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产品传播引导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文化产品传播引导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8年,全国艺术院团继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攀登艺术高峰。根据对全国400家重点统计艺术院团统计,2018年共创排艺术作品816部,其中新创523部,复排228部,移植改编65部。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96.80万场,比上年下降5%,其中赴农村演出171.27万场,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57.7%;国内观众12.30亿人次,比上

文化产品传播引导机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2018年,全国艺术院团继续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树立精品意识,攀登艺术高峰。根据对全国400家重点统计艺术院团统计,2018年共创排艺术作品816部,其中新创523部,复排228部,移植改编65部。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96.80万场,比上年下降5%,其中赴农村演出171.27万场,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57.7%;国内观众12.3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4.6%,其中农村观众7.68亿人次;演出收入127.77亿元,增长16.1%。2018年,全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5.73万场,观众1.20亿人次,分别比上年降低2.7%和6.3%。利用流动舞台车演出11.26万场次,观众0.89亿人次,分别比上年降低4.6%和6.3%。2018年,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716个,比上年末增加238个;观众座席数181.87万个,比上年降低5.3%。2018年,全年共举行艺术演出24.54万场次,增加37.2%;艺术演出观众人次678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5.8%;艺术演出收入55.92亿元,比上年增加49.4%。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202个,比上年减少34个。全年共举行艺术演出6.19万场次,比上年增加2.8%;艺术演出观众人次2595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3%[22]

表5-1  2011年—2019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

由此可见,近年来,我国文化产品传播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产品很好地满足了各族人民群众的需要。因此,在当前的文化产品创作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在不断夯实传统传播平台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各种文化团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去加大文化产品的传播力度。只有这样,线上和线下相互映衬,文化产品传播的功效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速度与影响力完全超乎于我们的想象。今天,我国网民规模已高达7亿多,居全世界第一。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相应地,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因此,在当前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互联网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就成为网络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而文化产品创作传播作为与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的实践活动,则必须在正确思想引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去不断创新,塑造出一批网络名人和名作,唱响网上文化主旋律。(www.xing528.com)

首先,要用先进思想引导网络文化产品传播。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推动下,当前的文化产品传播的形式发生了急剧变化、载体不断更新。网络文化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数量、规模、受众面、影响力都十分空前。这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和传播的形式,也给文化产品的观念传播和实践带来深刻变革。在文化产品传播中,理直气壮唱响网络文化主旋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无疑是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先导和重中之重。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去指导网络文化产品的传播。总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是当前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主要职责和功能。

其次,用高科技来推动文化产品传播。创新是文化的生命。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创新进行了简单分析,指出了文化在新时代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在文化产品传播过程中,高科技的运用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从文化的形态来看,高科技手段的介入,导致了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动漫、微电影、微小说、微设计等各种新型的微型艺术作品的大量出现。从文化创作生产过程来看,开放性、互动性是其主要特点,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与合作,使得文化创作的空间变得无限广阔。从文化传播渠道来看,全媒体、赛博空间、大数据、人机互动等数字化模式与网络视听、短信彩铃、动漫游戏等新型网络载体的结合,不仅拓宽了网络传播空间,也丰富了网络传播手段及网络传播影响力。总的来说,当前高科技已经介入文化产品生产传播的全过程,只是其引发出的文化产品创造传播模式还未最后定型、还很不成熟,但毫无疑问,高科技推动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创新发展的未来是可期的。因此,党要借助自身的道路优势、制度优势、理论优势和文化优势,发挥“四个自信“,积极去引导、激励文化产品传播的改革创新。

再次,在文化产品传播中造就名人和名品。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新媒体在普通人群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给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在文化产品创作传播中,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网络文化名人跃然出现,瞬间成为推动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生力军。比如,大量个体、民营文化工作室、经纪公司及社团的广泛出现,带动了一大批网络作家、网络歌手独立制片人等文化界的新生力量的涌现。在这些人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极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民间文化名人和文化名品。因此,要扩大文化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不同文化工作者,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和接纳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去团结、吸引、引领和激励他们,引导激励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生力量。因此,党作为领导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在大力抓好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同时,特别要明确其对于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管理角色,充分发挥其在文化工作中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功能和作用。

此外,文化不仅仅要在国内得到传播,也应该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同时,文化传播不是一个单向传播的行为,而是国内外不同文化互动的结果。因此,在不断加强文化产品传播中,我们还面临着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鉴的问题。费孝通先生曾经针对文化多样性问题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要求我们在面对不同文化的时候,要保持“文化多样,人性普同“的原则,进而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同时,不同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各取所长,最终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世界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全球化的今天,更要加强国际文化的传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23]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人民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发展中的中国,成为文化传播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24]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国家不断加强文化品牌培育、加强海外阵地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深入开展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工作,2019年,全国经文化系统审批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2292起,46060人次参加;对港澳文化交流项目326项,7290人次参加;对台文化交流项目197项,6457人次参加[25]。今后,在加强文化产品的国家传播中,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加快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明互鉴,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让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传播得越来越响亮“[26]。这是我们加强文化产品对外传播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激励文化工作者走出去的机制和目标。

总之,坚持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这是当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在这个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指导下,要真正做到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则需要抓住文化工作者这一文化主体,用先进思想和精神武装他们,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文化工作者。文化工作者要在扎根人民和人民生活中,不断改革创新,才能生产出具有真善美价值品质的文化精品。特别是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不断流行的当前,更是对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党在新技术革命中发挥自身优势,发动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创新精神,借助科技力量,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名人和名品,最终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