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四十七歲—古典文献研究 第19辑 下卷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四十七歲—古典文献研究 第19辑 下卷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七日,吴穎芳卒於家,年八十。至吴氏另一名著《吹豳録》五十卷,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有鈔本;振綺堂原鈔本則藏南京圖書館,存卷二十六至三十,卷四十六至五十,共十卷。四月,校閲汪氏欣托山房新刻《隸釋》,摘記其可疑者一百九十餘事。八月,校欣托山房新刻本《隸續》,條録其可疑者六十七事。十月,朗齋所著《説文繫傳考異》四卷及《附録》一卷,編録入《四庫全書》。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四十七歲—古典文献研究 第19辑 下卷

人日,吴穎芳、胡濤、孫晉寧、項墉、周宗楩共集碧谿草堂,分韻賦詩。

《朗齋遺集》卷二《辛丑人日招同人集碧溪草堂》詩:“霜消林顔霽,晴鵲喧茆堂。開徑掃積葉,細草針如秧。三年久爲客,人日思故鄉。歸棲今始定,卜宅村路長。沙河煙水闊,分牐延溪光。……喜我東鄰叟,枳籬接園桑(謂吴丈西林)。歡言話疇昔,真率陳壺觴。……”據詩中“東鄰叟”之語,知所居與吴穎芳接鄰。周宗楩有《人日,吴丈西林、葑唐、半峰、秋子偕集朱朗齋碧谿草堂,分韻得“詩”字》(《杭郡詩續輯》卷十二),即此集所賦也。

《兩浙輶軒録》卷三十八載孫晉寧《訪朱朗齋郭西山樓寓居》詩:“浮生本旅寄,何者真吾廬。朱君賢主人,許借山樓居。竹几置翰墨,藤榻羅琴書。開窗吸湖緑,策杖搴園蔬。飯飽日無事,披經注蟲魚。我暇輒過訪,曲磴盤紆徐。談諧竟永日,依依在樵漁。暮歸石林黑,月照清江初。古來巖棲子,作計良不疏。”蓋孫君時過從討論也。

胡濤去年於宿舟河干構崇雅堂,是春落成,移居日,朗齋往賀,扶醉書壁七古一首。(《朗齋遺集》卷二)

二月二十日,與汪沆、吴穎芳、陳錣(摩村)集胡濤古歡書屋,分韻賦詩。(《朗齋遺集》卷二《用汪丈槐塘韻哭西林姻丈》)

二十七日,吴穎芳卒於家,年八十。(吴氏《臨江鄉人詩》卷首王昶撰《傳》)卒前一日,尚作《姚搢芳詩序》及《孫氏合葬墓誌銘》各半首,搆思未足,擱筆而起,遺命朗齋續成之。朗齋二十年從游,後復締爲姻親,一朝奄化,不勝人琴之慟,有詩哭之。(《朗齋遺集》卷二)

吴氏卒後,朗齋與吴氏弟子項墉爲整理遺稿,惜力未能刻,稿多蕩佚。其《説文理董》一書,上海圖書館藏繆氏藝風堂鈔本,存卷七至卷十五等九卷。《理董後編》六卷,南京圖書館藏一鈔本,有民國十八年國學圖書館影印本。《文瀾學報》第二卷《浙江文獻展覽會專號》著録《説文理董》手稿四册,云:“此爲松江費氏藏帙,爲批校本,以明天啓七年世裕堂刊《説文五音韻譜》爲底本,天頭地脚,評識幾遍,浮籤亦不少。間有朱文藻附加者,則作‘文藻按’云云。第二、三、四册原封面尚存,有朱氏手題‘吴西林先生理董手稿’、‘説文解字五音韻譜二’二行,並有‘碧溪草堂’白文長方、‘朱氏文藻’、‘孟徵’朱文三方印,可爲吴氏手稿之確證。”按朗齋勤繕録,此書當日應有校録本,惜已莫可踪迹。至吴氏另一名著《吹豳録》五十卷,北京國家圖書館藏有鈔本;振綺堂原鈔本則藏南京圖書館,存卷二十六至三十,卷四十六至五十,共十卷。另瞿世瑛《清吟閣書目》卷一著録吴氏《周易類經》二卷,爲晚年棲息里門所著,南京圖書館藏有鈔本,丁氏八千卷樓舊藏。

春,客吴門。與鮑廷博於吴中書肆購得元鄧牧心《洞霄圖志》及孟宗寶《洞霄詩集》舊鈔本以歸。

朗齋《洞霄圖志續序》云:“余自庚子秋游洞霄,見聞人氏所纂《洞霄宫志》,體例凡近,每思重爲考訂,以資觀覽。後客吴門,與鮑緑飲從書肆中購得舊鈔本鄧牧心《洞霄圖志》及孟宗寶《洞霄詩集》,欣然携歸,付之剞劂。”按孟氏《洞霄詩集》十四卷,甲辰七月,鮑廷博刻入《知不足齋叢書》;鄧牧心《圖志》,則付洞霄宫住山張禮恭,由本山刻之。

