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派西餐:融合中式材料的上海美食

海派西餐:融合中式材料的上海美食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花这么多钱吃顿西餐,难怪上海人会称西餐为大餐。上海最早开业的西餐馆:一品香番菜馆更妙的是外国人来到上海之后也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于是上海出现了所谓的“海派西餐”。这就是所谓的“海派西餐”,一种融入中式材料、口味又貌似西餐的餐饮菜系。这类海派西餐菜品,慢慢成为上海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海派西餐:融合中式材料的上海美食

我们现在常常把要去吃一顿好的料理叫作“吃大餐”,这个用语是从上海人那里得来的。原本大餐的意思是吃西餐,因为排场隆重,讲究上菜的先后顺序,跟中式的用餐方式不同,加上价格不菲,所以早在100多年前,上海人就把吃西餐叫作吃大餐。

1909年上海出版的《海上竹枝词》里面提到了上海人吃西餐的情况:

海上风行请大餐,每人需要一洋宽;

主人宴客殷勤甚,先教坐定点菜单。

主人独自坐中间,诸客还须列两班;

近者为尊卑者远,大清会典可全删。

大菜先来一味汤,中间肴馔难叙详;

补丁代饭休嫌少,吃过咖啡即散场。

纵饮休云力不胜,劝君且慢点香槟

白兰地高粱味,红酒何妨代绍兴

点菜还须各自书,今朝例菜问何如;

免教搜索枯肠遍,不过猪排炸板鱼。

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www.xing528.com)

还可照人敷衍过,要他点菜更为难。

词中所谓的“洋宽”指的是外币,“补丁”指的应该是英式的布丁(不一定是甜点),其中对点菜、座席、上菜顺序、饮酒等场景都有简单的描写。一洋宽到底价值多少,这个要说清楚真的会花很多力气,这首《竹枝词》因为提到了布丁,我们就假设词中的洋宽指的是英镑吧。1905年的时候1英镑约等于7.2两白银,而清末的时候一亩良田值7~8两白银。花这么多钱吃顿西餐,难怪上海人会称西餐为大餐。

上海自古就是南北漕运的重要转运站,颇多商贾闲人。1842年,上海成为对外口岸之后,城市的发展就像装了火箭般一飞冲天,短短几年上海就变成了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不论外地人、外国人、想要找机会的人,还是……都来到上海,让上海的饮食变得多姿多彩,从而产生了一种饮食潮流叫作“海派菜”。

海派菜简单说就是各方外地人来到上海之后,开设了以家乡口味为噱头的餐馆,但这些餐馆所做的菜又融合了上海人的口味与食材,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上海饮食特色。几乎所有你听说过的中国菜系都有一个“海派”亲戚,比方说海派川菜、海派粤菜、海派闽菜……据说可以分成十六帮。

上海最早开业的西餐馆:一品香番菜馆

更妙的是外国人来到上海之后也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于是上海出现了所谓的“海派西餐”。上海最早开业的西餐馆,是1882年开业的位于福州路上的一品香番菜馆,虽说是主打番邦口味,但主要的消费者都是一些追求时髦的上海客。但早期如《竹枝词》中提到的,西餐价格非常昂贵,对于当时的一般上海人来说,开洋荤吃大餐并不是非常普及的日常饮食行为。

1917年十月革命发生后,大量俄国难民涌入上海。这些被上海人称为罗宋人的难民为了谋生,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带开设了大大小小四十余家俄式菜馆。这些罗宋餐厅走的是平价路线,主打一菜一汤(罗宋汤面包奶油),价格实惠。这样一来,“大餐”变得人人都吃得起,西餐开始风靡上海。

西餐厅越开越多,竞争也就日趋激烈,这些西餐厅为了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开始标榜自己的菜系来源,之后逐渐发展出法、英、俄、德、意五大菜系。根据记载,法式西餐讲究用料与做工精细;英式西餐喜用水果入菜,咸中带甜;俄式西餐油多味重,强调奶味与酸味;德式西餐选料精细,讲究精致;意式西餐注重原汁原味。

奇怪,怎么与我们现在对于德国菜、意大利菜、英国菜的印象有点出入?这就是海派西餐的特色。为了在旧上海的餐饮市场上争奇斗艳,各家餐厅引进了各国的菜色做法,各自整合或分类,形成彼此差异,又为了迎合消费者而做出了“海派”的口味调整。其实这些餐厅所卖的菜色都不是原汁原味的西餐,用餐方式是西化的,但是口味与用料都是上海化的。这就是所谓的“海派西餐”,一种融入中式材料、口味又貌似西餐的餐饮菜系。

比如20世纪30年代,晋隆西餐社推出了一道叫“金必多浓汤”的新菜,大受市场欢迎。金必多浓汤写着“Comprador Soup”。“Comprador”是葡萄牙文中的“买家”的意思,后来被用来指洋人在中国的“买办”。买办浓汤,这是什么汤啊?这个汤其实是在西式的奶油浓汤底加入中式菜色烩八珍的材料(鲍鱼鱼翅火腿……)。

其他包括:炸猪排(改自维也纳炸排,蘸梅林辣酱油)、上海式罗宋汤(用卷心菜取代甜菜)、洋芋色拉沙拉)……这类海派西餐菜品,慢慢成为上海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