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词汇发展特点
词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词汇是否丰富,使用是否恰当,都直接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口语词汇的掌握而体现的,3~6岁幼儿词汇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词义理解渐深等方面。
1.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幼儿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年龄增长,词汇数量几乎以每年增长一倍的速度增加,具有直线上升的趋势。有报道称,3岁幼儿的词汇可达800~1000个,4岁为1600~2000个,5岁增至2200~3000个,6岁则达到3000~4000个。但这与成人的12000~13000的词汇量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也说明词汇的掌握需要更长的时间。
2.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副词等;虚词是指意义比较抽象,不能单独作为句子成分的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等。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然后掌握虚词。
3~4岁左右的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和动词为主。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具体动作的动词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因此较易掌握。对于形容词的运用也有了初步发展,但只能掌握例如大、小、冷、热、长、短、胖、瘦等的词语,运用上也往往不够准确,常常用大、小来代替其他表示比较的形容词。还很难把握数词和量词,直到5岁以后才能熟练掌握。6岁时,幼儿所掌握的词类已经相当丰富,对词义的理解也较深刻。
幼儿词类的扩大还表现在词汇内容的变化上。儿童一般最初掌握的是与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活动直接相关的词,之后会逐渐积累一些与日常生活距离稍远的词汇,甚至开始掌握与社会现象相关的词。
3.词义理解渐深
在词汇量不断增加、词类不断扩大的同时,幼儿所掌握的每个词本身的含义也逐渐地确切和加深了。
首先能理解的是词的具体意义,以后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词义,但仍难理解词的隐喻和转义。如听到成人说“那个人长得很困难”,孩子会说“我去帮助他”。大班儿童开始能理解一些不太隐晦的喻义。
再者,对于同一个词,幼儿对其含义的理解水平是不同的。最初掌握词时,对它的理解往往不准确,以后逐渐确切和加深。比如一个1岁左右的婴儿把圆形物称为“鸡蛋”,之后可能也会把天上圆圆的月亮和爸爸手中的乒乓球以及桌上的桔子统称为“鸡蛋”。这说明,在最初,幼儿对词的理解是笼统的、不确切的,常用一个词来代表多个对象。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他们会慢慢区分出事物的差别,从而加深对词的理解。
4.开始有一定的构词能力
随着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把已经掌握的词拆开,与其他已经熟悉的词重新组合成新词。如可以把“秋天”的“秋”组成秋叶、秋风、秋季、秋雨等词,又可以把“秋天”的“天”组成春天、夏天、冬天、晴天、天空等词。
3~6岁幼儿在词汇的学习上,虽然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各类词都有一定的掌握量,对词语的理解也渐渐深刻,但词汇量还是比较贫乏的,词的概括性低,理解和使用上也常常发生错误,因此还须加强词汇教育。
(二)幼儿词汇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幼儿是在认识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新词的,即是在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直接感知客观物体的基础上掌握词义的。因此直观性原则是幼儿词汇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幼儿进行词汇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词汇,教幼儿正确理解词义以及教幼儿正确地用词。
1.丰富幼儿词汇
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词汇量,要不断为其提供大量新词以便于他们理解、记忆和运用。
获得新词的途径大致有两个:一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自然交往获得,这类词大部分是浅显易懂的,经常活跃在人们口头上;另一途径是通过成人有意识地教,这类词大部分是幼儿难以在自然状态下学会的。这里所说的丰富词汇,大部分是指通过后一种途径丰富起来的词。
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有不同的侧重和要求。对小班幼儿而言,丰富词汇的中心要求是学习运用能理解的常用词;对中班来说,词汇量要大幅增加,运用的能力上也要有明显提高;大班幼儿在巩固已掌握词汇的基础上,要大量增加掌握实词的数量,并提高质量。
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也是丰富幼儿词汇的最主要途径。教师和家长应善于抓住时机进行词汇教学。例如,在穿衣时,教会幼儿正确叫出衣服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在吃饭时,教会幼儿叫出餐具、主食、副食的名称;在运动时,教会幼儿叫出各种运动名称等,有时还可结合实际情况教他们一些新词。(www.xing528.com)
直接观察既是幼儿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幼儿词汇的重要来源。组织幼儿观察的方法包括观察实物和外出参观两个方面。
一是观察实物。这种观察一般是在学前儿童的活动室内进行,观察的对象是个别实物或其模型、玩具、图片等。其中,应以直接观察实物为主,非实物观察对象的选择,特征要明显、美观。
