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前儿童活动类型汇总

学前儿童活动类型汇总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只要求学前儿童能简洁清楚地按顺序讲述事件即可。在学前儿童阶段,初步尝试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说话,同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是学前儿童学习描述性讲述的重点。这类凭借物表现情景静止瞬间的暂停形象,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理解和进行讲述时,需要帮助他们联想图片之外活动的形象和连接的情节。等学前儿童对这种活动形式熟悉后,可将二者有机融合在活动中。

学前儿童活动类型汇总

(一)从编码的特点分类

讲述活动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类型划分,按照讲述内容编码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叙事性讲述。就是用口头语言,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讲述出来的方式。叙事要求说清楚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为什么,并且要求说明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性讲述有两种形式:一是按照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把事情经历和个人见闻讲给别人听;二是以第三人称叙事,讲述“他”“她”或“他们”经历的事情。在整个学前儿童阶段,学前儿童的叙事性讲述能力总体水平不太高。一般只要求学前儿童能简洁清楚地按顺序讲述事件即可。

2.描述性讲述。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或物体以及景物的特征、性质具体描述出来的方式。如讲述“一张照片”,要求学前儿童具体描述照片上人物是什么样的,正在干什么,表情如何,自己看了照片之后的感受等。在学前儿童阶段,初步尝试使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词语说话,同时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是学前儿童学习描述性讲述的重点。

3.说明性讲述。就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特征、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讲述方式。如讲述“我喜欢的玩具”,要求学前儿童说明玩具是什么样的,什么材料做的,怎么玩法等。说明性讲述不需要儿童使用生动形象的形容词,而是以表述明白事物的状态,交代清楚它的特点、来源为主。

4.议论性讲述。议论性讲述就是通过摆观点、摆事实来说明自己赞成什么或者反对什么。在学前儿童阶段,由于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水平不高,议论能力还不强,因此只能进行初步的议论性讲述。如讲述“我喜欢夏天还是冬天”,学前儿童可以通过摆观点、举例子来说明,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季节及其原因。这种讲述可以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逻辑水平,对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颇为有益。

(二)从凭借物的特点分类

依据凭借物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四种。

1.看图讲述。这是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讲述的语言活动。包括单幅图、多幅图讲述,排图讲述,拼图讲述,粘贴图讲述,绘图讲述等多种变化方式。无论用什么方式,提供什么样的图,看图讲述的凭借物都是图片即平面的形象画面。这类凭借物表现情景静止瞬间的暂停形象,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理解和进行讲述时,需要帮助他们联想图片之外活动的形象和连接的情节。

图片是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和事件的再现,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它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情节鲜明,能够引起学前儿童的联想和想象,而通过学前儿童观察、联想,必然使其产生表达的愿望。因此,看图讲述是对学前儿童观察、思维和说话三种能力的综合培养。如“小兔过河”“小熊赏月”等。

看图讲述,根据图片的运用和对学前儿童讲述的不同要求,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www.xing528.com)

(1)看图谈话,主要是根据图片内容,在教师的提问和引导下,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把图片中所表现的主要内容讲出来。这种形式主要在小班进行,如看图谈话“小红上幼儿园”“搭积木”等。

(2)描述性的看图讲述,要求学前儿童,不仅能观察到图片上所描绘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要特征,而且能观察到细节部分,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且能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细致的描述,讲清图片上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这种形式主要在中班进行,如看图讲述“在动物园里”。

(3)创造性看图讲述,不仅要求学前儿童讲出图片的主要和次要内容的特征和相互关系,还要求学前儿童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讲出那些与图片的内容有必然的联系,但图片上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事物或内容,比如事件发生前和后的情节、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对话部分等。这要求学前儿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出图片体现的故事。这种形式一般在大班进行,如看图讲述“大象兔子”。

(4)排图讲述,即为学前儿童提供一组无序号的图片,让学前儿童根据画面的内容,将图片排成一定的顺序,并讲述故事情节的一种活动。一般来说,教师提供的这组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必须是学前儿童熟悉的,根据这些图片学前儿童可以按一种思路排序讲述,也可以按多种思路排序讲述。这就要求:每幅图片既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又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多种排列的可能。在这种讲述中,既培养了学前儿童的讲述能力,也培养了学前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这种形式比较适合中大班学前儿童。

