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华民族解决了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人民的物质需要得到了较大满足,而精神匮乏则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部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赋予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获得,还需精神文化的丰富。因此,需牢牢抓住人民精神文化匮乏这个矛盾,从文化根源上认识当前人民精神文化不丰富的成因,是充分发挥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优势解决文化贫困的根本点和着力点。
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间的不平衡。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时相互制约、相应发展的,但同时也存在不平衡性。2020年以来,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据统计,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反观消除绝对贫困后的相对贫困,由于“个体失灵“而引致的志向缺乏、信念消极以及行为决策不理性等精神贫困现象将日益凸显。究其原因,一是相对忽视了精神脱贫建设。近年来,为了在2020年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各级地方政府注重物质文化的创造,在解决生存问题、温饱问题上的关注较多。特别是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帮助绝大部分人解决了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等物质问题,相对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二是部分贫困群众自身在国家及政府大力帮助下,衍生出来懒散的行为习惯。近年来,国家颁布并实施了多项帮助贫困人口脱贫的福利政策和策略,在经济上给予贫困人口极大的优惠。久而久之部分人口就衍生了过度依赖国家和政府的帮助、缺乏自主意识的问题。虽然习近平同志针对这种现象已经提出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应对策略以及“通过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政策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精神贫困的治理需要经历一个比物质贫困治理更加长期、更加艰难的过程,由此导致的精神文化的匮乏,对落实人民文化权益的制度造成了诸多阻碍。
少数群众思想固化、安于现状。精神贫困状态反映到个体身上,就是精神世界空虚、甘于贫困、意志消沉、心理孤独、自卑、无助感严重等,这就是当下社会所谓的“穷人心态“和“贫困思维“。贫困者个人往往沉浸于一套传统而自洽的生存伦理以及生活方式中。具体体现在:一是个体“行为“失灵。少部分人口不愿意主动去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不愿意承担改变过程中带来的风险,这是一种保守的、安于现状的心态。二是自我提升意识淡薄。这种表现主要是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小农经济的影响并未完全根除,相应在一些山区社会影响深、转型慢,禁锢着部分农民的思维。表现为过度依赖政府,缺乏积极主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意识。农村大学生就业难催生部分家长不主张和支持孩子完成学业的想法。诸如此类的观念制约着西部地区文化的发展。三是缺乏独立自强的精神。虽然如今在取得全面小康胜利之后,民众中这种状态有所改变,但是这些落后的价值观念仍然存在于部分群众脑海中,制约着他们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其文化权益的保障。因此,在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上,如何通过制度健全方式去增强这部分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觉悟,则是实现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想前导,也是实现“输血“与“造血“功能相结合的思想基础。(www.xing528.com)
总之,当前,精神文化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主要矛盾,重点把握精神文化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充分发挥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规范引导人民文化权益在实践层面的落实,是有效解决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不平衡、人民思想固化,安于现状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