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实践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求

提升实践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求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说,主体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国家的现代化是主体的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可以说,主体的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具体而言,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激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在于其能增强主体性实践能力。因此,优秀文化的发展是助推主体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与思想保证。

提升实践主体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需求

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和实现主体的现代化是一脉相承的,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具体来说,主体的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的基础条件,国家的现代化是主体的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可以说,主体的现代化既是国家现代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现实路径。具体而言,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激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主体,即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在于其能增强主体性实践能力。主体性实践能力一旦增强,就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强基固本。因此,优秀文化的发展是助推主体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与思想保证。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他指出:“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文明新风得到广泛弘扬,艰苦奋斗、苦干实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在广大贫困地区蔚然成风。“[49]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我国之所以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贫困群众在精神上的觉醒和文化上的进步。

当前,新时代文化强国的建设要与刚刚脱贫的人民和地区有机结合,才能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具体来说,首先需使刚脱贫的群众在思想上明确自身在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体地位,然后他们才会进一步充实精神世界,激励自身在实践中奋发前进,最终才能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真正实现有效衔接,最终达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设目标。此外,从人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看,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受益者,人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也在强化自身的文明意识。因此,优秀文化是人实现自身现代化的要素之一。基于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以人的文化发展为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50]优秀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经济与文化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既要通过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物质保障,也要通过文化的繁荣为经济的发展汇聚智力支持。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独特精神内涵与高尚价值追求,只有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向互动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不断迈向人的现代化,从而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www.xing528.com)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1]这一论述突出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治国信念。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必然包含人民对精神文化的价值追求。建设文化强国不仅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而且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等具有长远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