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病程和病理改变,感染肝炎病毒后有五类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症状可做出相应临床诊断。感染者临床表现与急性乙型肝炎相似,大多数表现为黄疸型,有时可见双峰型ALT升高,分别表示HBV和HDV感染。部分丁型肝炎感染者无任何临床表现,仅是乙肝病毒/丁肝病毒携带状态,成为丁型肝炎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肝硬化肝硬化的诊断须综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过程、检验结果、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潜伏期

不同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潜伏期不同。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至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2]

2.典型症状

感染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临床症状各异。急性感染时,可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尿色变深、右上腹痛、肝脾肿大等症状或体征。症状亦可不明显。急性期病程不超过6个月。根据病程和病理改变,感染肝炎病毒后有五类临床表现,根据典型症状可做出相应临床诊断。

(1)急性肝炎 急性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二者均可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恶心、腹胀、肝区疼痛、肝大。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病率低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但症状相对重,预后相对差。发生黄疸型肝炎时,提示胆汁分泌和排泄相关的胆道系统出现损伤或阻塞,表现为胆红素指标上升,查体可发现巩膜、皮肤黄染,尿色变深。

各型肝炎病毒均可导致急性肝炎,急性甲型肝炎不转为慢性。既往认为急性戊型肝炎也不转为慢性,近年发现部分免疫力低下等特殊人群也可转为慢性肝炎。

HAV感染临床分为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有时可伴有发热等;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

HBV感染时,年龄是影响慢性化最主要的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分别有90%和25%~30%会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3]

急性HCV感染者,最高50%可自发清除病毒,多数发生于出现症状后的12周内。病毒血症持续6个月仍未清除者为慢性感染,丙型肝炎慢性化率为55%~85%。不论是否清除病毒,抗体(抗-HCV)均可长期存在。

HDV和HBV感染同时发生(同时感染,coinfection)或继发于HBV感染者(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其临床表现部分取决于HBV感染状态。感染者临床表现与急性乙型肝炎相似,大多数表现为黄疸型,有时可见双峰型ALT升高,分别表示HBV和HDV感染。同时感染常呈自限性,很少转为慢性,极少数可发展为重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病情常较重,ALT升高可达数月之久,部分可进展为急性重型肝炎,此种类型患者大多数会向慢性化发展。部分丁型肝炎感染者无任何临床表现,仅是乙肝病毒/丁肝病毒携带状态,成为丁型肝炎感染最重要的传染源。(www.xing528.com)

HEV感染引起的戊型肝炎的症状与甲型肝炎的相似,但黄疸前期较长,平均10天,症状较重,患者自觉症状至黄疸出现后4~5天才开始缓解,病程较长。晚期妊娠妇女患戊型肝炎时容易发生肝衰竭。HBV慢性感染者重叠戊型肝炎时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老年患者通常病情较重,病程长,病死率高。既往认为戊型肝炎无慢性化过程,也无慢性携带状态,但目前证实部分免疫抑制患者可出现慢性化,主要是局限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和4型患者[4]

(2)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是指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丙、丁型肝炎急性发作,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或者发病日期不明确或虽无肝炎病史,但根据既往病史、肝脏组织病理学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符合慢性肝炎表现。对于病毒性肝炎而言,由各类肝炎病毒诱发的肝脏炎性损伤超过半年,称为慢性病毒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依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三度;依据HBe Ag阳性与否可分为HBe Ag阳性或阴性,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及指导抗病毒治疗。重度患者可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白蛋白降低、血小板降低等一些长期肝脏损伤,导致皮肤色素沉积、特异外在血管改变、门脉高压、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等改变。如果发生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大幅升高,血清总胆红素超出正常值,则提示重症倾向,疾病可迅速向肝衰竭发展。

(3)重型肝炎(肝衰竭) 重型肝炎的病因较复杂,包括重叠感染、机体免疫力低下、妊娠、HBV前C区变异、过度疲劳、精神刺激、饮酒、应用肝损伤药物、合并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肝衰竭综合征: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神经、精神症状(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等),有明显出血现象,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黄疸进行性加深,可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

根据组织病理学特征和病情发展速度,重型肝炎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各种类型重型肝炎依据整个过程时期不同大致区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时相,主要是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以及有无出现肝性脑病、腹水、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等情况进行区分。重型肝炎患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但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可进入相对稳定的“平台期”或“缓解期”,症状逐渐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各项生化指标改善。早期治疗及病因学治疗是核心。

(4)淤胆型肝炎 淤胆型肝炎是以肝内淤胆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又称为毛细胆管炎型肝炎。急性淤胆型肝炎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大多数患者可恢复。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上述表现者为慢性淤胆型肝炎,慢性淤胆型肝炎有梗阻性黄疸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大、肝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固醇等升高;黄疸深、消化道症状轻,ALT、AST升高不明显,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0%。

(5)肝硬化 肝硬化的诊断须综合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过程、检验结果、影像学及组织学检查。临床上可将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失代偿期、再代偿期及肝硬化逆转。

1)代偿期肝硬化。符合下列四条之一:①组织学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②内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或消化道异位静脉曲张,排除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③B超、LSM(肝脏硬度测定)或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特征,如脾大、门静脉直径≥1.3 cm,LSM测定符合不同病因的肝硬化诊断界值;④未做组织学、内镜或影像学检查者,以下检查指标异常提示存在肝硬化(需符合4条中2条):血小板(PLT)<100×109/L,且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人白蛋白<35 g/L,排除营养不良肾脏疾病等其他原因;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3或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延长(停用溶栓或抗凝药7天以上);成人AST/PLT比率指数(APRI)>2,需注意降酶药物等因素对APRI的影响。

代偿期肝硬化属早期肝硬化,为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

2)失代偿期肝硬化。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现门静脉高压并发症和(或)肝功能减退:① 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② 出现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如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脓毒症、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③ 肝硬化再代偿和(或)逆转:肝硬化患者出现失代偿后,如果病因得以有效控制、并发症得以有效治疗或预防等,可在较长时间内(至少1年)不再出现肝硬化失代偿事件(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但仍可存在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点,被认为是“再代偿”。失代偿期肝硬化属中晚期肝硬化,为Child-Pugh分级标准B/C级。[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