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管理学生:矛盾与冲突的本质

教师管理学生:矛盾与冲突的本质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作为教师不要试图为学生制定比较多的规范。感恩教育的敌人是把责任理所当然化。教师管理学生是不是“理所当然”?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师生矛盾主要不在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代际文化的冲突。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总会存在着“矛盾”。

教师管理学生:矛盾与冲突的本质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那么,你爱学生吗?

——有爱,更有责任。

爱:爱是单向的,也是双向的,作为师生来说,它是彼此关系的推定。

师生关系也好,任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好,不要轻易把出现的事情用善与恶来划分,要知道,事实本无善恶之分,只有道德才可分出善恶来(比如海因兹的故事——海因兹该不该偷药?)

因此,我们不要总想着“赢了”孩子,而是要“赢得”孩子。

那么,什么是学生(孩子)?

学生犯了错,错了就是错了,决不要企图从心理层面去加以解释,一旦进入心理问题,就没有对错之分了——所以说,学生是一种心理存在。

学生还是一种文化存在。可是,学生有样吗?

这里同样用心理学来说明:

——有样无样属于不同时代的人的看法,在你眼中没样,可在某些人眼中却是一种“范”。

可现在教师为何愈来愈难做?

因为孩子(学生)所面对的社会是家长或老师未曾熟悉的前喻文化现象。由于不熟悉,所以不能很好地驾驭而有困惑。

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其实就是给学生更多的责任。作为教师不要试图为学生制定比较多的规范。

所以,我们提倡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的敌人是把责任理所当然化。

教师管理学生是不是“理所当然”?教师和学生之们为什么总会存在矛盾?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师生矛盾主要不在情感,本质上是一种代际文化的冲突。

代际文化的冲突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能消失。也就是说,师生之间总会存在着“矛盾”。那么,我们该如何“赢得”孩子呢?

a. 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www.xing528.com)

b.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是宽恕——是非要分明;

c. 告诉孩子你的感受——从成人的角度帮助孩子分析;

d. 让孩子关注问题的解决——不要折中,指明问题的解决方向。

事实上,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何妨从孩子的角度分析一下当代学生文化的心理特点。

a. 特点之一:“表里不一”。

外表:酷(符号化存在的自我;语言、服饰、行为)。

内心:对传统价值的坚守——韩寒、赤兔之死。

b. 特点之二:独立与依赖交织。

我是谁?——我就是我。

过分沉迷网络,明明上当,偏偏仰视。

c. 特点之三:酷与痛并存。

洁身自好与身居狗窝,毕业书籍满天飞。

d. 问题与发展同在。

“垮掉的一代”到“鸟巢一代”。

当代青少年在追求“自我”的“酷”的同时却掩藏不了自我无法同一、梦想和现实分裂的孤独和迷茫的“痛”,他们希望通过时尚的消费来得到慰藉,但是这样的“扮酷”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欢乐和快感,回到现实,这一切的虚幻都化为乌有,伴随他们的将是来自心灵深处的超现实性与其生存空间的现实性的矛盾的更强烈的“痛”。这又会进一步的强化他们通过时尚消费来“扮酷”的欲望和行动。

所以,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段的人,都请对孩子多一分耐心和宽容。既要以己度人,更要以人度己,这样,天地才能宽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