使之为塑造形象服务。人物形象鲜明,具备典型性。
2.善于把巨大的历史事件与丰富的细节描写相结合,善于把生动的场面叙写与细节描绘相结合。在对尖锐的矛盾斗争的叙写当中,完成惊奇的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3.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这篇课文在对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对话占了很大的篇幅。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难点聚焦
鸿门宴上项羽缘何一再错失良机最终放走刘邦?
从课文节选部分看,使项王一改初衷的因素有五:一是项伯泄密并为刘说情;二是刘邦冒险谢罪鸿门所表现的“诚意”和谦恭;三是樊哙闯帐痛下说辞;四是张良察言观色巧与周旋;五是项羽性格上诸如“为人不忍”“自矜功伐”一类的弱点。其实更主要的原因却在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使他不得不然。项羽矫王命杀宋义夺兵救赵,虽曰“将五诸侯灭秦”,但其统帅地位并不巩固。若在秦王朝刚刚灭亡之时就杀了曾是抗秦友军首领的刘邦,必然遭到其他诸侯的反对,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境地。细读课文不难发现,使项羽打消发兵攻打刘邦念头的是项伯,使项羽决定不杀刘邦的是樊哙。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樊哙说:“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两人都是赳赳武夫,并无盖世辩才,寥寥数语,却令项王回心转意,何也?恐怕就在于两人都直截了当地指出,从政治谋略的角度看,刘邦是杀不得的。而这个道理当项羽从一时冲动中冷静下来,相信也是反复思量,深以为然的。
热点演练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道歉,谢罪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且为之奈何
B.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C.拔剑切而啗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3.下列各项中,“谢”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C.乃令张良留谢
D.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
4.下列选出每组句子加点字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常以身翼蔽沛公
B.吾得兄事之
C.毕礼而归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B.张良出,要项伯
C.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下列句中“为”字与例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www.xing528.com)
B.若属皆且为所虏
C.窃为大王不取也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7.对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沛公欲王关(函谷关)中
沛公居山东(太行山以东)时
B.范增说(shuì,劝告,劝说)项羽曰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yǔ,说给他听)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
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脚下)
D.沛公之参乘(站在车右的警卫)樊哙者也
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不足与谋
8.下列各句的译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译:从这里取道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
B.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步行逃离。
C.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译:杀人只怕不能杀心,刑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否则我们这些人就全都要被他俘虏!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9.下面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③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④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⑤木直中绳,以为轮 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⑦因击沛公于坐 ⑧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A.①②⑤⑧ B.④⑤⑥⑦
C.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⑧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项伯许诺B.约为婚姻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③/②⑤/①④/⑥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④⑥/②⑤/③ D.③⑥/②⑤/①④
12.以下句子中能够表现刘邦处事机警,善于应变的性格特点的一组是 ( )
①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⑤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⑥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④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6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①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②,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①檥(yǐ):通“舣”,使船靠岸。②面之:跟项王面对面。吕马童原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回过头来看见他,二人才正面相对。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筑壁垒
B.力拔山兮气盖世 盖:胜过
C.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D.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购:购买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C.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①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②乃自刎而死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羽在刘邦及诸侯的军营四面唱起楚歌,同时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B.项羽之所以乌江拒渡,是因为觉得是老天要灭掉自己,且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
C.节选的内容主要写了垓下之围和乌江拒渡,均表现了项羽在末路中的英雄本色。
D.垓下之围渲染悲剧气氛,乌江自刎精雕细刻神态,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
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