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经营管理的理论也不断发展变化。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
(一)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是注重银行资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经营管理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资产管理理论又经历了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商业贷款理论是基于对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的认识,从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考虑,认为商业银行只应发放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而禁止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或长期性的设备贷款,更不能发放购买证券的贷款。
资产转移理论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具备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的条件,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迅速而且不受损失地通过市场出售或转让出去,这样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
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期限的长短。借款人的预计收入有保障,期限较长的贷款也可以安全地收回;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不稳定,期限短的贷款也会丧失流动性。因此,预期收入理论强调的是贷款偿还与借款人未来预期收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贷款的期限与贷款流动性之间的关系。(www.xing528.com)
以上三种资产管理理论反映了商业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经营管理的特点,在保证银行资产流动性方面各有侧重。各理论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体现了一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演进过程。
(二)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它认为,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没有必要完全依赖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储备资产。银行一旦需要周转资金,可以向外举债,只要能进入市场并且通过竞价获得资金,就可以大胆放款争取高盈利。换句话说,银行可以通过创造新的负债来满足其流动性的需要。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该理论不是对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的否定,而是吸收了这两种管理理论的合理内容,并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深化。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理论或负债管理理论都很难真正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营利性的均衡,只有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入手,共同调整,协调安排,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管理,才能达到经营总目标的要求,真正实现“三性”的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