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融学理论与实训:通货紧缩的危害及治理方式

金融学理论与实训:通货紧缩的危害及治理方式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货紧缩有哪些危害,许多人不甚了解。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减少社会总需求,控制贷款规模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回笼货币等政策,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金融学理论与实训:通货紧缩的危害及治理方式

通货紧缩有哪些危害,许多人不甚了解。其实通货紧缩对经济的破坏力与通货膨胀是一样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首先,通货紧缩会加速经济的衰退。其次,物价下跌还会提高实际利率,加重债务人的负担。银行则出现大量坏账,甚至因“金融恐慌”和存款人挤兑而被迫破产,使金融系统濒临崩溃。个人因担心银行倒闭更倾向于持有现金,从而导致“流动性陷阱”的产生,并因而造成经济持续衰退,失业率进一步提高。由于需求的持续下降使进口萎缩,会造成国际收支逆差和资本外流,使国家外汇储备减少,偿债能力削弱,甚至发生债务危机。

尽管世界各国家综合运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促进投资增长、刺激消费作为对付通货紧缩的根本办法,但是,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等尚不清楚,还有待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索和总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虽然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是相对应的,但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绝非照着治理通货膨胀措施的反面行之那样简单。

1.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国民生产总额(GNP)平减指数(GNP Deflator)。

3.通货膨胀按成因分类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六种。

4.通货膨胀的效应表现在以下四方面,即经济增长效应、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资源配置扭曲效应、经济秩序与社会秩序紊乱效应。

5.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表现在以下五方面,即需求管理政策、所得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单一规则和增加供给。

6.通货紧缩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通货膨胀 消费物价指数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结构型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 收入指数化政策 单一规则 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时期债权人将( )。

A.增加收益 B.遭受损失

C.不受影响 D.短期损失,长期收益更大

2.主要针对滞胀的治理对策是( )。

A.需求管理政策 B.所得政策

C.供给学派政策 D.指数联动政策

3.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理论是( )。

A.需求拉上论 B.成本推进论

C.开放型通货膨胀 D.隐蔽型通货膨胀

1.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有哪些?

2.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3.简述通货膨胀的效应。(www.xing528.com)

4.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治理通货膨胀的主张上有什么不同?

5.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通货膨胀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阶段。

1.1993年之前的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我国刚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还处于由原有的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经济转型是此时期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实行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后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大规模的基建投资建设导致财政支出激增,出现了较严重的财政赤字央行为了解决财政赤字,大量发行货币,货币供应量M0从1978年的212亿元扩张到1980年的346.2亿元,上涨了63.3%。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引起通货膨胀,CPI物价指数从1978年的0.7%上涨到1980年的7.5%。快速上行的通货膨胀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抑制通胀,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政府采取了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在1981年得到抑制,历时两年多。至1984年,中央政府提倡加快改革,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地方政府响应号召,扩大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1983年的16.2%上涨到1985年的38.8%;而1984年的货币供应量M1比1983年新增1 071.3亿元,过快的社会投资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同年,国务院决定实行工资改革,使得居民实际收入大幅上扬。社会投资增长以及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货膨胀再次出现,CPI价格指数从1984年的2.7%上涨到1985年的9.3%。

为了抑制此次通胀,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通过紧缩银根,减少货币发行,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物价上扬。1985年通货膨胀刚刚得到控制没多久,中央为了理顺价格机制,1988年上半年放开肉、蛋、菜、糖价格,7月底,又放开名烟酒价格,名烟酒价格一下上涨5至10倍,社会出现抢购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又规划出台物价工资改革方案。改革需要稳定的经济增长环境,为了使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速,紧缩的政策开始松动,货币供应量M0同比增速从1987年的19.4%上涨至1988年的46.7%,1988年CPI物价指数一下暴涨至18.8%,上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历史高点。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减少社会总需求,控制贷款规模紧缩银根,提高利率回笼货币等政策,其措施之严厉堪称改革开放以来之最。

2.1993—2003年之间的通货膨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以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基于当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设计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

1993年,中央为了进一步理顺价格,先后放开了粮食、钢铁及部分统配煤炭的价格,调整提高了原木水泥的出厂价格,并对部分原油价格实行了议价。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推动企业成本大幅上涨。随后,中央又出台了工资改革制度,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最终造成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大量资金集中于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市场,银行、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逃避央行的规定和监管,为房地产业大量融资,使得货币量超量投放,信贷规模一再突破计划。1994年,CPI物价指数上涨到了24.1%的极高水平。

中央政府于1993年夏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实施“软着陆”的宏观调控,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13条压缩银行信贷规模的措施,使新增货币供应量M0从1993年的1 528.7亿元减少到1994年的1 423.9亿元和1995年的596.8元亿元。由于这次调控吸取了以前货币紧缩过度造成经济过冷的教训,这个货币政策的实施一直遵循着“适度从紧”的原则,最终于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之后进入了比较平稳发展阶段。

3.2003年之后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积累,各方面经济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我国主要采取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也控制在两位数以内。

2005年开始,由于经济增长过快、长期的国际顺差、外汇储备激增导致通货膨胀,一直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间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先后1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9%一路调高至17.5%。

2010年,应对金融危机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为了对冲巨额的外汇占款,央行抛出20万亿人民币,导致了当时的流动性过剩。2010年12月份M2的增长率处于19.72%的较高水平,过多的货币供应形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此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由于我国对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给中国带来了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再者,当时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国内总需求过剩,加大了通胀压力。2011年,CPI物价指数上涨至5.4%,是1996年以来的最高值。著名的网络语“豆你玩”“蒜你狠”都是对这一时期通货膨胀的形象描述。

稳定物价成了当时的首要任务,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密集上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2010—2011年期间,上调5次基准利率12次存款准备金率,到2011年6月20日,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1.5%。2011年年末通胀得到控制,历时一年多。

资料来源:根据雪球网资料整理

实训项目:结合上述案例,分组讨论我国历次重要的通货膨胀都是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都采取了哪些调控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