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主要依托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资源,以富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为核心开展系列文化活动,进行整体建设。在浚县西杨玘屯村,社戏、社火、泥塑文化、乡村春晚等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较具代表性,这些民俗文化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既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促进了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新郑市泰山村,则是以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精神内核,围绕黄帝会盟祠、孝道园和千稼集等公共文化空间开展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近年来,伴随着各地民俗文化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推进,各地加大对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重视特色产业培育,不少地方民俗风情、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挖掘,传统村落风貌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推动了民俗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民俗文化资源被破坏、被误读现象,建设中也暴露出千村一面、文化保护传承不足、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在新时代,要实现民俗文化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转型升级,首先,应立足于我国积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如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指出的,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1]。其次,要把握当地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异质性特点,充分挖掘其独有的特色民俗资源,加强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资源的IP开发。同时要用恰当的表现形式,要讲好当地文化故事,吸引更多受众,引发受众的共鸣。要注重营造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氛围和环境,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相匹配。最后,在民俗型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要注意拓展其社会功能,丰富其文化内涵,让传统民俗文化适应现代、服务现代,推动民俗文化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实现升级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