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食俗:特色突出的凉山彝族火把节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食俗:特色突出的凉山彝族火把节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各种节日加在一起有270余种,大部分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俗。下面介绍几种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节日及其饮食。(二)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如今的火把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

中国少数民族节日食俗:特色突出的凉山彝族火把节

中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中有55个少数民族,他们的各种节日加在一起有270余种,大部分节日都有相应的节日食俗。下面介绍几种特色突出、影响较大的节日及其饮食

(一)蒙古族的节日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户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大肠和羊肚。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奠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奶皮子等常备奶制品。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是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是蒙古族风味小吃。

(二)火把节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到六月廿六日这三天,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畜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斗羊、斗鸡和赛马、摔跤等活动;妇女则唱歌,弹月琴。晚上人们执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盛夏火把节对彝族同胞来说,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特别隆重。彝族人有句谚语:“火把节没有看错了的,彝族年没有过错了的。”火把节之所以在彝族人心目中如此重要,是因为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火把”保住了彝族人的家园,带来了彝族地区的年年丰收。如今的火把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彝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特色,又有浓郁的地域民俗风情。火把节的活动内容一般有斗牛、斗羊、斗鸡、选美、赛马、摔跤、对歌、火把游行等。

点火把是火把节里最隆重的一项活动。节日到来之前,人们从山上砍回箭竹或割回蒿草,晒干扎成火把。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扎七支火把,每个孩子三把,父亲一把。火把节头一天傍晚,父亲在自己的火塘为长子或长女点燃火把后,让其带出家门,为等候在坝子上的弟妹们点火。然后,各家的小男孩、小女孩,“惹布子”(小伙子)、“阿咪子”(姑娘)就集体到其他赛子可以看得见的山坡上去,比赛哪个寨子最先点燃火把。各村寨有约定俗成的草场、坝子,那里有堆码好的一堆堆柴火,人们点燃火把在村寨田野山坡上游行后就来到这里,点燃篝火,举着火把,围着篝火唱歌、跳舞、饮酒……尽情欢乐,通宵达旦。远远望去,火把游弋,篝火闪烁,笑声、歌声、鼓点声融在一起,正如元代诗人文璋甫诗所描绘:“云披红日怡含山,列炬参差竞往还;万朵莲花开海市,一天星斗下人间。”如此三天,夜夜如此。

(三)藏历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藏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过年的准备工作从藏历十二月初就开始,如酿制青稞酒,用酥油、菜油炸成各式各样的面食点心藏语叫“卡赛”)。各家还要在厅堂里摆上染色的麦穗、青稞苗以及用酥油花塑的羊头。这标志着过去一年的好收成,并预祝新的一年又获丰收。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往两边倒掉,他们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除夕晚上,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藏民们喜欢吃的油饼、奶饼、手抓肉、鲜奶子等食品,一应俱全。

按照藏族的传统习惯,大年初一早上家庭主妇第一个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先到河边或井边“汲新水”,谁家能第一个将新水背回,不仅全家吉祥,而且预示新年风调雨顺;然后将牲畜喂饱,并叫醒全家人。全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按辈分依次坐定。大年初一在进食之前,每人必须先在嘴上沾一点糌粑面,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这时,长者端来一个叫做“竹素其玛”的五谷斗,里面装有糌粑、人参果、炒蚕豆、炒麦粒等食品,上面还插着青稞穗,每人依次抓一点向空中撒去,表示祭神,接着抓一点自己吃。长者挨个祝愿“扎西德勒”。晚辈则祝福老人“扎西德勒彭松错”。在新年仪式之后,全家人再围坐在一起,喝青稞酒、吃人参果等食品,欢度新年。初一这一天,全家人闭门欢聚,互不访问。从初二开始,互相拜年,持续三五天。姑娘们和大嫂们常结伴成行,采取各种方式“抢食”男人们的东西,而男人们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通过这种“抢食”活动,一些青年男女交流了感情,增进了友谊。入夜,年轻的牧民们或者围着篝火唱起古老的歌谣,或者纵情欢跳锅庄舞和弦子舞。(www.xing528.com)

(四)泼水节

泼水节即傣历新年,是西双版纳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其间神奇丰富的活动内容,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游人。泼水节一般为三至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送旧岁的日子,常有划龙舟、放高升等传统活动。第二天或第三天为空白,它不属于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而是旧年和新年之间的空日子,所以,这一两天人们可自由安排活动。第三天为傣历的元旦,也是傣历年中最热闹的一天。这一天清晨人们便身着盛装开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动。到午时忙碌的妇女们便担水为佛洗尘,求佛保佑傣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至此欢乐的泼水活动便开始了。

泼水是泼水节最主要的传统活动,人们相互泼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说:“一年一度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泼水传递了男女青年们真挚的友谊和爱情,泼水表达了人们相互间的祝福。圣洁的水把人们一年的辛劳汗水、烦恼、忧伤冲得干干净净。把欢乐和圣水洒向远方来客和过路人。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把友情传给四面八方的朋友。传统活动还有丢包求偶、跳孔雀舞和雄壮潇洒的象脚鼓舞、文艺表演、体育竞赛、商贸交易、物资交流等。

傣族是最好客的民族,节日期间各种美食自然也是多种多样。人们通常要摆宴席,宴请亲朋好友,除了丰富的酒菜外还有许多傣族风味小吃。毫咯素是将糯米碾细,加红糖和一种叫咯素的香花拌匀,用芭蕉叶包裹后蒸制而成。毫火是将蒸熟的糯米碾好,加红糖并制成圆片,晒干后用火烤或油炸,香脆可口。

(五)穆斯林开斋节古尔邦节

开斋节又称肉孜节。开斋节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在这个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全月封斋,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教历)为开斋节。这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沐浴盛装,上寺礼拜,走亲戚拜邻居,互相问候。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开斋节后,饮食时间恢复正常。开斋节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宰羊,炸馓子、油香等,互送亲友,拜节问候。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开斋节后第70天举行。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因为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上旬为穆斯林朝觐麦加的朝圣期,十二月十日为朝觐最后一天,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古尔邦节的宰牲,起源于关于先知易卜拉欣的故事。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要他亲手杀自己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果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安拉,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有的还宰牛、骆驼、马。现在的城市穆斯林大多在市场上购买宰杀好的牛羊肉,也有的宰杀一两只羊。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款待客人。亲朋好友相聚,善歌善舞的新疆维吾尔族群众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古尔邦节维吾尔族的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抓饭,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薄皮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拉条子,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六)其他部分民族节日食俗

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做“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的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糯米粉或面粉包成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