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妍
巷子里,摆满了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各种各样,都光鲜亮丽,讨我们这些路过的学生欢喜。放学后,一路走,一路挑选,再和好朋友对这些新巧的商品评头论足一番,很有趣。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巷子里多了一个补鞋摊:一台简易的小机器,一个简陋的工具箱,还有几双等待修补的鞋子。补鞋匠看上去六十多岁,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个子清瘦。他也戴着老花镜,不过,他的老花镜不像别人的那样老是掉到眼睛下方。工作的时候,他也弯着背,但不显得佝偻。没工作的时候他坐得笔直,仿佛是部队里的老军人。他见谁都会微微一笑,哪怕是见了我们这些小学生。
久了,我们经过补鞋摊时,也会叫一声“爷爷好”,他会很爽朗地回应:“放学啦!”
我对他充满同情。六十多岁的老人,本应该在家享清福呀。钓鱼、下棋、看报,或者去旅游。而他,偏偏坐在街头巷尾补鞋子。补鞋的活多脏啊。一针一线,一手顶住鞋里,一手托住鞋底,也不知那鞋底都踩过一些什么地方,更不知那鞋里塞过一双怎样的脚。若是鞋子的主人有脚气……每当想到这,我不禁怨起他的儿女来。我想,老人的儿女太没出息了,让自己的老父亲老无所依。
我的朋友方圆说,也不一定,说不定是老人自己年轻时候没努力,不是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我听了,似乎也有几分道理。
那天放学后,下着微微的雨。我看见一个穿着时尚的女士站在老人旁边,不停地催促:“你快点,快点,我宝贝在车上等我,唉,这么慢……”她显然等得很不耐烦了。补鞋老人熟练地锤着钉着,不紧不慢地说:“闺女,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这鞋子不钉牢实,穿着不安全;不钉对位置,穿着不好看。”可女士依旧不耐烦,催个没完。
终于补完了,那个女士扔下十元钱,扶风摆柳般走了。老人望着她的背影,笑了:“若不是我讲究这技术,她摇不了两下鞋跟又会掉。”我忍不住说:“爷爷,您太辛苦了。等我长大赚到钱,我就捐很多钱给您,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www.xing528.com)
老人哈哈大笑,说:“好嘞,好嘞。”
我觉得老人笑得太夸张,于是补充说:“爷爷,我说的是真的。”老人说:“好,好,真是好孩子。不过,今天我要收摊了,我儿子快来了,要接我去过生日,日子过得真快,我满七十啦,哈哈。”
真是个乐观的老人,生日这天摆摊修鞋子,还这么开心。
不过,幸好我没再说话。因为,一辆锃亮的宝马停在我们身边,里头走出来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他冲着老人喊了一句:“爸——”
名师点评
小作者这篇文章,构思新巧。我们一边读,一边也跟着小作者深深同情这个挺拔、亲切、招人喜欢的补鞋老人。可文章结尾,来了一个大转弯,老人的儿子很有钱,而且也孝顺。文章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许多回想的空间,老人形象也在这空间里更加清晰了:他性格好,他勤劳……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小作者如何写老人的第一印象。她抓住了老人与别的老人的不同来写:他的老花镜不像别人那样老往下掉到眼睛下方,他的身子挺拔。老人完全不像一个补贴家用的补鞋匠,这描写,又为后文做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方法,你学到了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