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回归生活,理念转变!

课堂回归生活,理念转变!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培养。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对生活开放,对社会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为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才能让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课堂回归生活,理念转变!

儿童生活的现实性,决定了品德教学应该关注和反映儿童生活的真实性。学生的品行、见识、修养等都是在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进行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品德教师,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本课程的特点与自己的职业定位,转变教学理念,从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出发,教育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发与利用本土化的德育资源,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例如,在《你们辛苦了》教学活动中,我邀请学校保洁和保安工作人员进入课堂,让学生采用“小记者在线采访”和“答记者问”的形式,让他们现场讲述自己一天的工作。当孩子们听到保安叔叔早晨6点多就已经到达学校,为了学校的一切安全开始了细致而有序的工作时,孩子们脸上的表情就已经说明一切了——他们感谢保安叔叔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保洁奶奶每天扫地、拖地、清理厕所的场景学生时常见到,但总免不了出现不文明的现象。当他们听了奶奶每天要在上课期间清理没有冲干净的厕所、擦干溅到地面上的水渍时,有的孩子哽咽了,心疼保洁奶奶的辛苦。此时此刻,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孩子们已从内心感谢他们,而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及时冲厕、看见垃圾及时捡起来、见到保安叔叔和保洁奶奶,那一声声“叔叔好!奶奶好”,足以看出对他们的尊重与感谢,达成德育目标水到渠成。(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彻底摒弃那种教“教科书”的习惯,从经验中走出来,将课堂教学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拓展。回归儿童真实的生活,对生活开放,对社会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为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才能让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正确的认识,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