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形状的最终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的结果。为什么银幕形状是规则的图形而不是倾斜四边形、心形、柳叶等非简化图形?这是因为意识具有把事物的视觉结构简化以便于掌握规律的心理定势。从儿童画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儿童在画人时,不画头发、耳朵、躯干和手;在画松鼠时,或者只画爪子和皮毛,或者只画脑袋和爪子。凡是他们认为不重要的部分和细节都被省略。[4]
在规则的图形中,最基本的有圆、三角形和正方形三种。它们具有各自的性格特点。三角形的本质是三条交接的对角线,它的锐角产生一种好斗和进取的效果。三角形同一切有对角线的形状相似,如长斜方形、不等边四边形、锯齿形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图形。它是思想的象征,在色彩中,它的无重量的特点同明澈的黄色相称。[5]在力量分布上,如果以水平边为基础,它上升的动力增强,左右较均衡,但上下视觉重量不等,中心点到各边各角的关系复杂。[6]圆产生一种松弛平易的运动感。它是一种精神象征,在它自身之内完整地进行运动。圆形包括一切具有弯曲的轮环特点的形状,如椭圆形、卵形、波形、抛物线形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形状。不断移动的圆形同色彩中的透明蓝色相一致。[7]它决不突出任何一个方向,可说是一种最简单的视觉样式。[8]从中心点向外发散的张力和动力都相等,圆形的位置和方向不论如何改变,都不会影响圆环与中心带内的关系。[9]正方形是同样长度的两条横线和两条垂直线的交接,它象征物体的中立和严明。在画正方形的直边和直角而且作为运动加以体会时,就会感到一种显著的紧张。凡是以横向线和垂直线为特征的形状,都可能和正方形形状相似,包括十字形、长方形、希腊回纹饰以及由它们派生出来的形状。正方形相当于红色,红色的重量和不透明性同正方形的静止与庄重的形状相一致。[10]
从三种图形的外观和性格比较可以看出,彼此之间并没有哪一种有突出的理由成为银幕形状。与正方形同类的长方形被选为银幕式样,另有原因。从视觉习惯上看,作为逼真还原现实世界的人类想象的产物,三角形明显与人们所见的世界不是一个样子,因而很容易被排除出去。从制作材料利用率看,透过四方形胶片的光线如果落在圆面上,势必造成边角材料的浪费,降低银幕利用率。圆形银幕给人以随时会滚动起来的感觉,不利于观影的心理放松与稳定。(www.xing528.com)
爱森斯坦曾经设想制作正方形银幕。他认为,“如果只有竖的形象或只有横的形象,那都不是理想的。电影形象应该既有横的,又有竖的。但怎样能同时满足这两种要求呢?可以很容易地为这种冲突找到一个战场——这就是正方形。只有正方形才是能够造成一切可能的长方形的形状——只要在两边、顶部或底部遮掉一部分就行了。为了让观众充分体会到正方形的方方正正的特点,也可以使用整个正方块,而这特别适用于一个由不同面积的正方形画面——从位在正中央的一个小方形一直到包括整个银幕的正方形——组成的富于动势的段落。”[11]这一设想没有成为现实,是因为长方形比正方形具有更强的艺术生成力。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多不可更改的规定,是由直线形成的各种形状中最简单和稳定的。它必须四条边相等,上下与左右两对边互相牵制,中心到四条边和四个角的张力大致相等,有三种四条对称轴。它是自我完满而又相对呆板的。长方形则活泼而少限制。它仅要求对边相等,两对边互相独立,对角线与边的夹角的度数可大可小,从中心到四边和四角的张力有变化,并且只有两种两条对称轴。它可以向横的方向延伸,可以向纵的方向生长,或同时向四方张缩,其变化的丰富为正方形所不及。
在长方形中,横式长方形而不是纵式长方形成为银幕形状,一是由于横式长方形更接近人眼视域。如第一章所述,人眼的水平视野比垂直视野宽,长方形符合视觉习惯,视物更省力。宽银幕与人眼视域最接近。二是与人休息的状态有关。因为人类正常休息的姿势是躺着,所以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式构图的画面,通常暗示安闲、和平与宁静。既然看电影通常被当作生活的消遣,舒适感就不得不受到重视。另外,有一种说法认为,银幕形状“显然来自古典派绘画艺术的所谓‘黄金分割’概念”[12]。这种观点不无道理。但为了证明这个道理而收罗、统计欧洲著名油画的画幅比例,并以此来决定银幕尺寸的做法则不见得十分科学。如果这一做法成立,要是以中国画为样本,由于中国画数量以立轴为多,那么银幕岂不成了竖式长方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