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与电影空间相关的视觉机制十分难解。就目前视觉生理、神经等学科取得的成果看,可以用于阐释电影空间的内容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光线首先到达控制光通量的瞳孔。瞳孔在黑暗中扩大,光照时缩小。明调的影片引起缩瞳反应,暗调的影片产生瞳孔扩大,这是发生在看电影时的常见光反射现象。瞳孔与眼睛视角、晶状体曲率一起变化,成为识别空间纵深距离的有效线索。当人们从凝视远方景物立即改为注视眼前很近的物体时,为使近物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首先通过两眼内直肌收缩使视轴改变,发生辐辏运动;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增大,使其折光率增大;瞳孔括约肌收缩引起瞳孔缩小。当从观看近物改为观看远物时,则眼肌舒张,眼睛分散开,晶状体曲率变小,瞳孔张大。[32]看电影时,由光线描画的空间深度的变化刺激瞳孔的调节反射,反射把与视距改变相同的神经冲动传输到顶盖前区的中枢,从而引起人的空间感知。
通过瞳孔的光线到达视网膜上的视杆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主要在黑夜发生作用,空间辨别的敏度低。视锥细胞主要在白天发挥作用,空间分辨的敏度高。放映电影的光学环境既不同于黑夜,也不同于白天,它对视杆和视锥细胞来说都是一次新鲜的体验。在这里,不存在一种细胞工作,另一种细胞休息的情形,尤其是在影院的观影条件下。至于视杆细胞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电影的明暗状况。在以暗调为主的影片中,视杆的活动性较强;在以明调为主的影片中,视锥的活动性强。(www.xing528.com)
光线传达的空间信息经过神经中枢的加工后,就被转化为对空间的认知。空间辨别的加工方式,按粗细程度的不同,有觉察和定位、解像、识别两类。觉察不要求区分物体各部分的细节,只要求发现对象的存在。定位、解像与识别要求辨别物体位置、结构、形状等细节。影响空间辨别的因素有照度水平、刺激物大小及刺激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等。在照度高、物体大、对比显著的情况下,空间辨别较容易;反之,辨别难度就大。[33]这些因素对制作电影时无疑具有指导作用。比如,在照度和物体大小确定的情况下,如果只需要观众能够觉察到物体的存在,就可以降低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对比;而如果要对物体进行解像,以认清纹理等细部,则可加大对比度。杜可风在拍摄《堕落天使》中地铁站的空间景观时,以广角镜头低机位仰拍来强化屋顶上的日光灯,并辅以曝光过度,形成光晕。光晕的衍射造成杀手影像的灰蒙,分不清头脸,并于地铁站背景融为一体。这样,一个本来有一定亮度的、立体感很强的空间就被改造为亮得发眩的平面式假定空间,这个空间由于杀手黑影的出现,充满凄惨、冰冷、恐怖的气氛。
虽然“电影艺术家有权力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他拍摄的物象在映出时的黑白色调。他在布光、安排阴影、决定拍外景时摄影机同太阳的相对位置、调整反光板采光和反射的方式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使他能够把同一个物体拍摄得光亮夺目或暗淡难辨,能够把一个明亮的物体放在同样明亮的环境中或者让它在一个阴暗的背景前显得更为突出。”[34]但是,他首先必须遵守上述看似简单的视觉原则。只有恰当地运用光线的明暗、方向、透视、影子等刺激特征,才能把电影的美妙空间景象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