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结果

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结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用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真实地位还给了广大人民群众。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成为佼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结果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变革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还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用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面目,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民的主体地位,把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真实地位还给了广大人民群众。随着人民与文化之前的内在关系被不断认识,为人民的文化主张也成为认识上和实践上的高度自觉,从而推动了文化思想和文化实践划时代的进步。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类型多种多样,文化内涵广博精深。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出来的丰富文化,始终是推动中华儿女不断奋斗向前的精神动力。比如,在2014年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曾重点提及过以下文学作品:《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等。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中,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昂扬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成为佼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0]总之,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作品,归根到底都来自人的实践。人民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人民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推动文化不断向前的核心力量,也是文化建设所要反映的主体力量。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属于人民的事业,在革命、建设及改革时期,人民都是我们各项事业得以发展的依靠力量。这对于当前的文化建设来说,也不例外。同时,人民是文化建设的活水源头,离开了人民,我们的文化建设就缺少了要反映的主角、歌颂的主体。因此,人民是当前文化建设中的“剧中人“,也是“剧作者“。同时,基于一切文化建设的成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的事实,文化产品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则是衡量一切文化建设的标准和原则。总之,反映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是贯穿当前文化建设中的一条主线,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迈向新的台阶。(www.xing528.com)

人民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建设的主力军,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共建共享原则,人民理所当然地应该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当然,人民之所以是文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除了以上缘由之外,这也和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基于前面我们已经对此内容进行过相关论述,此处就不再赘述。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1]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而人民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的文化,必然把为人民大众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以发展人民大众的文化为主要任务,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因此,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写着“人民“二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