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思想是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价值观念,推崇这一思想的群体向往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不利于勤俭节约、适度消费等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因此,消费主义文化意识渗入我国后,对国民心态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对我国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冲击。
首先,西方消费主义的冲击。消费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它通过培养人们的消费观念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使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消费主义的洗脑观念。当前,这种文化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国人的消费观念,使一部分有经济能力的消费群体将消费主义价值观体现在现实的购买行动上,使那些尚不具备高消费能力的群体则在消费观念上有了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比如,深入人心的“包“治百病,部分女性从品牌LOGO所代表的地位、财富、社会认同感、阶层优越感中寻找信心。又如,“双十一“购物狂欢,秒速破亿,网络主播激动的“买它买它“等种种现象,使消费者自身也难以确定下单的物品到底是自己真实需求还是被裹挟在消费浪潮中的无意识决定。再如,近年来盛行的“秋天里的第一杯奶茶“,使得立秋这一天各大品牌奶茶店的人流量及日营业收入创造了不少记录,这是盲目跟从社会热潮还是确实需要?当前,这些观念上的消费主义被很多人模仿和极力追求,尤其是对于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关键时期的青少年一代而言,甚至常常出现超出经济能力或压抑基本需求的满足而去追求心理或观念上的消费,对国人的消费观影响极大。部分城市青年群体在观念上认同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崇尚个人享乐和所谓的个性,错误地将高消费与美好的个性生活混为一谈。诸如此类的观念文化已经渗透到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中,这种错误的导向对于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具有极大的阻碍性,形成了错误的消费文化。
其次,过分追求文化旅游经济效益。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以来,文化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热情高涨。比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这是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倾斜,全国掀起的一场巨大的文化创意产业浪潮。将文化融入旅游业以及旅游产品中确实吸引了不少人民群众的目光,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例如,苏州园林、敦煌莫高窟这类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景观。但是,部分商家在金钱及物欲的影响下,极力追求营业收益,仅注重怎样才能为自己带来更大的利润收入,长此以往,让文化产业的传播和推广多了一些追寻物质利益的色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是一种带有等级色彩的消费观念,而非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以及具有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文化活动,忽视了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才是文化产业的重要源泉。再如,一些旅游业利用“明星同款““网红打卡地“等,通过在大众媒体上的大量营销增加流量,让消费者产生购买了产品或者去过同一个地方就能离自己的偶像更进一步的错觉,得到追星的自我满足感。诸如此类的行为,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利益,人民大众并没有得到文化成果的好处。(www.xing528.com)
最后,忽视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文化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特有的术语,是政府为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而兴办的公益性文化内容,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明确传播意识形态的电台、电影、电视、出版物、艺术团体等,它与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产业相区别。总体来看,我国近年来持续推进文化发展繁荣,使得公益性文化事业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一,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氛围、城市文化软实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匹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和数量都有待提高。其二,产品供给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一方面,文化供给内容不符合群众需求,无法满足今日多样化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如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总体上说其表演水平、专业化程度较低,可以满足老年人的自娱自乐,而无法对年轻人、中年人产生吸引力;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在市场上喜闻乐见的文化业态、文化内容,公益性文化事业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应,但很多地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体制不灵活,信息更新不及时,不能对市场热点、群众感兴趣的文化活动形式及内容迅速回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