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佳源
吴神医在金井一带开所行医,治咳治热,消寒止暑,药到病除,在金井挂头号。
为何被称为神医,说来话倒不长。金井小区,大大小小几十栋,当地人,外地人,人挤人。人一多,得病的也多,谁家没个伤风感冒,咳嗽呕吐?古话说得好,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就瞅着这儿人多,想发财的大夫也多,前前后后十几家诊所。说来奇怪,就吴大夫这儿病号多,大家伙宁愿在吴大夫这儿排队,也不愿去别家就诊。久而久之,那些医生都灰溜溜地挪到别的小区开诊所去了,单剩下吴大夫这家。要问为什么,居民都说这吴医生人好,医术也高啊。
吴神医身材中等,天天起早贪黑地看病。可这就奇了!吴神医年纪四十,天天忙,遇上春季病发高峰期,忙得饭也吃不上一口。照理说应该有点儿衰色,但是吴神医偏没有,反倒唇红齿白、明眸皓齿,像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
吴神医为人和善,常与病人开玩笑,跟你在大医院见过的板着一张脸的医生完全不一样。他乐呵呵的,就是病得有气没力的人见了他,也会生出些力量来。若是你得了大病,他也绝不会吓着你,而是和气地说:“这个嘛,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会好的,可惜我这儿缺那个机器。所以,老人家,您还是上中心医院瞅瞅去,瞅好了,保您活到一百岁还乐呵。”若你得的是小感冒,他也不会随便开药赚钱:“小姑娘,这是感冒了,没事的,不用吃药,是药三分毒啊。多喝白开水,多呼吸新鲜空气,照旧吃饭上学,不要太在乎了。”非开药不可的时候,他也不会漫天要价,凭良心开药,凭良心给价,这是吴神医认的理儿。偶尔有人着急拿个创口贴、弄几片甘草,给钱他也不要,白送。
不仅如此,吴神医看病不分贵贱,谁都要排队。村长来了,也得按次序来。说起这排队,那可真是长龙见首不见尾。这排队不管你是早上来,还是中午、晚上来,终究是要等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的。你早上来,诊所里黑压压的一片人;你中午来,诊所里的床上都躺着人;你晚上来,站你前面的那个可能会说:“唉,我四点就到了,现在六点了,还没轮到我!”不管你啥时候来,情况都一个样,不管是厅内还是厅外,都是一片一片的人。吴神医呢,谁埋怨都不管,只管看他的病,只管轻言细语地跟病人解释,只管开他的药。好在他没有下班的点,他说:“不要急,都会看到的。”(www.xing528.com)
过年的时候,人人都往店门口贴对联,吉利话金光闪闪的,吴神医的诊所从不贴对联,用他自己的话说:“若是诊所生意兴隆,病的人就多了。行医问诊,图的是大家健康,还是不贴了吧。”
就这样,吴神医人见人敬。
名师点评
本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构篇,先总写吴神医在金井挂头号,再分叙挂头号的原因,最后总结“吴神医人见人敬”。层次清晰,文风轻快,读该文,有如听赏欢快的小曲。
本文写的是一个人见人敬、品德高尚的小区医生。作者先开门见山,概括点出吴神医“在金井挂头号”,接着对比写出吴神医受人欢迎。然后,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吴神医的年轻模样。用具体的事例写出了吴神医与人为善、和气亲切的特点,如他待人和气,不滥用药,不漫天要价,小样东西白送,就医要排队,不在诊所贴对联。每一件小事,每一个情景,都让读者感到温暖。真正打动人心的事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一样温暖人心。我们要善于从生活的细微处寻找写作素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