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课程的引入是多方面因素推动的,包括区域条件导向要素、学校发展需求要素和社会(含家庭)响应推动要素,即区域支撑力、学校内驱力和社会响应力。[17]就教育制度本身而言,也需要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同时,国际课程实施要坚持“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在本土化实施中促进我国高中课程体系的优化,不断彰显自身特色。
1.不断深化教育制度和课程改革增强国际适应性
国际课程的引入和实施需要有相应的土壤,即体制、机制和内容等的适应性和生长性,本土化的实施不仅仅只是拿来和纳入,而是需要新的生长。创设国际课程需要有价值内容迁移的校本生长土壤,一方面是把握学校原有的条件、实情来选择迁移的内容,另一方面是积极培育能够有利于国际课程先进内容迁移的土壤。[22]只有将原有条件、基础的考量与可能培育的生长土壤紧密结合,才能推进国际课程有价值内容迁移的成功以及成功迁移后的持续成长。当前我国教育制度、课程体系和教师风格分属不同的类型,需要不断吸取有益养分以增强自身的国际适应性。从教育制度的角度,需要进一步增强开放性和衔接性。如促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使国际课程实施中更好地以生为本,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高校对高中国际课程或先修课程的开放与接纳,加强国际课程与本国高中体系、大学体系和外国大学体系衔接,深化我国人才选拔制度、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等,都直接影响国际课程引入的生长空间和发展方向。从课程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创新课程设计思想和实施要求、丰富课程样态、完善课程组织方式以及考试评价方式等,特别是借鉴国际课程学科群思想指导下的课程选择性、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强调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突出实验观念的创新等,有利于国际课程及其资源与现行课程的衔接,也是国际课程在本土化实施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借鉴和启示作用、吸取国际课程为我所用完善本土课程的前提。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教育改革成果和有益经验,突出教学的整体性、探究性、开放性、灵活性与实践性等,将有助于提升课程实施效益培养国际化人才,这也正是我国课程改革倡导并所力图实现的预期目标。
2.在国际课程本土化实施过程中彰显自身优势(www.xing528.com)
国际课程的本土实施是一个吸取彼此优势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过程,其行动准则是追求“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的结合,走“本土化”国际教育发展道路[23],即尊重国际课程的设计思想和内在逻辑,注重实施要求的遵循与落实;在对国际主流教育趋势把握的基础上,将我国教育的优势进行统整并融入其中,从而形成自身具有教育竞争力的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国际课程实施,是实现民族教育与国际教育有机融合,教育传统向教育更新转型,实现高品质、高品位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基本路径。
首先,开展深入的中外课程比较研究。特别是了解国际课程的设计思想和实施要求、研究国际课程的结构框架及优势特色,以及在实践中挖掘课程设置、评价体系等背后的思想和取向,思考并挖掘国际课程可以借鉴的内容,使高中课程能融汇中方课程和国际课程的优势。其次,坚持国家课程开设的底线,即要按照我国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齐语文、历史、地理、思想政治等国家课程并达到毕业标准。课程设置权是教育主权的核心体现,任何放弃本土课程,照搬国际课程的做法对学生终身发展都是不利的,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是无视教育主权的行为,会带来文化认同、课程结构等一系列风险。第三,做好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的整合。国际课程本土化实施中两种课程的整合是必然路径,其基本原则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大程度保留国际课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优势,同时保留本土课程必要的扎实的知识储备。有学者指出国际课程与国家课程整合有三个层次[24]:第一层是为了应试的整合;第二层是基于探究的整合;第三层是基于育人的整合,即为中国学生做好将来应对国际竞争的准备,并且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发挥中国精神,为中国培育人才。第四,寻找可借鉴元素彰显我国教育特色。我国学校实施国际课程应该将国际性与民族性结合,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并且这一特色应在教育国际化中显现自身的地位与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