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展播
一、字词
1.字音
句读(dòu) 官盛则近谀(yú) 郯(tán)子 老聃(dān)
苌弘(cháng hóng)蟠(pán) 以贻(yí)之
2.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同“授”,教授。
(2)或师焉,或不焉:同“否”。
3.古今异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指用来……的,现在指表结果的连词。
(2)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古代指一般人,现在指大众。
(3)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指求学的人,现在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代指不一定,现在指用不着、不需要。
(5)吾从而师之:古代指跟从并且,现在指表结果、目的的连词。
(6)小学而大遗:古代指小的方面要学习,现在指学制的初级阶段。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故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三代两汉散文,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章内容的重要性;在文学形式上力主创新,对后世散文影响深远。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险怪,讲究用奇字,造奇句,人们称之为“以文为诗”。与孟郊、贾岛等人自成一派,史称“韩孟诗派”。诗文被门人辑为《昌黎先生集》。
《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条条框框,具有进步意义。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这种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三、主题思想
本文论点是“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围绕这个中心,文章首先从正面立论,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接着,慨叹师道不传已久,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以众人的“耻学于师”反衬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在第三段中,又运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最后一段,说明写本文的缘由,这本属于附记性质,但作者赞扬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能行古道(行从师之道)”,又一次强调了他的观点。
四、写作特色
作者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层层衔接,一气贯通。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择师教子”和“其身不从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对比,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文中采用引用论证和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更加增强了说服力。
难点聚焦
1.学习本文“破”“立”结合、正反对比的写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及论证过程。
热点演练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贻 (yí) 嗟 (jiē)乎 针砭 (biǎn)时弊
B.蹉 (cuō)跌 严谨 (jǐn) 不拘 (jū)于时
C.鞭笞 (chī) 阿 (ā)谀 杀一儆 (jǐng)百
D.沏(qì)茶 联袂(mèi) 不屑一提(xi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择师而教之 吾从而师之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B.不耻相师 师:老师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得知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从师的道理
B.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句读:句子的朗读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百工:各种工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书和传记(www.xing528.com)
7.下列各句中“之”字代指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非生而知之者(代指“知识和道理”)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指前文的“其子”)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指前文的“童子”)
D.则群聚而笑之(代指前文所有的“士大夫”)
8.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论述“择师”原则的一组是 ( )
①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④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⑤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A.①③ B.⑤⑥ C.②③ D.②④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吾未见其明也 明:聪明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读:句中的停顿
D.则耻师焉,惑矣 惑:疑惑
10.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其出人也远矣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各项中“于”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耻学于师 ②不拘于时 ③学于余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其皆出于此乎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①和③相同,②与④相同,⑤与⑥不同
B.①和③不同,②与④不同,⑤与⑥相同
C.①和③相同,其余全部不同
D.①和③不同,其余全部相同
12.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3—15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
13.下列各组中,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
A.益:更 辄:就 犯:冒犯
B.暇:空闲 挈挈:孤独 而东:到东边去
C.仆:我 恒:常 幸:庆幸
D.被:披 已:已经 吾子:我的儿子
14.下列各项中,“以”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 B.愈以是得狂名
C.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 D.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15.下列对“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仅仅(我)会遭到(世俗)责怪,也会因此使你受到非议。
B.不仅我会病的,你也会病的。
C.不仅见到他会生病,也会见到你病的。
D.不仅仅(他)会遭到(世俗)责怪,你也会遭到责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