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服务虚无化明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制度研究成果

文化服务虚无化明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制度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但由于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复杂性、滞后性等问题,使得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部分设备及设施空置化、部分文化服务质量欠佳、部分文化传播不到位等三个方面。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基础设施落成以后,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率便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文化服务虚无化明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制度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但由于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复杂性、滞后性等问题,使得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挑战主要有部分设备及设施空置化、部分文化服务质量欠佳、部分文化传播不到位等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设备及设施空置化。近年来,我国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人力等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也基本建立,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农家书屋电子阅报栏、健身设施等来到群众身边,不断满足着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当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和基础设施落成以后,提升文化资源利用率便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据了解,部分农村地区群众对于文化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不高。一是公共图书馆、图书室利用率较低。优秀的中华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精神道德真理,能为人民判断是非、提高道德品质提供正确的示范。比如,《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见,《礼记·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等,因而这些书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宝藏。然而,这些书籍在部分农村图书阅览室中却没有被充分利用,究其根源,是村民特别是多数老年人的文化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求知的主动意识。再加上图书馆专职人员较少或者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做好主题宣讲以及宣传活动,故而突出了未充分使用公共图书馆的现实问题。二是戏剧大舞台的使用率低。近些年来,戏剧大舞台给基层送来欢乐,地区的基层单位轮流定期举办晚会,以歌曲、诗朗诵等形式表达着党和国家对群众闲暇生活的关怀,或邀请特色戏剧团体下乡表演。但当前农村地区的文娱活动仍较少,部分政府定向支持资金不到位,文娱内容乏味单一等问题仍未解决。总之,我国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传播有着深入的理论探索和显著的实践硕果,但“不充分的“硬件设施及其管理仍有待强化。

其次,部分文化服务质量欠佳。先进文化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先进文化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支柱,也是丰富人民精神的持续动力。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之下,我国的先进文化在内容、质量、作用等多层次上均取得成绩。尤其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更进一步地强调了文化对我国整体发展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这就体现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剔除文化的不良因素、消除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是迫在眉睫的。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性的实践中,公共文化在内容、质量上的缺失所引发的负面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少数地区存在“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文化在群众中传播的现象,这很不符合党和国家倡导的传播积极向上文化的要求。又如,由于公共文化的形式、传播途径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文娱节目呈现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这就容易导致其中部分节目为追求收视率、获取关注度等功利性目标,而不惜借助“假唱““假吃“等不当形式进行文娱节目创作,从而对广大观众造成不良影响。再如,在文化创作中还有歪曲搞经典著作、扭曲英雄人物形象等低俗文化的存在。《黄河大合唱》是我国较为经典的抗战曲目,是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纪念先烈的代表作,是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不卑不亢、顽强斗争的象征,却在2018年遭到某团体恶搞,扭曲歌曲本身传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价值,以哗众取宠之态博求人们的眼球,而实质上这种行为已向人民群众传达了错误的认知。同时,当前仍有部分地区选择的公共文化内容不够新颖,未根据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具体而言,题材较为陈旧的影视剧、戏剧演出等已不能对观众产生足够的吸引力。这就要求今后在文化工作中及时了解人民的需求,不断审视和反思不足之处。针对以上文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公共文化的内容与质量,多以积极向上的文化去引导观众,最终才能通过传播先进文化来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www.xing528.com)

最后,部分文化传播不到位。部分公共文化负责单位没有建立较为全面的传播系统,一些已建好并已经投入使用的公共文化场所、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致使有部分群众不知活动时间及内容,这主要归咎于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单位内部未形成有序、优质的管理方法。扩大免费文化服务开放范围后,上述有关单位的服务能力、专业素质、运行效率等方面都受到新的挑战,其中一环就是传播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与影响力完全超乎我们的想象。今天,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7亿多,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这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和传播形式,也带来文化产品传播观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而以往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多以新闻、报纸为主,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未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群聊、网站等新兴宣传媒介,致使人民群众难以全方位接收文化活动信息。根据2018年武汉大学课题组的调查得知,群众文化惠民项目的知晓度还有待提升,这也证明了各地文化部门要进一步扩展文化传播范围和途径[2]。因此,传播不到位的问题导致人民群众对文化活动以及各种文化惠民工程的知晓度不够。

总之,出现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在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实践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之风使然。注重形式、表面、外部联系,而不强调内容、本质及内部联系则是这种形式主义的实质。因此,把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内容和实质为根本,发挥不同主体文化积极性和创造性,才是消除当前健全文化人民权益保障制度中文化服务虚无化的正确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