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感谢宋文艳的认真复盘和经验教训总结,我们不禁要问,CC美咖中途清盘,除了宋文艳所说,还有其他原因吗?
如果CC美咖是一个创业公司,在账面资金还有好几十万元、可以撑一年多的时间的情况下,会主动关门歇业吗?股东的质疑和不理解,以及宋文艳的执著关门,在她不经意的描述之间,已经给我们找到了这个案例失败的真正原因:
从一开始,CC美咖就缺乏顶层设计,在问题出现后,也缺乏顶层设计,在总结的文字里,也没有深度反思项目本身在顶层架构设计方面的缺失。
一个组织的顶层架构设计,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商业模式,治理结构,利益分配。商业模式决定了这个组织的生意是否能在市场或社会上创造价值,并在创造价值中实现自身的造血机制和成长;治理结构是在动荡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实现理性决策所需要的权利分配体系,以利于利益相关人在组织中能降低沟通成本,推动组织的健康发展;利益分配机制讨论的是组织如何在利益关系人,如股东、管理者、企业家精神等价值创造要素中进行分配的逻辑。
对于CC美咖来说,宋文艳在商业模式上有所检讨,提到了新的门店租金价格高、人气不旺的矛盾;众筹咖啡馆希望不仅仅是筹钱,认为“最重要的是筹人和筹智。股东不光是要投这2万元,最重要的是你是咖啡馆的主人,要尽力来经营,让它活起来,让它挣钱”。但是,分析宋文艳自己的总结文本,在发起众筹前,基于这样的背景“武昌的朋友就说活动我们每次都想来参加,但太远了,可不可以在武昌开一家,当时我们三个股东并没有多余的钱,但众筹概念来了……”也就是说,有需求,但缺的就是钱。实际上,任何股权众筹项目在筹人和筹智方面,无论如何都不能期许太大:如果真的所有的股东都投入其中,都把众筹项目当回事,都来干扰经营的决策,恐怕也会难以经营。
对于众筹咖啡馆的商业模式,很多人不看好,主要的理由是很多咖啡馆不挣钱。但没有深入思考咖啡馆为什么不挣钱?市场上有没有挣钱的咖啡馆,如果有,它们为什么是挣钱的?或者说如果咖啡馆要挣钱,需要在哪些驱动因素上来下功夫?(www.xing528.com)
实际上,作为众筹咖啡馆,天然具有共享经济的内涵,其商业模式的设计,不仅仅在于咖啡馆本身。如3W咖啡馆,通过在此平台上运营拉勾网;1898咖啡馆,通过在此平台上聚合校友资源,促进校友合作。这后面的逻辑就是共享经济的逻辑:你有五个苹果,自己吃一个,恰好,但如果自己全部都吃掉,肚子撑了不舒服。但如果把剩下来的苹果用来分享,通过分享获得友情和情感,你会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好东西,也会与你分享。这个时候,你的五个苹果获得的收益不再是五个苹果的效用,而是一个苹果的效用(你自己吃掉了)加上四个苹果分享带来的美好情感体验,以及未来可能的收益。做众筹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奢谈众筹项目的成败,都是用众筹美好的杯子装上商业自私的毒酒,再好的项目也会失败的。
所以,众筹这种形式,不能替代对商业模式的深入思考和打磨。这方面,在众筹项目开启之前,严肃的商业计划书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商业计划书,可以探讨需求是否真实,明确自己的客户,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建立自己的市场同盟军,等等。
在治理结构上,虽然CC美咖中途建立起了董事会,但显然,董事会是不成功的,失效了、无法运作。治理结构上,CC美咖犯的错误就在于,从一开始就没有界定清楚决策的结构和团队组合是什么人,而是简单的拼凑。不仅仅是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需要让股东真正参与进来,同时考虑责、权、利、能,进行架构的设计和团队的组合。很可惜,在反思文本中,我们没有见到这方面更深入的解剖。在某种意义上,宋文艳发起成立了这个CC美咖,在关闭决策的过程中,核心的思考还是“我”怎样做决策的,缺乏理性程序,更没有见到董事会和监事会在决定清盘过程中的作用。所以,在治理结构上,CC美咖也是存在严重缺陷的。
在激励机制上,这个项目显然是失衡的:在第一天的开业促销活动中,创始人的心情与股东的表现中,就能看出这种落差。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平衡,是这个项目最终失败的关键所在:凭什么我要付出更多,而你们却只是出出彩呢?进一步,如果这个项目做好了,自己也只有很小的股权,又是何必呢?这个账一算,越算越心酸。所以,创始股东如果不能拷问初心,不能在情怀和商业之间做理性的平衡,不能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做出取舍和设计,是无法持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