鄧、孟兩書迄於元代,朗齋乃依二書體例,别爲《洞霄圖志續》及《洞霄詩集續》,因據聞人氏《洞霄宫志》所載,並隨所見,採集元明以來諸家遺集有關洞霄之事迹、藝文,條録件繫。(朗齋《洞霄圖志續自序》)(www.xing528.com)

四月,校閲汪氏欣托山房新刻《隸釋》,摘記其可疑者一百九十餘事。(南京圖書館藏朗齋《校訂存疑》鈔本册三)

鮑廷博去冬刻張鎡《南湖集》十卷、《附録》三卷,孟夏工竣。五月,朗齋受讀之,爲撰《書後》。(鮑氏知不足齋刻本卷末)

朗齋《書後》歷考張鎡仕履,而於渠誅韓侂冑、被謫象臺事情原委,言之尤詳。文末頗致其慨云:“今公之像,塵翳於頽垣廢廡之中。社姥田公,鄰村簫鼓,祈賽不絶;而公則蒼苔悶冷,春雨晝昏,野菊寒泉,孰有過而薦之者?……藻近移家臨江鄉中,每自城西出郭,道經南湖,想公風采,徘徊而不忍去。”

八月,校欣托山房新刻本《隸續》,條録其可疑者六十七事。(南京圖書館藏朗齋《校訂存疑》鈔本册三)

朗齋校本題識云:“乾隆辛丑秋仲,從汪氏欣托山房新刻本校閲一過,録其可疑者如左。按汪氏所據以刻者,一曰金風亭長抄本,一曰楝亭曹氏刻本;而自一卷至六卷,則又據泰定乙丑寧國路儒學重刊本。抄本之誤多於楝亭,然頗足補楝亭之闕。泰定本最爲精善,而亦不免有數處難從也。”

十月,朗齋所著《説文繫傳考異》四卷及《附録》一卷,編録入《四庫全書》。(據文淵閣本《考異》卷首《提要》)

按四庫書例不收録見存者著作,朗齋《説文繫傳考異》因署汪憲之名,得以收入《四庫全書》,當時固莫大之殊榮也。《提要》對此書頗多稱許:“南唐徐鍇作《説文繫傳》四十卷,歲久散佚,鄭樵《通志》所載已亡二卷,李燾蒐訪歲久,僅得七八,闕卷誤字,無所是正,見所作《五音譜序》。厥後雖有傳本,而其中第二十五卷迄不復得,據王應麟《玉海》,則宋時已無完帙矣。……好事者秘相傳寫,魚魯滋多,或至於不可句讀。憲所見者仍屬影宋鈔本,然已訛不勝乙。因參以今本《説文》,及旁徵所引諸書,證其同異,以成是編,訛者正之,其不可解者則並存以俟核正。……韻書字書,節目繁碎,從未有縷析舊文,徹首徹末訂舛互而彙爲一編者。憲作是書,亦可云留心小學者矣。末有《附録》二卷,乃朱文藻所編,上卷爲諸家評論《繫傳》之詞;下卷載鍇詩五首及其兄弟軼事,亦頗費蒐羅。然所收李燾《序》一篇,採自《文獻通考》,本所作《説文五音韻譜》之序,因《通考》刻本誤脱標題一行,遂聯屬於《説文繫傳》下,乃不辨而收之,殊失考訂。至於二徐瑣記,於《繫傳》更爲無關。以是爲例,將郭璞《爾雅》、《方言》注末亦附載《游仙詩》乎?今存其上卷,以資考核;其下卷則竟從删汰,庶不以貪博嗜奇破著書之體例焉。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文淵閣本卷首《提要》)館臣對《考異》頗多肯定,此當日專家碩學之定評也。乾嘉之交,《説文》研究日精,陳鱣、鈕樹玉於《説文繫傳》並有詳校;嘉道以後,校訂《繫傳》者數家,王筠《説文繫傳校録》、承培元等《説文繫傳校勘記》,俱其著者,後出轉精,理固宜然,而先河後海之義則不可誣也。《提要》論朗齋《附録》下卷“貪博嗜奇”,誠中其病,故朗齋卒前數月重訂《繫傳考異》,《附録》僅存一卷,下卷則從《提要》之説删去矣。

十二月廿一日立春,友人陳謝駰卒,冒雨過其居哭之。(《朗齋遺集》卷二)

陳謝駰,字方裴,號薏堂,錢塘諸生,著有《薏堂詩鈔》。吴振棫增訂《杭郡詩輯》卷二十七“陳謝駰”條:“薏堂居城東隅,環堵蕭然,授徒以給朝夕。體清羸,善病,而性愛游。每與二三朋侣,寬鞋瘦策,安步兩峰三竺間,足不知疲,興闌始返。卒年三十餘,無子。胡葑塘往哭之,索其遺稿,寡妻從敝篋中檢付一册,乃手寫不全本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