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古典文献研究第19辑下卷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古典文献研究第19辑下卷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札不記撰年,檢《拜經樓詩續編》卷三有《乾隆壬子,余六十初度,方舉一孫,邵右庵徵士以卞文瑜溪山秋色卷見遺》詩,故繫於是年。嚴君復介錢馥,以《鐵網珊瑚》一書爲贄,乞朗齋再爲商價。七月八日,朗齋寓書錢馥,述汪氏之意,謂此書當日購入即費六十兩,今出讓,“六十兩之數斷不可少”,並奉還嚴君贈書。朗齋倡議以五十五兩之數,爲兩不相從折中之價。錢馥有詩紀之,朗齋亦賦長句二十韻。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 古典文献研究第19辑下卷

館於汪氏振綺堂。

元月既望以來,留會垣四十日。(拙輯《朱文藻碧谿草堂遺文輯存·與吴兔牀書一》)

二月下澣,聞吴騫六十得孫,即作札賀之;並轉致梁同書意,欲得陳鱣所藏清初名宿尺牘册,乞吴氏晤時代爲一言。(同上)

朗齋寓札略云:“今月下澣,欣聞老伯已得美孫,六十老人知定喜動顔色。不孝輩素挹高情,亦爲之欣忭不已,急欲趨賀,適不可以風,未得一葦叩潭,歉也何似!並聞大稿近始彙集成帙,擬授剞劂,且删薙極嚴,更見良匠苦心,壽世之作畢竟與榮世者不同,宜如此其鄭重,敬慕承服。待少屏塵污,春夏之交擬過深山,當快讀新編,暢聆大教耳。河莊陳兄有國初人赤牘册二,凡三十九紙,係朱、王、亭林、嶺南三家一輩人,近留山舟梁丈處,山翁愛不能釋。以不孝與河莊兄相識,特屬致意。倘可讓其得否,或二册内略取數紙,意蓋在顧、屈、陳、梁諸家,以所有者償所無亦可。不孝久未面河莊兄,倘老伯晤時,務乞代致。”此札不記撰年,檢《拜經樓詩續編》卷三有《乾隆壬子,余六十初度,方舉一孫,邵右庵徵士以卞文瑜溪山秋色卷見遺》詩,故繫於是年。

是秋,嚴元照擬購欣托山房所藏宋板張洽《春秋集傳》,屬鮑廷博往求之,汪日桂以此書爲《經義考》所佚,又爲《永樂大典》所遺,四方藏弆家從未經著録,蓋人間僅存孤本,索直兩百金。嚴君復介錢馥,以《鐵網珊瑚》一書爲贄,乞朗齋再爲商價。七月八日,朗齋寓書錢馥,述汪氏之意,謂此書當日購入即費六十兩,今出讓,“六十兩之數斷不可少”,並奉還嚴君贈書。(參拙稿《朱文藻碧谿草堂遺文輯存·與錢廣伯書一》)(www.xing528.com)

九月十六日,再與錢馥書,謂張洽《集傳》,汪氏索直六十金,已屬減無可減,而嚴君欲以卅五千得之,勢難相從。朗齋倡議以五十五兩之數,爲兩不相從折中之價。(同上《與錢廣伯書二》)

按嚴元照《訪購春秋集傳諸友手札書後》云:“讀朗齋與廣伯書,見當日一時買賣情形。厥後成交時,付去淨錢四十枚。”(見拙輯《嚴元照悔庵遺文輯存》)今録之,以存此一段書林故實。

二十八日晨,與諸友共集南屏山張煌言(蒼水)墓,立碑墓道,設祭二席,一祀蒼水,以參軍羅子木配享;旁一席則侍者楊冠玉與舟子也。朗齋撰《祭文》致祭,預會者十二人:張柯(東谷)、萬福(近蓬)、王丞(虎石)、盧文韶(匏廬),張凱(雲塍)、朱文藻、關洲(南河)、邵志錕(秋倚)、邵志純(右庵)、吴騫、錢馥、陳鱣。是日宿雨初霽,山翠欲滴。祀訖,相與共飲墓下,日西時始各散去。(《吴兔牀日記》)[16]邵志純撰《明張忠烈公墓石記》以誌其事,梁同書書丹。(《淨慈寺志》卷二十四,又王昶《湖海文傳》卷三十五)錢馥有詩紀之,朗齋亦賦長句二十韻。

按朗齋此詩本集失收,見《淨慈寺志》卷二十四,錢馥詩同。張蒼水墓在南屏荔子峰下,俗所稱忠臣墳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