在观察前,教师应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或其他方式,启发幼儿观察的兴趣。观察开始的方式,要以能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为目的。在观察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幼儿观察。教师要善于运用问题,保持幼儿的观察兴趣。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反复谈论和描述观察的对象。
教师要提的问题,在观察开始时,可以全部提出来,使幼儿的观察更有目的性。如中、大班在观察冬装时,教师开始可以提出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大街上的人们都穿上了什么样的衣服?你们穿的都是什么衣服?”接下来向幼儿出示观察对象——洋娃娃玩具等,并留给他们自由观察和相互提问的时间。需要交给幼儿的新词,则应在观察和谈论观察对象的过程中,自然地教给幼儿,教师要以自己准确的用词起示范作用。
二是外出参观。带领幼儿到园内外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去参观。为幼儿选择的参观地点应是幼儿能理解又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地方,如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少年宫、图书馆、邮局、小学、商店、街道及交通工具、著名建筑物等。在农村附近,可选择粮食作物、菜地、养猪(牛)场、果园、温室等进行参观。
参观出发前,应对幼儿进行一次简短的谈话,告诉他们要去看什么,应该怎么看,以及参观时要遵守的规则。谈话要富于启发性,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参观过程中,教师要用问题引导幼儿观察,让幼儿明确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要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观察的主要内容上,不要让与观察内容无关的事情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观察时,教师要善于提问,要注意培养每个幼儿大胆表达、正确表达的能力。
参观回来后,还应组织幼儿谈话,练习运用学到的新词。当幼儿还不能把新词运用到口语中,或者运用得不恰当时,教师要通过示范或提示来启发幼儿运用新词,或纠正不正确的用法。
2.教幼儿正确理解词义
理解了词义,才算是真正地掌握了词,才有可能运用到语言活动中去。
在教给幼儿新词时,尽量做到使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将词和事物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加深理解。如用“今天天气真热”或“这屋子很冷”等来解释“冷”“热”一类较抽象的词。对于那些学前儿童不能直接接触的事物,可以借助图画、录音、录像等媒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词义。比如通过多媒体,可以使从未到过北京的儿童了解“北京天安门”和“万里长城”等景观。
学习儿童文学作品,是帮助幼儿正确理解词义的一条有效途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的语言,具有生动、形象等特点,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通过儿童文学作品帮助幼儿理解词义,方法是多样的,有的是通过故事情节使幼儿自然地理解词义,有的是还需要借助辅助手段——图片、玩具、模型等,帮助幼儿理解词义。以故事中“他穿过了一片密密的荒林”为例,“荒林”是新词,而“树林”是幼儿早已熟悉的词,这时教师可把荒林解释为“没有人去过或没有人管理的树林”。由此及彼,便于幼儿理解。
复述故事或朗诵韵体作品,是使幼儿巩固掌握词语的好方法,一段时间内,应确保幼儿能够复述、朗诵一定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另外,表演故事也是一种较好的再现儿童文学作品的形式。
3.教幼儿正确运用词汇
经过三年的学习与积累,学前儿童在进入幼儿园时已经能说出1000多个词,但在实际运用时却经常出现一些错用和误用的情况,如将“再见”说成“再过见了”,将“彩电”说成“花电视”等。因此,在对幼儿进行词汇教育时,应教他们正确运用已理解的词。
可采用教学游戏(智力游戏)进行词语练习。教学游戏比较灵活,既可以教幼儿新词,又可以练习正确地运用词。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征,较易激发学习兴趣。另外,游戏还可为胆怯和寡言的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降低学习难度。
运用教学游戏时,首先要自编或选择适当游戏。其次应准备好游戏中所需要的教具或游戏材料。教具或材料应形象、美观,并正确反映事物特征。在游戏进行中,教师要以极大的兴趣带动幼儿进入游戏,同时要严格要求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以确保幼儿获得正确的练习。
在大班,还可运用纯语言性的教学游戏,即游戏中不出现实物、图片、玩具或其他教具。这类游戏,提问和回答都应是简短扼要、互相连接的,中间不能有长时间的停顿。如“木头能做什么?”“什么是甜的?”“什么是酸的?”有的是描述性的游戏,有的是猜谜语、编谜语的游戏,或者是词语接龙。
这些游戏应该是以丰富或使用词汇为主要目的,通过游戏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大量词语,而且也可以训练思维的敏捷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除通过以上几种方式以外,其他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如各种讲述活动、谈话活动都可以丰富幼儿的新词,同时练习正确运用词等。如体育活动中,要教幼儿掌握有关走、跑、跳、钻、爬等动作的名称;美术活动中,要教幼儿说出“蜡笔”“铅笔”,各种颜色、线条、形体的名称;科学活动中,幼儿要学到大量的有关动植物的名称、特征、习性及功用方面的词汇,还有关于四季特征和自然科学现象方面的词汇;数学及音乐活动中也要相应地掌握很多相关词汇。
事实上,关于幼儿词汇的学习途径,并不是孤立的。学前儿童的词汇教育的内容,是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游戏、语言教育活动及其他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共同完成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