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通过新建方式建设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经验,但这种经验并不一定能够适应、满足全部乡村的实际需要,尤其是已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村落。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村落众多,这些村落往往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村内居民也拥有相对完整的文化活动和风俗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兴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不仅容易破坏村中原有的文化生活习惯,还容易与传统的公共文化空间产生竞争,导致无法发挥推进文化建设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当面对那些具有一定文化渊源、拥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乡村时,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就应当更多考虑到对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开发利用,让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实现其当代价值,广东的祠堂改造就是一次有益尝试。中国的祠堂文化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有着各种类型的祠堂遗存,但就祠堂文化功能的开发而言,广东的实践走在各地祠堂改造及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改造的前列。
(一)祠堂改造的背景及概况
祠堂在我国乡村中具有十分悠久的建设历史,在重视宗法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古代社会,大部分乡村都会兴建祠堂作为供奉祖先、举行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及召开集会的场所。祠堂在传统的乡村社会中起到增强全族乃至全村凝聚力、维持全族伦理道德秩序、促进自我管理的重要作用。随着20世纪乡村乃至全国发生巨变,乡村宗族秩序和血缘关系被削弱,祠堂的功能也逐步消解乃至消失,祠堂作为村民曾经的公共活动空间一度遭到废弃乃至破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村民的团结意识和宗亲意识又逐步恢复,祠堂再次被想起,部分大家族开始逐步修缮或复建自家祠堂。然而,如果任由祠堂如传统方式复建,复建后的祠堂并不能起到维系基层社会团结和稳定的作用,反而还容易造成村中不同姓氏、家族之间的争端与冲突。正确引导乡村祠堂的建设,才能让传统祠堂不仅能起到团结本宗本族的作用,还能起到团结全体村民、促进村庄文化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以祠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空间改造是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重点所在。
在祠堂的改造实践中,广东省的规划建设开展较早,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从祠堂的整体分布来看,我国现存的祠堂主要存在于南方地区,其中又以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区、市)的遗存为典型。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广东全省有250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祠堂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早在2016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结合祠堂、旧民居建成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具体指导建议,为乡村地区祠堂的改造提供了政策支持。数量众多的祠堂为广东开展祠堂改造奠定了建设基础。仅2016—2019年,中央及广东省财政共计投入3200多万元用于祠堂的保护与修缮。[16]保护修缮祠堂、开发利用祠堂已成为传统祠堂空间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目前,祠堂改造及活化利用已经具备了传统祭祀功能、文化展示功能、文化活动功能及祠堂旅游功能,祠堂的综合文化功能正在被不断开发。
(二)祠堂改造的建设内容
广东省的祠堂改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对传统祠堂建筑进行保护与修缮,尽最大可能保留传统祠堂的形态和样貌,留存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元素特征;二是充分开发祠堂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特性,将祠堂作为文化活动的举办场所,让祠堂变成村中的“文化馆”“活动中心”;三是积极开发祠堂的旅游功能,通过当代产业的融入,实现祠堂与当地传统村落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在传统祠堂建筑保护层面,广东省先后出台了《粤东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粤北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粤西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为指导祠堂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提供了制度性保障。同时,广东省还积极邀请相关文物保护专家实地调研,对祠堂的保护工作进行帮助与指导。此外,广东省对祠堂的数字化保护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早在2014年,华南理工大学就联合广东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等部门,开展了将我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项目,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架构和云服务平台的古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模式,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了开创性和示范性的探索。[17]除了对祠堂物理空间的保护外,对与祠堂相辅相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祠堂保护的重点,如祭祖习俗、民间信仰、地域风俗乃至木雕、嵌瓷、雕砖、灰塑等民间手工艺和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祠堂的保护是其开发的前提,通过对祠堂的保护激发其承载公共文化活动的潜力,进而为开发其现代价值创造条件。