(5)拼图讲述,是看图讲述的一种,是看图讲述的拓展,其特点是:教师不直接提供讲述的凭借物,而是向学前儿童提供各种构图材料,如:积塑玩具、贴绒图片、磁铁图片、立体图片,其中有人物、动物、花草树木、天气状况及不同的地点等,以及一张大的背景图,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想象,将这些图片摆放在背景图上,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有情节的故事,并将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在培养学前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立体图片“美丽的花园”。学前儿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小鹅、小熊作为主人公,在背景图中摆上各种花草树木,并挑选某一特定的天气状况,如“阴天”。在创造出这样一种场景后,学前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讲述与场景相吻合的故事,同一场景编出的故事可以多种多样。这种讲述,可以让学前儿童独立拼出场景、自由讲述,也可以由几个学前儿童联合拼图并创编完整的故事。这种讲述形式灵活、多变,克服了传统的看图讲述中图片完全是教师准备的缺点,发挥学前儿童的主动性,而且图片中形象、场景的设置和故事的构思,完全依照学前儿童的爱好和想象而定,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实现了在讲述中动手、动脑、动口的目的,因此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小、中、大班都可以开展这种乐趣多多的活动。

(6)绘图讲述。所谓绘图讲述,从广义上讲,是将绘画、泥工、折纸等手工活动与讲述结合起来的一种活动。由于绘图讲述的材料需由学前儿童自己制作,因此在刚开展这种活动时建议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活动绘制材料,如绘画、捏泥等;第二次活动讲述。等学前儿童对这种活动形式熟悉后,可将二者有机融合在活动中。因此,绘图讲述保留了拼图讲述“动手、动口、动脑”的优点,又兼顾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长处,活动的形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使学前儿童在动手操作和讲述中,体验到自由创造的乐趣。如学前儿童在捏完小猫和鱼后,编出关于他们的故事。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不同年龄班的学前儿童,所提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小班学前儿童允许先绘图后讲述,而中班边绘边说,大班则应培养学前儿童先讲述后绘图的能力。

2.实物讲述,是使用具体的实物作为凭借物,来帮助学前儿童进行讲述的一种活动,具有真实可感的特点。实物包含真实的物品、教具、玩具、动植物、日常生活用品和自然景物等。指导学前儿童进行实物讲述时,最重要的是:把握实物讲述更侧重于描述、倾听等语言方面的目标,而不要把主要时间花在认识这种实物上。如“美丽的菊花”讲述活动,就应该在学前儿童充分了解菊花的多方面特征之后再进行,否则就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认识菊花,从而冲淡语言方面的目标要求。这种讲述活动适用于三个年龄班。

3.情境讲述。根据学前儿童经验设计情境,由教师或学前儿童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或操作木偶进行表演,在引导学前儿童观看表演的同时,要求学前儿童凭借对情景表演的理解来进行讲述。这要求他们:在表演中集中注意力和观察力,在讲述中还要有一定的记忆力,不仅要记住人物和情节,还要记住人物的对话、动作、事件的发展过程,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要能感受人物的内心情绪情感的体验和心理动态,并准确地讲述出来。由于这种讲述难度较大,因此一般在小班后期或中班早期开始进行。类似的讲述活动有“想个好办法”“小羊过桥”等。

4.生活经验讲述。学前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已有生活经验,用完整、连贯、有条理的语言,讲述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或见过的,具有深刻印象或感兴趣的事情。在讲述中,要求学前儿童将零散、片断的感受,组织成一段有条理的表述,因此对组织和概括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学前儿童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外,还要求学前儿童能正确地感受和理解社会生活,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类似的讲述有“可爱的动物园”“庆祝六一儿童节”等。此外,还包括对学前儿童个人经验和感受的讲述,如:“今天我最高兴的事”“暑假里最好玩的事情”等。这类讲述活动在三个年龄班都适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