在祠堂的文化功能开发环节,即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活动空间的开发中,实现各类文化活动在祠堂中的有机整合和协调发展是祠堂实现其当代价值的重要一步。广东省的祠堂改建不仅对祠堂原有的仪式功能、集会功能等进行了恢复,更重要的是对其公共文化功能的开发。在实际的祠堂改造过程中,祠堂作为传统的祭典和集会场所外,被开发出了博物馆和纪念馆的文化展示功能、村民活动中心的公共活动功能、村民委员会的基层自治功能,以及图书室、阅览室、文化站等文化教育与文化知识传播功能。如江门市是蔡李佛拳、咏春拳、太虚拳、周家拳等拳种的发源地或传承基地,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国内外弟子来寻根问祖。因此在江门市部分祠堂改造中,着重关注了对上述几种传统武术活动的引入和开展,为传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提供助力。此外,祠堂是古代的传礼之所,祭祀礼、敬老礼、开笔礼、成人礼等都在祠堂举办,因此江门市的部分祠堂也会在清明节等节日集中举办祭祀活动,缅怀祖先,以先贤为榜样勉励后人,或是在重阳节举办敬老活动,在开学季举办“开笔礼”等活动。最后,祠堂还是传统乡村学堂的所在场地,因此在当前的改造中,传承祠堂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也是重要内容。部分祠堂会开设“国学堂”、书法班、美术班、民风民俗展等活动,使村民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亲身感受时代变迁、乡村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魅力[18]。(www.xing528.com)
祠堂的改造一方面要让祠堂“起死回生”,另一方面也要让祠堂具有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要着力提升祠堂作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性发展的可能性,让祠堂通过改造获得生产性发展的能力。广东的做法是积极推进祠堂旅游,通过开发特色旅游为祠堂注入活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祠堂旅游的开展一方面以祠堂的保护为前提,通过保护为旅游开发提供条件;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模式,通过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升祠堂旅游的知名度。如通过“OTA+门户网站+视频网站+手机客户端+社交媒体”的多维度媒体渠道,以话题营销、专题页面、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推广祠堂文化旅游产品。同时祠堂旅游着重关注对外宣传,如原广东省旅游局与全球最大的旅游评论网站TripAdvisor合作,建立了8个语言版本的广东旅游页,向全球推广和宣传广东的祠堂文化品牌,发布祠堂文化旅游产品信息。[19]旅游开发不仅让祠堂“活了”,也让村民的公共文化“活了”,祠堂作为村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其自身发展自然也能带动村民文化生活的发展和升级,推进了地方的文化建设。
通过改造与建设,广东省的部分祠堂实现了从没落到振兴的转变,祠堂本身作为村民的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村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得到满足和升级,推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取得进步。
(三)祠堂改造的建设经验
广东省的祠堂改造是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实现现代化转型、满足当代建设要求的代表性成果,其主要经验集中体现在对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与利用的过程当中。相较于浙江省的“文化礼堂”建设,广东省选择了一条不同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道路,并成功探索出了以传统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改造为路径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模式。祠堂改造的发展模式为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建设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并探索出改造过程中的三点经验。
首先,在改造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过程中,首要内容是对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保护。这种保护不单单是物理空间层面对祠堂建筑本身的保护,还包含了依托祠堂而存在的各类民风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只有对物质类和非物质类的祠堂文化均做到有效保护,才能保证祠堂这一文化空间的文化性和本土性的保留,增强村民在参加文化活动时对祠堂产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其次,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要对其传统功能和现代功能进行清晰的区分。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往往由于其产生的时代原因而存在一些不适宜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功能和活动内容。因此,在恢复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功能的同时,要注意甄别传统文化活动的现实价值,对适合当代社会背景的内容加以继承,对不适合的加以剔除,并积极开发具有鲜明当代特征的文化活动,以便让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更好地为乡村居民提供积极的文化服务。
最后,通过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改造而来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要关注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与新建的公共文化空间相比,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本身具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是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所拥有的重要文化资源。因此,在利用传统公共文化空间进行文化建设、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同时,更应注意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文化资源,通过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数字产业等相关产业的结合,实现其自身的生产性发展,进而让其自身具备发展活力,不致成为乡村和地方发展的“拖油瓶”。总的来说,广东对于祠堂进行的改造不失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但在具体的传统公共文化空间的改造和建设中,依旧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